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君沛:一个“垫底”学生的成长史

时间:2017-11-30浏览:1172

■学生记者:杨苗婧

13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周君沛是今年竺可桢奖学金获得者之一,在奖学金答辩的PPT里,他把自己的成长之路定义为“一个‘垫底’学生的成长史”。

谈及原因,他笑着说:“我是踩着录取分数线险进浙大工信大类的,展望未知的大学生活,喜悦之余也倍感压力。”与其他同学一样,迈入大学校门的他也曾为人生规划感到迷茫,也曾昼夜思考竺可桢老校长的“两问”:大学生活怎么过?将来想做怎样的人?“虽然思考良久也没有明确答案,但我告诉自己,不能继续‘垫底’!”


时间管理的小能手

一次偶然机会,大一的周君沛在新闻上看到清华大学马冬晗的时间规划表,被深深震撼。也是从那时起,他开始有意识地管理时间,提高效率。“我习惯将每个学期分成前、中、后三个阶段进行统筹安排。前三分之一个学期可以多参加社团活动,学期中就需要在老师提前布置的实践任务上多下功夫,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为期末复习腾出更多时间。”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利用效率高低全靠自己掌握。但是我并不会像马冬晗一样以分钟为单位安排时间,也不想把自己的时间表安排得过于死板。”周君沛表示,每天他会将ToDoList按照“重要”和“紧急”两个标准进行排序,根据事项的优先级安排时间,从而做到心中有数,有条不紊。“这样的话,如果有需要紧急处理的事情,我也可以相对从容地完成。”

“很大程度上,我们并不是利用碎片时间使用手机,而是手机将我们整块时间打碎。”为了集中注意力,周君沛专门使用了一些时间管理软件。“我曾经使用过一款具有计时功能的App,一旦在设定的工作时间内进入其他软件,手机将会发出刺耳的警报声。现在我使用的是Forest这个App,它可以将用户的专注时间转化为可视化的树木,看到积木成林的画面,也会提高我完成任务的成就感。”

三年多的时间里,通过自我训练,周君沛真正成为了“时间的主人”。


在世界舞台上玩转代码

周君沛不仅连续三年GPA排名专业第一,还在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浙江省物理创新竞赛等大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并将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优秀大学生奖、国家奖学金等多项奖学金收入囊中……

从刷手机中偷来的时间用来做什么?不如进行线上学习!从大二起,学有余力的周君沛通过Coursera这个全球性高校课程免费教育平台,自主修读了密歇根大学的Python、斯坦福大学的机器学习等四门课程……

隔着屏幕学习国外课程并不能满足他。大四这年,他决心做点不一样的事情。“我觉得是时候出去看看了,接触国外最新科研成果能让我收获更多。”于是这一年,他马不停蹄:年初参加了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个创业创新项目,暑期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参与了“生成式模型在图片生成中的应用”项目,8月还在洛杉矶创业公司Textpert的人工智能部门实习。而现在的周君沛正在香港科技大学进行为期半年的学术交流,美国研究生申请也在同步准备中。

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学习期间,周君沛有幸得到一位同实验室的博士引荐,获得了在洛杉矶创业公司Textpert的人工智能部门进行实习的机会。当时,公司正在建设一个基于人工智能的网络社交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客户可以与“虚拟的朋友”进行接近人类交际的沟通,但是先前一直存在着语句情感分析判断准确率较低的问题。正是在周君沛的努力下,准确率提高了十个百分点,获得公司负责人称赞。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竺可桢老校长有言:大学毕业生不应以钱为目的,而应以服务为主旨。我想做这一理念的执著践行者。”他说道,“能作为社会进步的参与者而不仅仅是见证者,我非常快乐!”这些年利用从忙碌的学习中挤出的时间,他积累了上百的志愿者小时数,荣获浙江大学二星级志愿者称号。

大一时,为了改善学校附近社区人居环境,帮助居民们更好地进行垃圾分类,他利用一个学期的时间,和同学们一起在早上六点穿着红色马甲守候在港湾家园垃圾桶边上,等候居民来扔垃圾。虽然已经高中毕业四年了,但他仍会不时去母校的贴吧看看,结合自己的亲身经验为备战高考和填报志愿的学弟学妹答疑解惑,让他们少走弯路。

与很多同学相比,周君沛更强调公益活动的“接近性”,更强调为身边的同学、老师服务。“我认为,做公益应该从身边做起,利用现有能力去做力所能及的小事,帮助周围人。等到自己能力更强之后再考虑更远大的公益目标,也是更实际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