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瑞光:十年护航飞天梦

时间:2017-03-13浏览:1024

 2003年10月15日9时34分,航天员杨利伟在神舟五号飞船内向地面报告:“感觉良好。”此时,身在杭州的林瑞光,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林瑞光率领的浙江大学项目组,负责的正是宇航员的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
  十多年来,林瑞光和他的同事们设计提供的设备,已成功应用于神舟二号、三号、四号、五号、六号和七号。林瑞光教授196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电机专业,留校任教至今。他说这十多年研究生命保障系统的岁月可谓“一言难尽”。有的研究员除夕夜无法与家人团聚,坚守在万里之外的设备检测场;有的研究员病倒了挂盐水,吊针头还没拔,又一头钻进了实验室,因为大家都非常清楚肩上的担子和责任。
  1992年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研究项目正式立项。“人要在太空中生存,需要解决很多难题。”林教授解释到,比如说呼吸,在正常的地球环境中,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会自然下沉,但是在太空失重的环境中,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由于太空中空气不会流动,如果一个人平躺着睡觉,他很可能被自己呼出的二氧化碳闷死。环境的改变意味着所有在地球上稀松平常到会被忽略的细节都需要重新考量。此外诸如如何将温度保持在20℃±3℃,如何有效设计逃生系统等,都是宇航员生命保障系统需要解决的问题。
  “神舟五号的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前后花了近十年的时间,而接到神舟七号任务时,却要求在两年内完成,很难。”林教授的科研团队一次次经受了考验,得到了飞船指挥部的绝对信任。神舟五号发射成功后,指挥部用“工作正常、性能稳定、安全可靠”十二字评价了生命保障系统,这是对作为项目负责人的林瑞光最大褒奖,也是对项目组所有研究人员无悔付出的最好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