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天地 国家名片—————写在浙江大学建校120周年纪念邮票发行之际

时间:2017-05-20浏览:559

 ■潘怡蒙 张栋梁
2017年5月21日,在这个学校迎来建校120周年的重要日子,中国邮政将正式发行浙江大学建校120周年纪念邮票。
  邮票是国家名片,这次国家邮政局发行浙江大学建校120周年纪念邮票,方寸之间浓缩着浙江大学百廿载发展光辉历程,传承着浙大人薪火相传的求是创新精神,寄托着60万浙大校友不尽的乡愁,激发着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新的动能,将成为浙江大学新的精神图腾。
一个“念想”,二十年的等待
邮票作为国家名片,方寸之间却寓意无限,被称为微型博物馆。在浙大集邮协会一届又一届协会人的心里,总有着一个遗憾,这个遗憾存在了二十年,这个遗憾就像是一块大石头,想推开它,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浙大从1996年就开始向当时的国家邮电局,就是现在的国家邮政局提出申请,希望能批准发行浙江大学建校100周年纪念邮票,2007年、2013年,又相继提出邮票的发行申请。去年,浙江大学再次向国家邮政局发去了《浙江大学关于申请发行浙江大学建校120周年纪念邮票的函》。这次,国家邮政局高度重视,专程派来了调研组,深入了解浙江大学的历史与发展情况,之后,浙大建校120周年纪念邮票终于顺利发行。谈起这段经历,浙大集邮协会常务副会长来雄翔感慨万千。
  功夫不负有心人,去年10月,国家邮政局批复,准许为浙江大学发行建校120周年纪念邮票。此刻的邮协沸腾了,每一个邮协人都喜极而泣,因为这是浙江大学的荣耀。大家说,这套浙江大学建校120周年纪念邮票,体现了对浙江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重要地位和卓越贡献的充分肯定。
不忘初心,集邮以文化人
在浙江大学漫长的办学历程中,集邮活动作为一种校园文化,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上个世纪的烽火岁月中,浙江大学在竺可桢老校长的率领下,经过可歌可泣的“文军长征”,到达贵州湄潭,师生们在勤奋学习的同时,于1940年7月1日成立了“湄江邮票会”,还刻印了“湄江邮刊”。浙大人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以邮言志、以邮言学,以邮会友、以邮报国,成为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四校合并后,在原各校邮协的基础上于1999年9月组建了新的浙大集邮协会,至今已走过了近18年的历程。2007年,由浙大原党委副书记、集邮协会名誉会长郑造桓主编的《集邮与浙江文化》一书被纳入浙江文化研究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撰写总序,该书填补了集邮文献领域的一个空白,获得了业界的高度赞扬,在全国邮展上获镀金奖和特别奖,并于2013年再版发行。
  2008年2月以来,学校在全国高校较早开设了《集邮与文化》选修课,至今已有九个年头,每年均有1200多位学生选修,总计已有逾10000名学生选修了该课程。学校开设的《集邮与文化》通识课程和大学生网络集邮大赛等,均已成为全国高校集邮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和知名品牌。
独特方式,记录和见证
近年来,每当学校有重大活动或重要纪念日,总有集邮协会的身影,协会以独有的方式记录和见证了浙大的发展。学校先后举办了《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纪念邮票首发式、《中国现代科学家(第五组)》纪念邮票首发式、《中国现代科学家(第六组)》纪念邮票首发式、《中国现代科学家(第七组)》纪念邮票首发式、《国际护士节100周年》纪念邮票(首日封)首发式等重要首发仪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共发行了七组中国现代科学家邮票,共有30位杰出科学家登上国家名片,其中包括气象地理学家竺可桢、林学家梁希、生物物理学家贝时璋、核物理学家钱三强、核物理学家王淦昌、大气物理学家赵九章、农学家金善宝、气象学家叶笃正等8位曾在浙大求学或工作过的校友,占据了1/4之多。
  围绕每年校庆活动,集邮协会也多次以集邮文化的形式开展文化宣传和纪念活动。2009年5月21日,正值浙江大学建校112周年,集邮协会与杭州市集邮协会合作首次展出了学生的虚拟邮集10部;2011年5月21日,在浙江大学114周年校庆之际,集邮协会承办了“浙江省青少年集邮巡回展览首展开幕式暨全省大学生网络集邮比赛获奖邮集颁奖典礼”;2013年5月21日,浙江大学建校116周年之际,集邮协会联合校各部门印制、发行纪念“浙江大学星”和“竺可桢星”命名的纪念封各1枚……学校也已连续10多年发行校庆纪念封。
  5月21日,浙江大学建校120周年纪念邮票,这张来之不易的邮票将揭开它的面纱,让我们一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