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如何变得不一样?

时间:2018-03-22浏览:1024

■周亦颖

“请问这个位子有人吗?”“不好意思,这里可以拼桌吗?”每到中午用餐时间,食堂里总能听到这样的询问。如果碰巧赶上上下课高峰期,食堂更是“一席难求”:好不容易瞄准一个空位,却被他人“捷足先登”,只好再兜兜转转,寻找下一个目标。

如何缓解食堂就餐压力?如何优化学校食堂功能区划分?如何让传统的食堂空间助力“双一流”?在七届四次教代会上,许多老师不约而同地提出:设立教工餐厅,为教师提供一个互相交流的空间。“中午就餐高峰期,我们经常端着餐盘去找能同时坐下五、六个人的空位区,这样的位置不大好找。”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叶松每天中午都习惯与同事们一起用餐,但因为人多,他们有时不能坐到一起。

以浙江大学玉泉校区第四食堂为例,据不完全统计,食堂平均每天中午要接待4000余人就餐,“速战速决”成为了许多老师们的首选。

不仅是日常就餐,老师们发现,带来访者“去哪儿吃”也成了个大问题:去食堂,环境太嘈杂;去专门的包厢,则无法体验独具浙大特色的校园生活……

“学校对外交流不断扩大,来校合作交流的专家学者也与日俱增,学校食堂和接待场所要适应新时代新要求。”能源工程学院教授骆仲泱建议,要设立咖啡区和中餐自选区,保证区域内顺畅交流,又不影响到邻桌交流,营造相对安静和便于讨论的就餐氛围。“特别是理工科,跨学科交流往往能让人获得新的灵感。”骆仲泱说。

老师们迫切的需求加上外界的“刺激”,让担任两届“双代会”代表、提交了8份提案的叶松,在去年提笔写下了“增设教工餐厅”的提案。原来,在复旦大学有个“教授餐厅”,教师们围坐在圆桌边,氛围特别好。“虽然增设教工餐厅有一定难度,我还是希望通过提案去推进这件事。”叶松说。

充分利用就餐时间,与相关学科的老师们进行头脑风暴,让老师们通过探讨问题、互动交流,促进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和学术碰撞,这样的提案得到了许多老师的支持。交流功能、接待功能、良好氛围等词,频频地出现在老师们的建议中。“这样还有助于降低接待费用,减少铺张浪费,一举两得。”骆仲泱说。

这是师生员工对事业和生活的美好向往对学校支撑保障条件提出的新期待、新要求。对此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听取提案代表们的意见和建议,明确改造后的食天一隅将清楚划分区域功能,要满足教师用餐和接待的需求,提供一流后勤保障服务。一年之后,食天一隅凭借超高颜值和“黑科技”走红网络:精准称重、自助结算、刷脸支付和营养分析在短时间内吸粉无数,老师们也纷纷调侃:带上我,去刷脸!

如今的食天一隅,既有两人位的舒适卡座,也有12人的长桌,满足了自习、讨论、聚会等多种功能。师生们入座后,还能通过手机在线点餐。二楼宽敞的就餐区紧靠墙壁一侧还设有插座,帮助教职员工摆脱手机没电的困扰。

后勤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学校进一步深化推进智慧后勤建设、提升服务效率和服务品质的新尝试、新做法。未来,他们还将进一步丰富餐厅的经营业态、供应模式,更好地满足广大师生日益增长的更多元化的服务需求。

“很意外,特别是高科技的使用,有点儿浙大特色。”叶松说。但许多老师也表示,食堂的服务仍有提升的空间,比如在食天一隅二楼的风味明档,可适当增发叫号器,缓解等候区拥堵情况;还可以打造一些具有浙大特色的饮食品牌,传递浙大文化。“我们期待,食堂能够变成一个更加温馨的地方。”骆仲泱给食堂“定”了个小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