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阅读到悦读

时间:2016-11-11浏览:777

 

  阅读最根本的还是乐趣吧,如果能够在阅读当中培养乐趣,让阅读成为悦读,那么,形式都是次要的。

与阅读浪漫邂逅
    初三那年,沈语冰第一次读四大名著。都说“少年情怀总是诗”,对成人世界的美好向往,让他被《红楼梦》里缠绵悱恻的爱情片段深深打动,从此对书的着迷便一发不可收。同大多数同学一样,学生时代的他也不乏老师在台上讲课,自己在底下偷偷看书的经历。那时,酷爱古典诗词的他还会在每天宿舍熄灯前到走廊读上一首诗,再咀嚼玩味一番。凭着自己良好的记忆力,常常第二天他就能把整首诗背出来。此外,他还“以诗会友”,结交了不少在诗歌方面志趣相投的好伙伴。青少年时期的情谊伴随着古典诗词的浪漫,是如今沈老师万分怀恋的动情回忆。
  颇有意思的是,指引年轻的沈语冰阅读之路的,并不是哪个大名鼎鼎的引路人,也非哪本世界名作,只是一本普通的月刊杂志《名著欣赏》。在每期杂志中,都会推荐一些中外文学名著,且介绍得很是诱人,吸引得他拼命找书来读。也正是这本杂志,让当时的沈语冰接触到了后来让他痴迷了很久的作品―――《忏悔录》。尤其在杂志的封面封底上登出的西方油画,更是对沈语冰迈入西方艺术史研究最早的兴趣启蒙。
  八十年代初,在一位对于文学研究“颇有心得”的高年级学长的点拨下,刚步入大学校门的他开始慢慢接触哲学书籍以让自己的思想变得更深刻。当年由商务印书馆发行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几乎每出一本他就读一本。也正是这些书籍,为他今后的文学与思想研究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在这以后,他还遇到了自己大学阶段最重要的导师洪丕模,并在文学学习上开始有了真正的“引路人”。在洪老师的指导下,他开始阅读《论语》、《孟子》、《庄子》等国学经典,并且有意识地了解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在阅读中明晰方向
    阅读总是能潜移默化地改变人的气质。读浪漫主义的作品,激发了沈语冰浪漫的天性,强化了他内心冲动的一面。而读哲学和心理学等专著,则锻炼了他理性缜密的逻辑思维。
  作为一个“后觉的人”,沈语冰不会制定短期或明确的目标,就连阅读也是漫无边际的。本科毕业后他选择了继续读研,那时正值现代派作品和国内先锋派小说大热,这些作品塑造了他对文本的敏锐感。
  如今的他做翻译研究,选择对象的第一标准就是文本本身自己是否喜欢。而他之前翻译过的十余位学者,从罗杰・弗莱到列奥・施坦伯格再到最近的迈耶・夏皮罗,都是一等一的语言大师。这种对文本的感觉也得益于他在之前的大量阅读中所打下的基础。
  在上世纪80年代影响极大的贡布里希系列作品,让从小喜爱文学翻译又擅长理论思维的他慢慢地把自己在文学上的研究兴趣转移到美术史。而美术史的研究常常涉及哲学和史学的相关知识,需要扎实的理论功底。于是,他把那个时代流行的书全都看了个遍,别人读的书他一定不会落下,别人不读的书他也要有选择地拿来读。
  绕了很多弯,沈老师终于找到了自己最擅长的专业领域。应该说,合力的作用使他走向了美术史的翻译之路,而在这途中,播撒的是他在文学上的苦读苦攻与在艺术上的钻研。

关于阅读的思考
    大学中人文社科和理工科学生需要什么样的阅读?要有类别之分吗?沈老师认为,大学,尤其在本科阶段,阅读的范围应该是不设限的。本科教育本就不是培训职业技能。曾任耶鲁大学校长20年之久的理查德・莱文就曾说道:“如果一个学生从耶鲁大学毕业后,居然拥有了某种很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这是耶鲁教育最大的失败。”
  沈老师觉得,只要是名著,无论古今中外都应该有所了解。如果非要有所侧重的话,他则建议大家“倒过来”阅读,鼓励理工科学生多读文学名著,人文社科学生多读思想史、科技史的作品,还以自己现身说法:“我就是人文社科出身,读了不少科学著作,比如《实验心理学史》以及最近在翻译的《知觉的悬置》等等。”
  “文本都是用语言写成的,写的人都已经作古了,想要通过阅读来激活的话,要么借助译本,要么就是原典。”在原典阅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的今天,“优秀译本的价值永远存在,不能全盘否定。好的译本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表达,还可以作为原典阅读的参照。一种译本就是一种interpretation,如果没有其他名家的译本作参照,即使理解程度不一定浅,丰富程度也绝对低了一个档次。”主张原典阅读的沈老师并不将原典和译本对立,他一方面鼓励阅读原典,另一方面也主张大家不要轻易丢弃名家的优秀译本。
  对于如今盛行的电子阅读和碎片化阅读的现象,沈老师的态度则很乐观,“电子阅读的存在虽然使纸质阅读受到冲击,但却不能够完全取代它,我自己的阅读其实也是比较碎片化的。”生活中,大家不排除偶尔会呆在机场、候车室或是停车站,这时,电子阅读的方便性就大大凸显了,应该说,网上的文章或是新闻作为获取信息的途径是好的,而要反复琢磨、感受的“大块头”作品,可能还是纸质书给人的阅读体验更强烈一些。
  “阅读最根本的还是乐趣吧”,如果能够在阅读当中培养乐趣,让阅读成为悦读,那么,形式都是次要的。拥有丰富阅读经验的沈老师期望大家都能够在阅读中收获精神上的丰盈、心理的愉悦和现实中的启迪。


人物名片:
    沈语冰:现任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获法学学士、法学硕士、文艺学博士学位,长期致力于西方现代美学、现当代艺术史和批评史的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