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万校友:从情感共同体到发展共同体 ————记创新生态系统生力军之浙大校友

时间:2017-06-22浏览:2066

 ■文 吴雅兰
虽然已经过去了近一个月,浙江大学120周年校庆的盛况似乎还在眼前,全球60万校友依旧心潮澎湃。这一天,他们同说一声“生日快乐”,共唱一曲“大不自多”。
  不仅仅是这一天。一入浙大门,终身求是魂。就像绿叶对根的思念,无论身处天涯海角,无论历经沧海桑田,校友对母校的牵挂永恒不变。而浙江大学对于这些走出去的孩子总是深情凝望,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默默地扶一把,送一程。多少年来,校友与母校之间如此这番的“有情有义有温度”,谱写出了一段段佳话。
  特别是自从2016年暑期务虚会上学校明确提出要构建一流大学的创新生态系统,特别把校友联系网络列为其中的重要一环,广大校友们正以创新生态系统生力军的姿态为母校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以情为基打造情感共同体
西迁贵州时的浙大,曾有这样一对师徒。每隔一两周,老师从湄潭专程到永兴来一天,和物理系的一位学生讨论。这对师徒就是当时的物理系教授束星北和日后的诺贝尔奖获奖者李政道。“在这样一对一的师生密切教学的关系下,束老师帮助我建立了对整体物理的认识、了解和自信,使我一生受益。”李政道说。
  束星北慧眼识才,爱才,但并没有固执地把李政道留在身边。当时日军打到贵州独山,浙大已在风雨飘摇中。束星北把李政道介绍给了西南联大物理系的吴大猷。这次转学成为李政道人生中的重要转折点,为他今后的科研道路打下了基础。
  浙大老师就是这样一切以学生为中心,没有保留地教,没有私心地爱。
  这份情真挚可贵,让人刻骨铭心。抗战时期,当时身为浙大工学院学生的刘奎斗,两度投笔从戎,参战抗日。每次走,竺可桢校长送他;每次回来,竺可桢校长为他接风。毕业多年,已经成为台湾著名企业家的刘奎斗对母校、对竺校长始终感恩在心。一直到去世,刘奎斗的书房中,都挂着竺可桢的像,与祖上的画像挂在一起。每月初一和十五,他总不忘拜一下。
  这份情时隔多年,仍然历久弥新。2013年,当96岁高龄的王灵芳校友从校领导手中接过她当年在浙大读书时的成绩单时,禁不住热泪盈眶。时至今日,她对70多年前求学浙大的日子依旧记得清清楚楚。“竺校长带着我们学生一路西迁,什么都要管,都要操心,特别爱护学生。”
  这份情无微不至,温暖每位学子。曾经就读于无线电系的段永平至今记得他读书时的辅导员周建华,“我当时生病,周老师把我背到医务室,给了我很多照顾。有这样的好老师,学生才会对母校感念一辈子。”
  这份情雪中送炭,解人于危难中。2014年秋天,浙大在读学生韩臣才罹患重病,急需资金救助,引起校友们的极大关注。仅3个小时,手术所需的30万元资金缺口全部募齐,虽然立刻喊停,但仍有源源不断的善款汇到韩臣才的银行账户。18个小时,款项已累计达70余万元。
  而校友对母校的情谊,亦流淌在求是园的各个角落里。竺可桢国际教育大楼、永谦数学大楼、李作权学生活动中心、周厚复化学实验大楼、紫金港校区图书馆……这些由校友捐赠的建筑,矗立在校园各处,渗透进每个浙大人共同的校园记忆里。
  2013年,浙江大学名誉教授、杰出校友,浙江大学校友总会名誉会长、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顾问汤永谦先生去世。在自知时日不多时,他最后一个愿望就是能回紫金港,回母校看看。
  上世纪40年代汤永谦从浙大毕业后赴美深造、创业。自离开祖国那天起,汤永谦从未割断对祖国母亲和母校浙大的思念。他把自己的命运系在祖国的兴衰荣辱上,常为更多报效祖国和母校而叨念。他说:“回顾自己的人生历程,最幸运、最关键是进了浙江大学。”
  自1997年以来,汤永谦先生偕夫人姚文琴女士,先后为母校捐资设立和兴建“永谦活动中心”、“永谦数学大楼”、“文琴艺术总团”、“汤氏化工奖教奖学金”、“汤永谦学科建设发展基金”、“永谦化工大楼”等9个项目,捐赠金额近亿元,为浙江大学的基础建设、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汤永谦先生还是北美浙江大学校友会的创始人之一,为漂泊在外的求是学子建立起一个温暖的“家”。
