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皮肤

时间:2017-12-14浏览:537

■学生记者 娄丽婷

据统计,我国每年约2000万人遭受不同程度烧伤,当全厚皮肤缺失尺寸大于4cm2时,伤口就无法自行愈合。“我们将小型皮肤创口现场快速有效治疗的需求与正在蓬勃发展的生物3D打印机技术结合,设计出一套基于便携3D打印的小型皮肤创口治疗方案,达到对小型皮肤创口进行及时有效现场治疗的目的。”该项目负责人、浙江大学机械工程专业2014级本科生匡文正介绍。


钻研皮肤打印

“皮肤打印,不是直接打印出皮肤,而是打印出生物材料、生物活性因子和细胞。”他们曾选取黑白两只小鼠,在其10mm×10mm的创口上打印生物材料的细胞支架,7天后小鼠的伤口自动愈合,14天后长出肉眼可见的毛发,实现了较好的愈合效果。

“先前的生物3D打印机以实验目的为主,非常笨重,不易于搬运。因此我们想要将生物3D打印机改造得更加应用化、便携化和模块化。”经过近半年的尝试,他们将打印机改造成一个可以由立体结构折叠成平面结构,所有模块可拆卸、可更换、易于携带的机器。“我们最终的目标是将整个生物3D打印机折叠成若干个平面,可以放在一个行李箱或者手提箱里随身带走。”

凭借《基于便携3D打印的小型皮肤创口治疗方案》,他们夺得今年“挑战杯”省赛特等奖,治疗方案也入选“启真杯”浙江大学2017年度学生十大学术新成果。


组建科研团队

去年3、4月份起,匡文正开始参与生物3D打印课题组的工作,随后开始组建比赛队伍。来自5个学院、不同专业的7位团队成员从去年10月份开始的半年里,一直处于备战状态。

“无论是机械部分组装还是程序编写调试都非常辛苦,但是大家干得热火朝天。看到初版生物3D打印机制作的成果后,我们更是开心和机动。”匡文正回忆道,“特别感谢杨华勇、张斌和马梁三位老师的指导以及学长学姐的帮助,我们团队才能将一纸设想化为满足要求的实物。”

“团队将继续对3D生物打印机的便携性进行进一步的改善。在生物方面,通过更多的小鼠实验和细胞实验,找到更优质的生物材料,早日见证这个治疗方案在临床实验上有所突破,让科技更好地造福患者。”匡文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