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工结合路上的 “三维人”

时间:2017-06-22浏览:309

■学生记者 王聪
2010年5月20日入党的邵惠锋,在这7年中将创新精神完美地融入自己的科研中,将坚忍不拔发挥得淋漓尽致。他是一个优秀的科研者,也是一个优秀的党员。
要习惯不停地尝试
“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学习中,你要不停地尝试,才会知道自己想要的是怎么样的,喜欢的是怎么样的。”机械工程学院的博士生邵惠锋这样概括自己的生活和研究。
  邵惠锋在本科学习的都是非常广泛的内容,也不知道自己在机械这个大领域中会具体做什么。他作为研究生刚进实验室时接触的是数字控制机床,却在后来改变方向主攻3D打印设备和技术的设计与开发,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当时他的导师说要开一个新的3D打印的方向,准备安排第一批人。但是,在不完全了解两个方向的情况下,他开始犯难了,哪一个方向更好,哪一个更适合自己,成为他心中的困惑。在问过很多师兄师姐,征询过导师意见后,他考虑到3D打印技术结合生物医学在未来有更大的意义,想要尝试一下新事物,于是最后选择了研究3D打印。
其实,很早之前3D打印装置就已经有了。后来随着材料的发展,研究人员发现其能够进行细胞打印,未来或许可以打印人体器官,这马上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而这时邵惠锋也开始了他的第一步,正式进入这个领域。要想制造生物结构,首先得有对应的机器,他开始想:我自己能不能做这个东西?于是邵惠锋开始了独立的探索。
  从一个想法开始,邵惠锋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发现了越来越多有意思的研究项目,他这时候发觉自己当初的选择是多么正确。
  尝试多了,机会也多了。
难,可那又怎样
成功结合三科知识的邵惠锋最后研发出的生物活性多孔支架的确令人惊叹,植入动物甚至人体内时,可以替代原本坏死的骨,而且支架上极小的孔允许肌肉组织长入支架内,攀着支架生长也有利于组织快速愈合。
  但是当邵惠锋回想起当初的研究过程,他还是不免感叹:“这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当时我做得很辛苦。”
  虽然有着两年对3D打印的研究经验,邵慧锋在这一方面可以说是如鱼得水,但是要完成生物活性多孔支架这个交叉的研究项目,他在其他两个领域必须像个初学者一样用好奇心态和严肃的态度来对待。
  生物活性多孔支架的打印必须自己制作材料,看起来很流畅的过程,邵惠锋却重复了很多遍,因为他要做的,是要能植入生物体内的支架,他尝试了很多次才找到合适的原材料。
  材料准备完成,要进行支架打印的时候,他遇到了更大的问题。
  原计划在油中打印出生物活性多孔支架,由于材料密度比油小,打出的线条浮在表面,成型后效果非常好,但是在倾斜支架让油流出的过程中,因为支架上的孔仅有几百微米,非常小,油全部流出就用了几个小时,而此时支架也变了形。
  文献上看起来非常简单的一步却成为他研究过程中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这道坎该怎么跨过去?
  他想到,身为一名党员,怎能这么容易被困难打趴下。于是,再次开始翻阅文献,邵惠锋决定换一种工艺,从头开始。由于打印材料已经选择正确了,那么邵惠锋只需要想办法利用材料和自己的3D打印知识,打印出预想中的多孔结构就行了。
  既然油会成为成型支架难以处理的“杂质”,那如果从一开始就不给杂质进入支架的机会是不是更容易处理呢?
  顺着这样的思路,邵惠锋开始尝试在空气中打印了。将溶液浓缩得更粘稠再放入打印仪器,在空气中打印后快速成型,只要成型的速度够快就能做到既没有杂质又不会变形。慢慢调整溶液的粘度后,邵惠锋果然依靠这种技术打印出了理想的模型。
“学霸”不是“书呆子”
前前后后申请了19项发明专利,其中10项专利已经授权,邵惠锋的研究听起来这么“高大上”,而他在常人眼里早已是一个“学霸”了,但他说自己也“贪玩”,并不是个“书呆子”。
  研究生时期曾出于兴趣在周末学习过德语,还十分幸运地加入了最后一届德语普修班,而在每天泡实验室感到乏味时,他也会和同学出去爬爬山,打打羽毛球。
  邵惠锋也会在寒暑假的时候给自己放放假,去感受一下“诗和远方”。
  在一次去越南的途中,邵惠锋放弃了直飞去河内的便捷方式,而是选择从广西南宁出发,到达凭祥后由口岸徒步过境,然后坐大巴去越南首都河内,再在当地游览。沿路上他见到的迥异的城市风格,领略到的不一样的地域风情,才是他在旅行过程中最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