  浙江大学百年校庆时,校友刘奎斗将卖地全部所得260万美元以匿名方式捐给了母校,建造竺可桢国际教育大楼暨竺可桢纪念馆。后来得知建设费用不足,他又拿出了自己全部积蓄,追加捐款60万美元。刘奎斗学长全心全意报效桑梓、奉献教育的事迹让人感动钦佩。
  跨入新世纪,已经成为步步高电子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的段永平校友和网易首席执行官丁磊以个人名义联手向浙江大学捐赠4000万美元,段永平因此成为当年及之后数年内个人一次性向母校捐款最多的校友。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校友们还把最前沿的学科动态、学术成果、管理理念带回母校,助力母校的学科建设发展。一位位校友通过校友总会“校友讲堂”与学弟学妹分享心得,从学术科研到创新创业,从人生理想到发展轨迹,从求是园中的回忆到校友之间的情谊。在每年的毕业典礼、开学典礼上,也都有校友跟学弟学妹们分享人生感悟与成功经验,指引年轻一代的浙大学子沿着“求是”的道路向“卓越”前行。
  对于诸多校友的善举,浙大校长吴朝晖说,校友们能够心怀感恩,将母校的建设和人才的培养作为一种责任,值得赞扬,也是一种泽被未来的善举。
以义为导构建荣誉共同体
我们常说,“今日,我以母校为荣;明日,母校以我为荣。”读书的时候,我们佩戴着校徽,享受着浙大学子的耀眼光环,毕业后,浙大的荣誉就体现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之中。浙大始终与国家重大战略、社会重大关切和百姓重大需求联系在一起。而校友们继承了这一传统,在求是创新精神的指引下,为了民族复兴的大义而砥砺奋进。
  在感动中国2012年度人物中,有一位浙大校友,《人民日报》曾以整版的篇幅报道他。52年来,他如同一棵胡杨树,扎根在大漠戈壁中,奋斗于国防事业。马兰人送给他一副挽联:铿锵一生,苦干惊天动地事;淡泊一世,甘做隐姓埋名人。他就是林俊德。母校百年校庆的纪念手表,他戴了15年,旧得磨手了,就用透明胶粘着,直至去世。
  像林俊德一样投身在我国国防事业中的还有很多浙大校友:程开甲、吕敏、杨裕生、臧克茂……他们将自己的青春年华甚至整个人生都贡献给了戈壁大漠。
  沐浴过“求是光华”的学子们走出浙大校园后,活跃于社会各界,用才学实践了革故鼎新、经世救国的理想,将自己的生命融入到社会发展与人类进步的历程中。
  1993年,光仪系81级校友潘建根在了解了国内节能灯电子镇流器领域的困局之后,毅然辞掉了大学老师的工作,创办了远方光电公司,“我并没有想过要挣钱,也没有细想要承担多大风险,心中唯一所想的就是通过对新技术的研究及开发,解决行业乃至社会的迫切需求。”
  从第一款产品出口新加坡开始,远方光电就把目标瞄准了全球市场,检测设备出口到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意大利等国家。公司研发制造的HAAS-2000高精度快速光谱辐射计,不仅填补了国内高端快速光谱仪的空白,还使中国成为继德、美之后第三个拥有此项高端产品的国家,并获得了国内外客户的高度认可。
  潘建根自豪地说:“在照明检测领域,远方光电在国内乃至世界都处于领先的地位。作为中国创造,我们的产品受到了世界的欢迎,打破了国产货受歧视的窠臼。”
  2016胡润百富榜校友会特别报告,浙大以38人排名第一。这个结果虽然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却又是情理之中,因为浙大系已经成为中国创新创业的生力军。
