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码时代如何写一本梵高传

时间:2016-06-03浏览:343

 

      30年前,当我第一次读到《渴望生活》时,立刻就被梵高的英雄形象吸引住了。当年如痴如醉、如梦如电的光景,至今还在记忆深处闪烁。可能许多读者和我一样,一直记得结尾那个惊心动魄的时刻:
  他把脸仰向太阳。把左轮手枪抵住身侧。扳动枪机。他倒下,脸埋在肥沃的、辣蓬蓬的麦田松土里―――生生不息的土地―――回到他母亲的子宫里。
  《渴望生活》是一座70多年前的里程碑。而如今,梵高传记,乃至整个梵高研究的地平线,已经被改写了。
  只要看看《梵高传》的写作机制,就能理解它为何被誉为“终极版”:“(此书)在任何一个意义上,都是纪念碑式的:《梵高传》的写作过程耗时十载,而史蒂芬・奈菲和格雷高里・怀特・史密斯甚至发明了特别的软件来交叉研究他们多达10万张数码卡片的数据库……他们还拥有一个由8位研究者和18位翻译者组成的团队。谦虚地说,这不是传记写作的常规模式……从这种异乎寻常的资源的重新洗牌中浮现出来的梵高家族……比以往的任何版本都要全面、充分得多。”(迈克尔・普劳杰《伦敦星期日泰晤士报》)“与此书相伴的网站对未来的学者和传记作家来说,既是一种邀约,也是一种挑战……”(鲍勃・杜甘《大思想》)它将传记写作和艺术史研究带进了数码时代。利用当代计算机技术对多达10万张卡片所作的数据处理,让这项本来有可能耗时30年的工作,得以在10年内完成。在当今这个资讯爆炸的时代,此书的海量信息建立在信息技术之上,建立在个人之间、个人与机构之间、机构与机构之间大规模的合作之上,还大大得益于世上最好的梵高研究机构、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的一项重大出版计划―――耗费15年编撰完成的《梵高书信全集》。除此之外,此书更利用了许多过去未经整理、从未出版的他人书信,尤其是梵高家人(他的父母、除提奥外的兄弟姐妹)之间的通信,从而更为客观、完整地呈现了梵高的生平。
  (原文刊载于2015.9.19《光明日报》,本文为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