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验室走向临床

时间:2017-05-14浏览:500

 ■学生记者 毛子昕
高中即将毕业的时候,摆在沈悦的面前有两个选择,一是随意找一个专业,修读完毕后继承家里的生意去经商;二是听从自己的想法,走上学医的道路。
  2016届骨科博士沈悦坦言,自己选择医学的初衷只是希望能照顾到身体不好的家人,然而“想法很单纯,现实却不一样”,在这条漫漫医者之路上一步一步走来,有累有辛苦,他努力做到了自己预设的目标,怀着一颗求索之心努力提升自己。他认为精神状态越放松,精力便会更集中。从工作中收获的成就感,也让他渐渐地认定了自己的选择。
  
硫酸钙+牡蛎壳=?
  硫酸钙与牡蛎壳,两个看似毫不相关的东西却在沈悦手中“化腐朽为神奇”。
  沈悦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骨材料,在读硕期间,他接手了一个关于硫酸钙材料的课题。刚接手的时候,沈悦就认为课题可能并没有什么优势与新意,因为硫酸钙这个材料可是个“老古董”,在历史上已经使用了一百多年了。“虽然它有很多缺点,但一直找不到替代品,所以至今依然坚守在临床岗位上。”
  将课题进行了几个月后,沈悦觉得,这样下去不行,老古董走着老套路,找不到新的突破口。于是他立即和导师联系,寻求和中科院合作,并前往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进行进一步研究。
  沈悦的导师曾经做过一个牡蛎壳的材料,因为牡蛎壳材料具有生物活性。沈悦就想着,能不能把两个材料复合起来呢?
  于是前往宁波之后,沈悦开始了没日没夜的实验。中科院为沈悦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条件,例如扫描电镜这类由于价格昂贵而不是所有科研机构都能拥有的仪器。沈悦也抓住机会,充分利用这珍贵的资源,避开白天的“抢手”阶段,趁夜深人静,扫描电镜无人使用时,做实验直到凌晨两三点才罢手。谈到那段时光,他自己也表示,因为实验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不得不延长实验时间,“那时候做实验也做的比较凶”。
  半年多的努力并没有白费,沈悦通过硫酸钙和牡蛎壳,复合出了新型的“海洋生物复合硫酸钙骨修复材料”。相比它的材料界“前辈”,新型材料不仅延长了体内降解的时间,更加符合人体内的酸碱环境,材料自身也有了促进成骨的能力。沈悦的这篇论文发表在了ACS Applied Material & Interfaces,这份当代在材料等方面最前沿的期刊上,产生了7以上的影响因子,获得了很好的反响。
  
面向整个世界
沈悦在浙大读博期间,有一年半的时间前往哈佛大学的布列根和妇女医院(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进修。在美国期间,沈悦感触最深的就是哈佛广泛寻求合作的开阔的气度。“放眼全世界都是他们的合作对象,他们只要一个电话,各种资料都给你送过来。”沈悦感慨道。
  沈悦认为,医学进展迅速的原因就是学术在交流,文献在共享,信息在交换。而作为一个医生也作为一个研究者,自己一定要做到有所突破。在学习到老师知识的同时,也要寻求途径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沈悦自己是个劳碌命,手头总要有点事情才能安心,每年也会不停地参加会议为自己“充电”。这些年的学习研究经历让他认识到如果要得到发展,思路就要打开,放眼世界上的学校、技术医学院、国际导师都是合作伙伴,医学生是面向整个世界的。
  
做一名好医生
于沈悦而言,在过去的学习历程中,实验一直占了大头。而在医生角色愈发多元化的今天,沈悦也在努力完成从一个科研人向临床医生的转型。刚刚毕业的沈悦现在是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一名住院医生,“住院医师是Residency,也有居民的意思,就是说你这个级别的医生不用租房子,是要住在医院里面的。”谈到自己最近的生活,沈悦向记者玩笑道。医院会安排各种各样的学习,所以早上七点就要前去听课,很晚才能回来,忙起来的时候手术做到半夜都是常事,值班的时候会有不停的电话打过来,病人会有各式各样的事情需要处理。
  新生活刚刚开始,沈悦也在慢慢调整自己的节奏。好在他本科期间主修临床方向,这个调整过程于沈悦而言并不是高难度工作。
  对于感兴趣的方面,沈悦依旧会做一些科研工作。其实相比临床这种使用最可靠、检验最多的方法处理病症的工作,研究少有人涉及甚至未知领域的科研工作难度更大。然而归根结底,“科研是服务于临床的”,如何把基础类的工作转化到临床类,是他现在主要的研究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