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云南景东浙大师生在行动

时间:2017-09-18浏览:457

  电气学院:助力光伏扶贫
    2017年7月,电气工程学院赴云南景东光伏扶贫暑期实践团从杭州出发,历时46小时来到云南省景东彝族自治县,开展光伏扶贫社会实践调研。
  光伏扶贫工程是国务院扶贫办2015年确定的十大精准扶贫工程之一,不仅可以利用光伏发电为用户增收创收,还能够使清洁能源得以充分利用,兼顾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实践团既有本科生也有研究生,还有三位教师王玉芬、万灿、李济沅等为当地光伏工程发展作技术指导。
  云南省光照资源仅次于青海、西藏,居全国第三位,景东县也因其丰富的光照资源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光伏扶贫工程重点实施范围之一。谈起来到景东的初衷,实践队员这样说:“前期的准备工作让我们看到了光伏工程在当地发展的可行性。我们的初衷,就是想发挥我们学院的学科优势,为景东当地发展光伏
扶贫工程出一份力。”
  初入云南,当大家走访了云南省电网公司、电科院,并和景东县发改委、县电力局展开座谈之后,发现摆在发展光伏前面的障碍还有很多。坐拥金沙江、澜沧江等河流的云南省水能资源也极为丰富,且水力发电技术更加成熟,效益更加稳定,对其他新能源产生限制。其次,景东县地形条件复杂,不具备建设大规模集中式光伏电站的条件,同时也使得利用水能做光伏储能在技术上更加困难。第三,由于建设大规模光伏电站涉及到占用土地的问题,易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实践团对调研的科学态度就是要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当地发展光伏的现状。既然条件不允许建设集中式,那就要让分布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光伏的功能,给当地农户带来最实惠的好处。一些农户结合当地建筑特点,在自家屋顶上用薄膜式光伏搭建起了大棚,这让队员们眼前一亮:这样的分布式光伏不仅不占土地,还能作为房屋建筑的一部分,符合当地喜欢搭建一层大棚作为隔热和储物棚的建筑特色,用户还能利用光伏发电赚取收入,是一个不错的方向。
  于是,实践团根据入户调研、实地考察的结果,撰写了《景东彝族自治县光伏扶贫工程调研报告》,报告中总结分析了景东县光伏工程实施和应用现状,并根据现有的经验和不足,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和民生县情,提出光伏工程在当地工厂厂房、学校、村委会活动室等地的应用方案。
  做光伏工程调研,少不了要和太阳打交道。为了实现对光能利用的最大化,光伏电站往往装设在山顶的房屋屋顶,没有树木和建筑
物的遮挡,每天的有效光照小时数可以多些。晴空万里的时候,站在光伏组件旁边,实践队员们仿佛太阳就在伸手可以碰到的地方,炙烤着大家身上的每一个毛孔。几天下来,队员们对太阳的感情是“又爱又恨”。“恨不用说,这么毒的太阳让人受不了;爱,是因为阳光越强,就意味着这里的人们能够通过光伏发电获得更多收益,这样我们的工作就更有意义了。”
化工学院:办起山村“时装秀”
静默的大山里响起了欢快的音乐,设施简陋的教室成为星光闪耀的舞台,一群山村小学生摇身变成创意十足的时装设计师、神采奕奕的模特……看,化工学院的8位学子在景东利月小学带领着百余名学生,办起了一场精彩的“时装秀”!
  到达利月小学的第一晚,普靖校长就对8位志愿者说:“大山的孩子其实很聪明,只是缺乏锻炼的机会和展现自己的平台。”于是,化工学院的同学们就主动为孩子们创建不同的舞台,让孩子们有机会在不同的舞台上演绎精彩。
  趣味运动会上,孩子们为了团队的目标,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展现着自己矫健的身姿。
  安全知识竞赛上,氛围紧张激烈,孩子们盯着题目,口中念念有词,独自思考着,然后迅速抢答,机智又灵敏!
  美术课上,孩子们描绘着自己的“青春与梦”,一个7岁的小女孩拿着自己的画开心的说:“我以后想当一名老师,在六一儿童节的时候,我会和我的学生一起唱歌,就像明星开演唱会一样,我的学生一定会很喜欢!”
  时装设计T台秀上,孩子们的
创意让志愿者们更加惊叹,有大闹天宫、手持如意金箍棒的孙悟空,有云游四方的济公,有身披铠甲,也有挥舞着翅膀、紧握着丘比特之剑的天使,更有提着花篮、拿着魔法棒的小仙女。
  大山里的孩子机智、自信、勇敢、有活力、有创意,让孩子们在不同的舞台上展示无限的可能性,也正是志愿者们此次支教的初衷。
  化工学院的支教活动远非如此,还有很多科学活动蕴含其中。10天和小朋友们在一起,让志愿者感触很深,也有自己的思考。化工学院支教团队长郭高顺说:“只愿我们的到来能够为他们推开一扇窗,让他们触摸到时代,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和更加闪亮美好的未来。”
  研究生张聪聪也是此次支教团成员之一,她希望全社会能共同努力,“一次10天的支教、我们8个志愿者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唯有长期坚持,让利月小学甚至整个西部地区教育的具体情况更多进入大众的视野之中。”
  (者也崔文康杨丽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