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母校, 我之为我

时间:2017-09-18浏览:312

  周洪兴:植保系77级校友求是印迹:我的口袋里总放着自己手抄的英语单词小册子,边走边背。
    周洪兴出生在义乌市的一个小山村——小六石村,祖辈是地地道道的农民。1973年高中毕业后没有了高考,周洪兴只能回乡参加村里的生产队劳动。那时,生产队劳动是拿工分的。在农村劳动4年多,周洪兴最自豪的是他的全年工分曾是生产队里最高的。
  忙碌之余,周洪兴心里也会不可抑止地翻涌着一个念头——啥时候可以上
大学……在恢复高考的那一年,周洪兴毫不犹豫地去参加了考试。
  1977年的农忙季节,周洪兴正在田里干活。一天下午,隔壁村的一个老师一口气跑了2公里路,上气不接下气地对他喊:“周洪兴,告诉你一件好事情,你考上大学了。”
  这句话是那么动听,周洪兴一直记在心底,但当时却半信半疑。从田里回到家,大家晚饭后第一件事就是听县里的广播,周洪兴也竖起耳朵认真去听义乌当年第一批考上大学的131个人名字,当听到“周洪兴”这名字后,他才确认老师说的是真的。
  面对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同学们吃饭走路都拿着书,常常泡在图书馆里,渴望掌握更多的知识和能力。周洪兴记得当时,他的口袋里总放着自己手抄的
英语单词小册子,边走边背,“我们农村出来的人没有一点点英语基础,在学英语上特别吃力,花的时间特别多。但正靠着自己平时一点点的积累,毕业时,我已经熟练掌握英语,还喜欢看英语小说,因为我觉得读英语原著最能体会英语语言的魅力。”
  大学让周洪兴养成了锻炼的习惯。每天他都会去操场跑上十几圈,夏天就到华家池里游泳,“那时我刚会滑旱冰,每逢周末都会去东大楼和西大楼的通道上滑,直到11点才回寝室休息。”
  毕业后,周洪兴成了苍南县农委的一名干部。刚上班,他就偶遇了大学校友池昌荣同学。后来两人一起组织校友每周一聚,不是吃饭喝酒,而是一起学习,把学校的学习氛围延伸到毕业后的工作中。每周一次的学习的主题都是不同的,学医的同学讲的是如何面对肚子痛,学农业的同学教大家如何种番茄、西瓜……“我们好像还在学校里一样,每次到会签到,上课都做笔记。这是母校教给我们的优良传统。”
  周洪兴是学植保的,专业知识很少能用到工作中。但他说:“学校让我养成的自学能力和思维方式使我受益终生。我想无论在哪里都可以自学、互相学习,以不断提高自己。”
  今年4月,周洪兴退休了。退休后,他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筹建浙江大学在平阳的技术转移平台——平阳科技大市场、平阳天工智汇(平阳智汇科技有限公司),把母校的技术和人才引入平阳,让浙江大学的科学成果在平阳开花结果。
  (蒋天铮 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