  刘若鹏校友便是其中的佼佼者。2010年,刘若鹏与其他四名“小伙伴”回国创业,创立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光启取名于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寓意“为中华科技复兴而奋斗”。在此之前,刘若鹏团队研发的“隐身衣”已让他声名鹊起。这一发现让刘若鹏意识到超材料未来广阔而“可怕”的应用前景,更让他意识到另一个严峻的问题,如果超材料应用在涉及国防的军用领域,将在某种程度上极大地颠覆这个世界。“虽然受到互联网大潮的冲击,但毕竟我们还是戴着红领巾、站在红旗下成长起来的一代,80后的爱国情怀支撑了我们回国创业、并投身于超材料等领域的决心。”
  2012年12月,刘若鹏,这位中国最年轻的研究院院长,全程陪同习近平总书记参观了深圳高新区展厅和光启的超材料展厅。习总书记走到光启创新队伍中间说:“中国以钱学森为代表的老一代科学家,当年也是冲破各种阻力,回国投身祖国两弹一星的科研事业,铸造了辉煌业绩,这是爱国精神的象征。你们也有同样的目的,也是这样一个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探求。”
  短短6年,光启发展成为横跨5大洲的创新共同体,目前,光启的专利申请总量超过4100件,授权专利超过2300件,其中,在多个领域已达到一流水平。2016年5月,人民日报第四版又以《刘若鹏正探索用一束光引领人们进入光子时代——“隐身衣”下的创新与梦想》点赞了这位浙大校友。
  另一家校友企业,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也受到过习总书记的赞扬。2015年5月26日,习总书记在海康威视考察,当得知技术团队平均年龄只有28岁,正着眼前沿开展未来技术研究,他十分高兴地对围拢过来的科技人员说,看到这么多年轻的面孔,很是欣慰,“发展要靠创新驱动和人才,要立体化地培育人才,特别是对高端的尖子人才更要爱护。有了源源不断的人才优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日可待。”
  与此同时,一些曾在浙江大学接受过教育熏陶或是对浙大有着特殊感情的社会热心人士,也为中国梦贡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香港知名企业家、浙江大学名誉校董、名誉博士曹其镛先生积极促成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五所高校建设“亚洲青年交流中心”,又在2014年,再次慷慨捐赠,成立百贤教育基金会,设立“亚洲未来领袖奖学金计划”,支持亚洲各国优秀青年学生的交流。他说,金钱财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我不喜欢‘慈善’这两个字,我认为所有捐赠都是一种回馈,回馈社会和世界。”
  曹其镛先生及曹氏家族尤其关注教育和青年人的成长,并一直通过各种形式帮助和支持浙江大学的建设和发展,从曹光彪高科技大楼的落成到亚洲未来领袖奖学金计划的设立,均为浙江大学向世界一流大学目标迈进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像这样的“泛浙大人”,将自己的发展融入到了国家培养栋梁之才的大局中,堪称大义。
  所有的种种,汇聚起来,又成为了浙江大学新的荣耀。
以业为撑谋求发展共同体
校友和母校的纽带是剪不断的浓浓情意,是割不掉的求是血脉。正因此,校友心之念念地想要回报母校。就像副校长罗卫东说的那样,校友是一粒粒种子,他们对学校的参与支持和情感认同,会身先示范,营造出良好的文化和工作氛围。
  除了捐钱捐物、献计献策外,校友还能做什么?学校又能为校友提供什么?浙江大学的答案就是学校与校友在把握共同价值、经济规律,熟谙治理体系的基础上,打造实力与荣誉共同发展的共同体。
  中国科教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魏江认为,无论是开环的人才培养体系、开放的创新体系还是开源的文化传承体系,都离不开一个重要元素,校友,“社会知名人士、企业家、政府官员、国际友人等都是学校发展的宝贵资源,我们希望能实现学校和校友的双赢。”
