“独乐斋”与求是情

时间:2016-05-23浏览:1011

        十几方的小房间被大大小小的书籍堆放满,几乎要侧着身子在里面行走―――这是我对外公的“独乐斋”最大的印象。我的外公仓修良,是浙江大学历史系的退休老教授,而“独乐斋”是他最喜欢的房间,无论是写书、查文献、或是一个人的沉思,他都喜欢独自坐在书房的小藤椅上。也许正因为如此,外公将它称为“独乐斋”。尽管空间狭窄、光线昏暗,那却是外公的学术乐园。
  外公1958年从浙江师范学院毕业,就一直任教于杭州大学历史系,四校合并后成为了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在我的记忆中,外公喜欢一个人泡一杯浓茶,然后在书桌前坐上一个下午。在那里,诞生过很多的思想与著作。早年他出版过《中国古代史学史简编》、《方志学通论》、《章学诚评传》,之后又主编过《中国史学名著评介》、《仓修良探方志》等书。
  外公很爱书,他把一本本书当做珍藏的宝物,平常他从不让我们随意拿取书架上的书,怕不经意间让书受到损伤。他时常对我说:“这里的很多书都已经是绝版的了,只有我这里有,连图书馆都要问我来借。”看着外公骄傲的神情,我渐渐能够体会到那些书在他心中的分量。很多次,我都会看到,外公小心翼翼的从书架上取下一本书,用袖子轻轻地拂去上面的灰尘,然后满意地会心一笑。一行行、一列列,在我们看来不起眼的书籍,却在岁月中继承着学术者的执着,也只有他们可以在书海中感受到历史的脉搏。
  外公爱书,也爱那一方讲台。在他年轻的时候,如果遇上有课的日子,他都会提前一个多小时来到教室做好课前的准备,那里是他传授知识的地方,也是他的战场。他很严肃,也很固执,有时候会觉得他脾气有点大,特别是在学生不遵守课堂纪律的时候,他一定会狠狠地批评几句。但是,外公和学生的关系却特别好,他们常常在一起交流学术问题,有时候还会把他们请到家中做客。即使过了几十年,很多学生也已经当上了老师,每逢佳节他们还是会来看望外公,在他们的心里外公已经被当做了父亲,无论是学术上的问题还是家常的琐事外公都会饶有兴致地和他们交流,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每当谈到几个欣赏的学生,外公的眼里总会泛出微光;每当听到自己的学生又出了新书,又有了新的成就,外公总会啧啧赞叹,并回想起当年给他们授课的场景。让外公印象最深刻的是恢复高考后第一年的那届学生,尽管当时的教学水平并不算太高,但是艰苦的环境却孕育出了浓浓的师生情。外公总是喜欢拿出抽屉里的那张毕业照,细细摩挲,回味着那些年的教学生活,偶尔嘴里还会念叨旧时生活的不易。正是因为那些日子给他的印象深刻,他总是教导我们应该提倡节俭的生活。
  外公很喜欢提起他求学时期的那些往事,从他如何离开家乡来到城市,到他认真把握每时每刻、熬夜读书、克服环境上的不足考上大学的经历,虽然今天这些事情被他津津有味地说出,但是也许在那个遥远的时代,独自一人的求学生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当外公谈到现在的生活,他总是很满足的样子,一个人斟一杯故乡的洋河酒,配上几碟小菜,听听电视里的新闻,偶尔对时事评论一番,相比于旧时的颠沛流离已经算是一种奢侈的享受。
  也许是因为不断地编修书籍、过度用眼,外公的视力一直不好,有的时候连脚下的台阶也很难看清楚,需要有人在一旁扶着,但是每当有人要他来修改一下自己的文章时他都不会拒绝。虽然因为年纪大了,外公的阅读速度很慢,有时候一个下午也只能很吃力的看几张纸,但他还是会很认真的在旁边做上批注,我们都会奉劝他可以不要再专注于学术了,身体要紧,但是外公总是会哼哼道:“活到老,学到老”,然后继续看剩下的文稿。他就是这样,执拗而专注,紧紧地抓住工作上的每一个细节,以前是这样,现在依旧如此。有一次,有个地方的方志办邀请他当修志顾问,然而却迟迟没有来和他进行交流,外公就立刻打电话给他们询问情况,他说“顾问顾问,既然雇了就应该问”,不应该只挂名而不做实事。“打破砂锅问到底”,这是形容他学术精神的最恰当的词句,尽管有了很多的学术成就,外公遇到问题的时候还是会眯着眼睛,有些吃力的翻阅文献。在他的心中,一直有这样的一片土地,只容得下真理与事实。
  随着年龄的增大,外公一直担心着“独乐斋”里的那些书籍,那些他积攒了几十年的心血积累的宝物会不能得到很好的安置。他一直希望能将书送到有它们用武之地的地方。每次外公将一本本旧书叠好打包捐赠到图书馆的时候,我都能感觉到他好像在送别一个个长大的孩子,虽然依依不舍,却仍然希望它们能找到最好的归宿。他常常会拿出捐赠证书给我看,带着荣耀的语气,“以后一定要常去看看这些书哦”。
  明年是浙江大学的120周年校庆,也是我外公自任教开始的第58年,在这里,外公留下了他的青春记忆,也度过了他不畏艰难追求真理的几十年,看着浙大一年年成长与进步,外公很是欣慰,他时常激励我要刻苦学习,珍惜优越的物质条件,多学多问。虽然我们这一代的“求是人”无论是在学术成就还是在探索精神方面都还不能与老一代人相比,但是我们一定会在心中默念,将“求是”的精神永远地传承下去,不辜负时代的期望。
  也许是在不久的将来,在这片我们共同奋斗的土地上,一定会有更多的“独乐斋”中盛开出“求是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