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农经:我的“三农”研究家园

时间:2017-04-21浏览:1050

 黄祖辉
      1969年6月,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热潮中,17岁的我背起行囊踏上了北驶的列车,从繁华的上海来到寒冷的北国边陲———黑龙江北安县引龙河国营农场良种场。在那广袤的北大荒,一干就是九年,切身体会到了中国农业的艰辛、农村的落后和农民生活的不易,并觉得要为中国的农民做点什么,这应该是我对“三农”问题有兴趣、有情怀并走上“三农”研究道路的初始原因。
  1978年恢复高考,理想迎来放飞的春天,我考入了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习农业经济。毕业后到当时的江苏农学院当了一年半助教,于1983年又考入当时的浙江农业大学农经系,师从赵明强先生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业完成之后留校任教。
  北大荒的生活和历练,加上比较系统的学习和训练,使研究“三农”问题不仅成了我人生的最大兴趣,也逐渐成为我一生的追求。而浙大的农经,则是我“三农”研究的精神家园和发展之地。在这里,悠久的浙大农经发展历史和浙江“三农”改革发展的氛围,促使我投身其中;在这里,尽管我个人的身份发生了不少变化,但对“三农”这一领域的研究从未变化,我和同事们在研究中国“三农”问题的道路上不断求索,并肩前行。
  随着国家“三农”改革与发展的推进,新问题也不断呈现,在这种情况下,许多问题单靠农经一个学科的力量是难以破解的。发挥学科交叉优势,建立研究平台,已势在必行,在学校的支持下,1999年,我们在浙江大学农经系的基础上成立了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大学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简称卡特中心)。中心打破了学科间的藩篱,将各路英豪都整合起来,共同开展研究合作,大量重大科研项目频频落户“卡特”,其中包括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以及大量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
  经过十多年发展,“卡特”和农经学科相融相促,一大批具有国际影响的成果在“卡特”问世,一大批研究人员在“卡特”茁壮成长,农经学科也在全国学科评估中多次获得了佳绩。解决“三农”问题,归根结底还是要回到具体问题的解决对策上来,因此,在做好学术研究的同时,我和同事们一起开展了大量的决策咨询服务,为推动中央和浙江省“三农”改革的有关政策出台尽上了绵力。
  回顾我在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大学农经学科39个年头的日日夜夜,如果说是在“三农”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想主要可以归结为两点,一是生逢其时,那就是有幸经历了从农村发端的中国改革开放时代;二是团队相助,那就是在浙大农经系和“卡特”这一家园才能得到的力量。    (作者为农经系教授,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