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中永葆年轻

时间:2016-12-23浏览:301

   “来,我们比比看是你高点还是我高点。”一个秋日的中午,王慧请自己作为“新生之友”帮带的四名2016级新生共进午餐。吃饭过程中,她站起身,想和其中一个女生比身高。
  “第一次见面就觉得王老师的笑容好亲切!”
  2011年至今,王慧一直担任工信大类的新生之友。不仅仅是大一的新生觉得王慧很赞,凡是上过她课的学生们都觉得王慧像个大姐姐。
  “王老师人特别好,非常负责!”“王老师讲课很细致认真,上课也非常轻松愉快”……也正因此,王慧被学生们亲切地称呼为“慧姐”。

最怕在课堂上留遗憾
        “从专业角度看,教师要尽可能使教学效果无限逼近理想中的最优状态”,30多年来,王慧对待教学工作始终追求完美,“我最怕在课堂上留遗憾。”
  王慧的工作很忙,有时候刚刚出差回来又碰上开会,还要给学生上课。“不备课我是不敢走上讲台的。”王慧给自己定了规矩,不管怎样,每次上课前都要留足够的时间用于备课,时长至少是1.5:1,就是说如果要上两节课,至少花三节课时间备课。
  备课涉及的不光是授课内容,要不要做随堂测验,如何组织讨论,各个环节的时间安排这些都需要提前设计。王慧还十分重视学生的反馈,会根据上一次的作业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再微调自己授课时的侧重点。大多情况下,备课时间远不止那个比例。
  王慧一直坚持板书和手写笔记。“我的老师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把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们。”在她看来,板书是一种传承,备课笔记里藏着的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和使命。

将反馈原理应用到课堂
         反馈是自动化控制中的关键概念。王慧很重视将反馈应用到课堂教学之中,每节课都少不了提问,每一章也少不了当堂练。不仅如此,王慧带领的课程组还会让学生们填写一张“金数据”的调查表,比如花了多少时间在这门课上,作业时间有多少,是自己做还是请教同学……“我们想知道学生真正掌握了些什么。”王慧说。
  “控制的原理应用很广泛,大到航空航天、交通优化控制,小到电饭煲、洗衣机、抽水马桶等等,它的影子无处不在。”王慧希望学生能在生活细节中探索知识的奥秘。
  在上《自动控制原理》这门专业核心课时,她鼓励大家活学活用。在微课程展示上,有同学借用天线宝宝的口吻讲述控制的知识点,生动有趣,还有一位同学在论文中用控制学的知识解释公鸡打鸣。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也常常出现在小组讨论上,有次讨论PID参数的整定,就有同学用学过的知识来分析整定经验规则背后的原理,找到了理论依据。“同学们的脑洞都很大,每次都能给我惊喜。”

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我们不只是学生成长路上的铺路石,更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王慧与学生之间就是这种亦师亦友的关系。在学生面临学业、生活甚至就业中的难题时,王慧总是及时地给予帮助。
  有位毕业十年的学生回访母校,拉着王慧的手深情说道:“老师,我真的很感谢你。”原来那位学生毕业后处处碰壁,正是王慧的一封推荐信帮她走出了困境。
  从2005年开始,王慧就一直参与四川省的招生工作,成为许多四川考生的“考生之友”。有个高分考来浙大的学生在大二时突然迷茫了,成绩也一落千丈。王慧注意到她两次无故旷课,就跟辅导员联系,主动和学生谈心,帮她重新找到生活的目标,慢慢走出那段阴霾的日子。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王慧却说这是每个招生老师都会做的。“招生老师是考生接触到的第一个浙大老师,代表的是浙大的形象。”
  王慧的笑容暖暖的,柔和的目光像一泓清泉。
  “现在年纪大了,我说该叫‘慧姨’了,他们就是不肯叫。”在学生眼里,“慧姐”是不会变老的。 (学生记者 严智芳 陈淑桦)

人物名片:
        王慧:浙江大学控制学院党委书记,教授,1982年从浙江大学化自专业毕业后留校工作。从教30余年来她一直工作在教学科研的第一线,承担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主编或参与出版了四本教材,发表多篇教学研究论文,曾被广大学生推选为“良师益友”,获得过浙江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浙江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