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马克思来一场时空“对话”

时间:2016-12-16浏览:8247

         在浙江大学西溪校区教学主楼的十层有一间会议室,房子不大,只有一台投影仪、一张长方桌和几把座椅。2016年4月19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几位老师、硕士和博士生在这里开启了“《资本论》与当代”读书报告会。

“真爱粉”引领阅读
        “慢慢翻书能激发研究灵感,要想获得新的有价值的灵感更需要见多识广。”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潘恩荣看来,马院教学任务重,业余时间少,如果有一个机制保障有时间翻翻书,保障见多识广,保障灵感经常重现,那就好了。于是,他设想成立一个读书小组,专读《资本论》。
  今年三月份,他与刘召峰、卢江、高永、王晓梅等老师共同向学院领导提议,再加上一些硕士、博士生组成了读书会目前的主要阵容。后来,读书小组还发展了包括传媒学院的本科生在内的其他成员。“很多本科生参加是因为听过我们马院老师的公共课被吸引来的。”2015级研究生马亮亮笑道。
  读书会有固定的时间,春夏学期安排在每周二下午一点半开始,地点就是那间会议室。大家需要事先把约定的章节预习一下,及时记录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疑惑,在读书会开始时提出来。先由王晓梅老师带头梳理一刻钟,随后展开圆桌自由讨论,最后进行难句解读,老师和同学们相互之间再交流、探讨,整个过程大约持续两小时,气氛相当活泼。
  第一次读书会大家讨论的是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章提出的“商品拜物教”。2015级博士生杨光回忆,通过预先的阅读,她知道商品的拜物教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所代替。但至于为什么会出现商品拜物教,其产生的根源是什么,杨光表示一头雾水。
  在读书会上,各位老师首先对商品拜物教产生的根源进行了分析讨论,指出商品拜物教同商品生产分不开,那么商品拜物教思想的根源就和生产商品的劳动所特有的社会性质分不开。
  卢江副教授作为马克思的“真爱粉”,算得上是这一批老师中的代表。他案头的《资本论》,书上密密麻麻的到处都有笔迹,还画着各种颜色不同的标记。马亮亮初读《资本论》时也有诸多疑惑不解,而经过卢江老师一字一句、前后对照的讲解就豁然开朗了。卢江说:“这些马克思的‘初学者’们在读书会上碰撞思想、深入阅读,收获了进一寸再进一寸的欢喜。”

“回头客”助长热情
        除了研读《资本论》,读书会也有安排主题相关的工作论文讨论会。马亮亮印象最深的是5月底在人文学院咖啡吧举行的汇报活动,讨论卢江老师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整体结构与三重批判―――罗森塔尔对<资本论>中辩证法的解读》一文。
  其间,到场老师、学生都踊跃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对论文的改进建议甚至具体到某些标点符号和错别字。大家左手品读论文,右手品味咖啡,在香味的熏陶下既放松了身心,又学习了新知。
  读书会形式的不断精化,主办者们认为是时候邀请更多的年轻人参加。因此,他们将读书会的通知放到了学院网上。
  慕名前来者多为对《资本论》或者马克思主义比较感兴趣的学生。一两场下来,随着读书会进展越来越顺利,会上推荐的阅读书目愈加丰富,学生群体中的“回头客”也明显增加了。
  “读书会上,老师们旁征博引,学生们各抒己见,没有对错之分,也没有师生之分,让每一位参与者都能参与到讨论中,获益匪浅。”杨光说。
  读书会平等交流的平台模式也深深地吸引了马亮亮。虽然从本科开始就一直主修马克思主义,马亮亮始终觉得自己对于马克思主义其实并不太了解。是读书会促使他更深入地去品读马克思的著作,他也因此希望借助这个窗口树立一个又一个诸如阅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的“小目标”,去探一探马克思主义真实的面貌。
  通过《资本论》的学习讨论,教师们的治学态度也感染着学生。他们聚集在一起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并且也愿意带领学生们去一字一句地读,正是老师们的精神鼓舞并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年轻学子跨越百年“对话”马克思。

“平常心”培养理论品格
        依读书会成立的读书小组建起了自己的微信群,会前会后的交流、讨论都在群里进行。读书小组上半年通读完了《资本论》第一卷,这学期安排第二卷、第三卷的学习。
  秉持着一颗“平常心”,读书会有条不紊地运行着。
  马亮亮提议,读书会形式上可以更加丰富,活动地点不只局限于教室,可以从室内走向室外。“杭州是个好地方,可以读书行走,可以休闲地做严谨的学术研究。”对此,潘恩荣副教授也表示,读读书、品品论文,把读书会做成一个“读书休闲品牌”。让学生觉得有用、有趣、有意思,是潘恩荣认为能够吸引学生更多去关注马克思及其思想的关键。
  要想激发对马克思经典著作的阅读兴趣,促使大家增进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需要一位“引导者”。在马亮亮看来,读书会是一个不错的尝试。
  为使大家真正走进马克思、了解马克思、“对话”马克思,马亮亮建议尽可能地结合个人兴趣广泛参与体验,最重要的是,多读书,多交流,从启发自己到接触更多思维训练,学着做更多的独立分析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