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脑洞”上好思政课

时间:2016-12-16浏览:500

         “同学们,今天的这节讨论课,你们是想要轻松一点呢,还是紧张一点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的甘均先老师露出他那招牌式的笑容问道。台下同学们一片哗然,有的说轻松,有的说要紧张一点才好玩。“不管你们想要什么,问题已经出来了,四个问题,中英文各两个。”就这样铃声还未响起,《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已经开始。

用提问“叫醒”课堂
        “现在请看第一个问题,你将有五分钟的时间来思考这个问题,然后我会请同学起来谈谈他的看法。”老师继续带着微笑把要求说完。
  第一个问题是“What is history?”看到题目,每个同学都开始苦思冥想,有的口中不断重复这个问题,有的开始和身边的同学讨论,还有的在一番思考之后快速提笔写提纲。时间在同学们的紧张准备中悄悄地过去。五分钟一到,老师就打开电子点名册,开始随机点名。一位同学用英文回答道“History is a barrier(历史是一个障碍)。”
  老师认真地听了同学的回答后用流利的英语向她提出了两个问题,“请问这个障碍是谁设置的?可以被消除吗?”同学思索片刻后回答,“这个障碍是人民大众自己设置的,可以被人民大众自己消除。”
  这是甘老师课堂的一瞥。甘老师记得他大学时代的史纲课是这样的:老师一人满堂灌,学生台下记笔记。2011年开始上中国近现代历史纲要这门课时,他决心要把史纲课上得精彩一些,不能把它上成“催眠课”。

“盘活”需要教师智慧
        2014年9月到2015年9月间,甘老师到丹麦的哥本哈根大学访学经历让他感触颇深。一上午的课,外国老师只主讲一个小时,之后提出几个问题,由学生即兴发言。随着讨论进行得越来越激烈,同学们对问题的看法也越来越深入。哥本哈根大学课堂活跃的气氛深深地感染了他。
  回国后,他决定用启发式的教学模式。每堂课都围绕几个问题展开讨论。“假设你是道光皇帝,你会如何开展禁烟运动?”“近代以来如此多战争,哪些战争是可以避免的,哪些是不可避免的?战争对近代中国的意义又是什么?”……这些看似很“任性”的问题其实都是经过老师精心挑选的。
  讨论最激烈的时候,一个问题可以讨论整整一堂课。老师的智慧在于能够凭几个有意思的问题激发同学们积极思考与表达的热情,把课堂搞活,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甘均先老师希望学生到自己的课上来,不要抱着“听评书”的心理,而要积极思考,提出创新观点,成为有思想有深度的人。在课堂上,他会为精彩的观点喝彩。

思政课要走向国际化和跨学科
        讨论的问题中有一些需要学生用英文回答。这是思想政治类课程中极为罕见的现象。印象中的思想政治课很传统,连老师上课时蹦几个英文单词出来都可以让学生惊讶不已。
  “我们中国人只用自己的语言说服自己是不行的,还要用另一种语言跟其他国家的人讲中国的历史,中国的道路,中国的发展模式。”甘老师说,当人们在用另一种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时,思维方式也会有所改变,这有助于培养创新思维。
  此外,甘老师也给大家布置一项任务,找一个近现代历史的问题,尝试用其他学科的知识来解释这个问题。同学们大开脑洞,用平时所学各式各样的理论来解构问题。
  有同学用“破窗理论”解释晚清的消亡,有同学用“蝴蝶效应”解释中日战争,或用“大数据理论”解释历史发展的趋势。甘老师告诉记者,虽然同学们的解释不够完美,但是其中蕴含的跨学科思维方式是值得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