  只要是对于母校发展有益的事,校友们都十分乐意去推动。北京校友会中的文化名人、科技名人特别多,校友就在这方面帮助学校做一些沟通工作。北美浙大校友会是国内高校在北美建立的历史最悠久的校友会,拥有丰富的海外资源,就积极构建交流平台,帮助母校与斯坦福大学等世界名校对接合作。
  而对于校友企业来说,校友资源也是一个“富矿”。本科、硕士、博士均就读于浙江大学的王敏校友及其团队完成的“硅衬底高光效氮化镓基蓝色发光二极管项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2016年1月8日,作为项目主要完成人,王敏一行三人在人民大会堂接受了国家主席习近平颁发的荣誉证书。
  王敏在回忆企业发展历程时说,最困难的时候是浙大校友帮了大忙。“在产业化早期,各项工作异乎寻常的艰难,尤其是缺少资金”,王敏向很多企业家推荐LED这个项目,希望他们来投资,“当我向他们介绍该项技术的前景时,大家都眼睛发亮,但是当他们到我们实验室,看到黑乎乎的房间,几台破旧的设备时,大家都退却了,感觉离产业化太遥远。”
  一个偶然的机会,王敏碰到了自己的系友,浙大机械系1984级液压传动及控制专业的潘晓峰。当时潘晓峰正在和其他三个合伙人一起创办金沙江创业投资基金。王敏的这个项目,就成了金沙江创投跟踪的第一个项目。历经50多次的调研和交流,王敏终于拿到了第一轮10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这样,王敏和江风益教授联合创立了晶能光电,用这笔钱买材料和设备,开始了中试,中试成功以后,开始了艰苦而漫长的产业化之路。
  如何让校友企业能通过合作获得更好的发展,创造更大的价值?学校层面也是动足了脑筋。2016年以来,浙江大学校友总会上市公司企业家校友联谊会、浙江大学校友总会金融投资界校友联谊会先后成立,为打造共享开放的生态合作体系、谋取共赢的发展成果搭建起了新的平台。未来,浙大还打算在全球成立100个双创基地,为校友创新创业提供支撑。
  除此之外,作为全国先进社会组织的浙江大学校友总会和地方校友会一起为校友牵线搭桥,帮助校友共同发展,并探索新型的校友反哺模式。
  在浙江大学发展联络办主任胡炜看来,校友会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几个熟悉的校友交流;第二个阶段是成立校友会,更多人一起谈谈事;第三阶段是校友有需求,大家互相帮忙;第四阶段就是校友在更大的范围内互相联系,跟学校联结成发展共同体。“之前很大程度上,校友之间自己联系。现在,校友与学校形成‘大盘子’,学校积极推动校友之间互相合作,校友与学校之间也可以共同合作,让校友的‘资本’与学校的‘智本’相结合,为双一流大学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当往日学子千里归巢、重温旧梦,当浙大点燃生日烛火期待下一个百廿荣光,当国家与民族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我们重新思索校友对一所大学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是财富?是名声?还只是毕业了的学生再无牵挂?
  时任校党委书记金德水说,校友是学校最宝贵的资源,是检验学校办学质量的最重要标准,学校要全心全意服务好校友。母校的每一个脚印都与浙大校友息息相关,这是万水千山也无法阻隔的深情与依恋。
  时代的强音正在奏响,恢弘的篇章正在续写。如今,60万校友,140余个地方校友会,遍布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港澳台地区及各大洲十余个主要国家。以浙江大学校友总会为支撑、纵横交错的浙大校友网络已逐步覆盖全球,充满活力的校友联络体系和共同发展的校友队伍已基本组建。万千校友将在母校宏伟的历史卷轴中,书写圆梦的华彩,为人类社会的进步献上最诚挚的力量,和母校一起创造生命的荣光、大学的荣光、民族的荣光、世界的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