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走捷径踏实创新

时间:2016-05-27浏览:502

 

  张新友:1963年生,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2011年在浙大取得博士学位。

 

    “我不是一个‘好学生’,从2004年2月开始在浙大攻读博士,到2011年6月正式拿到博士学位,我用了比正常学生都多的时间才读完博士;但我是一个认真的学生,因为我自始至终都把读博士当成拓展学术视野、提升实践技能、开阔科研思路的事情来对待。”
  如今已经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张新友,回想起当初在浙大读博士的事,仍然会谦虚地说自己不是一个“好学生”。在正式作出到浙大读博士的决定前,张新友已经担任了4年的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和7年的研究员,有着丰富的科研工作和实践经历。
  很多身边的同事或朋友对于他的这个举动都很讶异,“你读博士干嘛呀?”直白的反问背后,似乎是对张新友读博动机与博士价值的双重质疑。作为一个工作多年且有不少研究成果的农科院研究员,张新友的初衷其实很简单,就是希望通过攻读博士的过程,给自己施加点压力,使自己不要因为满足于现状而懈怠,在思维方式、知识和技能三个方面革新自我、与时俱进。
  深入实践做应用研究多年的张新友,感受到了新想法与自身知识技能的不匹配,即便是“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农业领域,很多现在所应用的技术和20年多前大学老师教的知识已经差距很大了,重新找回学习的状态、及时更新知识迫在眉睫……在下定决心之前,张新友客观分析了自己的需求与现实情况。因为身兼数职且分管较多行政工作,如果没有一定的强制性约束来保证时间学习新知识,很难达到提高自身的目标;与此同时,分身乏术也进一步增加了自学难度,在单位里自学新知识、新技术既影响效率,又难以保证连续性。在权衡利弊之后,张新友最终决定重新做回学生。
  “重新返回校园,我不是为了求一个博士头衔装点门面,更不必考虑就业问题。所以在面对课题选择的时候也就更加敢于尝试。”起初,有人给张新友提建议,如果把以前研究多年积累的那些材料总结总结,很快就可以完成博士论文了。这种看似捷径的诀窍遭到了张新友的拒绝,因为博士本身并不是目的,通过拓展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实践技能来更好地满足做科研的需要才是“做回学生”的原动力。在田间地头做了多年常规育种的张新友,毅然步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选择将“标记辅助选择”
  这种通过寻找分子遗传标记的育种方法作为自己的博士主攻方向。
  “坦白说,整个工作从零开始,需要完整的试验过程……”面对这个新领域,他只能从头开始。从做农业育种试验最基本的步骤开始(即做杂交、建群体等),耗费4年时间每年奔波于河南和海南之间准备材料、选择材料,又花了一年多时间在多个生态环境下采集这些材料的性状表现,再结合材料的基因型数据进行分子水平上的分析―――几乎是用了6年时间,他才把这个试验做完。
  “之所以试验做了这么久,一方面是试验周期确实需要这么长,另一方面由于行政管理事务和团队的其他科研工作占据了大部分时间,我很难全神贯注在学位论文研究上,所以战线拉得比较长。”张新友如此审视着自己的博士生活,除了读学分、做开题报告、读书报告等硬性要求,大部分试验他都是在单位进行的。但无论在哪儿,一旦深入到研究工作中,张新友都会踏实地做着每一项工作,不会为了节约时间而偷工减料。
  “从入学到毕业,在导师的包容和鼓励下,我用比正常学生多出一倍的时间才拿到博士。但是我面对这个博士学位心里感觉很踏实。因为我读书的初衷实现了,掌握了新知识、新技术,拓展了新的研究领域。”如今,张新友也在自己博士课题的基础上带领自己的团队继续深入探索分子育种技术,为提高育种效率和培育突破性品种而不懈努力着。
  从七年博士到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新友始终坚信,搞研究没有捷径可走,必须脚踏实地坚持下去。
  “踏实的人不一定成功,但是踏实的人无论最后在事业上走多远,都没什么遗憾,更不必担忧受到学术不端、投机取巧等方面的指责。”这段话也被他时常拿来提醒身边年轻的科研人员。“创新是实在的,是科研实践中最需要坚持的东西。”作为搞应用研究的科技人员,张新友的课题来自于鲜活的实践,旨在解决生产实践中最突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