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科研人员近期获得多项研究成果

时间:2018-03-15浏览:604

 本报讯(记者 柯溢能)记者从近期召开的浙江大学重大科研成果新闻发布中了解到,医学院和求是高等研究院胡海岚教授团队在抑郁症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医学院郭国骥教授团队绘制出全球首个哺乳动物的细胞图谱,医学院罗建红教授团队的研究发现或为人类自闭症治疗带来新的思路。另外,生命科学学院程磊教授实验室刊发技术评论,就深层土壤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

215日,著名期刊《自然》杂志同期刊发胡海岚团队的两篇研究长文(Research Article),文章揭示了快速抗抑郁分子的作用机制,推进了人类关于抑郁症发病机理的认知,并为研发新型抗抑郁药物提供了多个崭新的分子靶点。胡海岚团队研究发现,抑郁症的形成和大脑中一个反奖赏中心—缰核的簇状放电方式密切相关;提出了全新的氯胺酮快速抗抑郁机制,即通过阻断簇状放电从而释放对奖赏中心的抑制;首次发现胶质细胞调节神经元放电方式的特殊结构—功能关系;针对阻断簇状放电的思路,为开发新型的快速抗抑郁药物提供了多个崭新的分子靶点。

《自然》杂志评审人对这一系列重大突破给予很高评价:“关于外侧缰核NMDA受体参与介导簇状放电和氯胺酮的抗抑郁作用的发现非常重要、创新,并且具有广泛的意义”,“这篇迷人的论文发现了一种不同寻常的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相互作用。”《自然》和另一顶级期刊《科学》还为这两项工作配发了评论文章。

223日,国际顶级期刊《细胞》杂志发表了郭国骥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课题组自主开发了一套低成本、高效率、完全国产化的Microwell-seq高通量单细胞测序平台,对来自小白鼠近50种器官组织的40余万个细胞进行了系统性的单细胞转录组分析,绘制了世界上第一张哺乳动物细胞图谱。

业内专家认为,郭国骥团队所构建的Microwell-seq技术平台,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将推动前沿单细胞测序技术在基础科研和临床诊断的普及和应用。同时小鼠细胞图谱的完成也将对下一步人类细胞图谱的构建带来指导性意义,并惠及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神经生物学、血液学和再生医学等多个领域。

31日,神经科学领域顶级期刊《神经元》上线了罗建红团队的关于自闭症小鼠模型社交行为的研究。这项研究结果表明,内侧前额叶皮质一种特定式样的脑电波异常导致自闭症模型小鼠出现社交障碍,在成年期通过操纵该皮质的特定类型神经元可恢复这种脑电波并克服社交障碍。这个发现可能还适用于其他自闭症模型,并且提示了成年期治疗自闭症的可行性。这一发现或为人类自闭症治疗带来新的思路。

一位匿名评审专家表示,这项研究的新颖性基于这样的论证:存在特定的皮层区域与特定行为相关,并且作者发现该区域中gamma振荡改变和PV中间神经元异常,从而提供了行为、脑网络改变和自闭症相关的基因突变之间的联系。

另据了解,223日,国际学术期刊《科学》杂志上,刊登了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程磊教授实验室的相关技术评论(technicalcom-ments)。该实验室提出,深层土壤对气候变化响应存在滞后效应。同时,提出对Q10的计算方法进行改进,提出通过一个广义线性模型来计算并分析深层土壤二氧化碳产生的温度敏感性,进而解决了由于实验观测数据变异所导致的温度敏感性计算大幅偏离理论值的困扰。

(详细报道请见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