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厕所革命”调查

时间:2018-04-04浏览:2793

■学生记者 吴星怡

今年寒假社会实践团队中,有一支特别的队伍,他们另辟蹊径,从日常小事中看到了研究的主题,真真正正地做了一件“接地气”的事儿。他们就是浙江大学“厕所革命”实地调查寒假社会实践队。

灵感源于一堂课

“最开始想到这个主题是受到形势与政策课老师的启发,”为什么选择这个主题?寒假实践队队长张燮这样说。

在一堂形势与政策课上,老师随口的一句话引起了张燮的注意:我脑海中对公厕的印象还停留在小时候,那时候公厕给我的印象就是脏乱臭。那是什么原因让公厕得到了发展和改变?如今现代化的公厕又是怎么样的?课后,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在他的脑海里,挥之不去。于是,他开始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厕所革命”这个名词引起了他的兴趣。

谈到“厕所革命”,张燮挺了挺腰板,清了清嗓子:“在这之前,我没听说过这个词,但经过了解,我发现‘厕所革命’是一个开展了近三十年,十分重要却又不被人所熟知的革命……”从一无所知到如今的侃侃而谈,张燮及他的团队在背后付出了很多努力。

带着问题启航

20151月,国家旅游局提出“旅游厕所革命”,针对旅游景区厕所改革的三年计划。于是,在“旅游厕所革命”的三年计划刚刚结束之时,张燮与几个高中同学组成实践团,带着一直困惑着他的几个问题,走访了嘉兴市新西塘越里、嘉兴南湖、西塘古镇等有代表性的旅游景点,对公厕进行实地调查,并亲身体验厕所革命带来的新气象、新变化。

他们对部分景区公厕环境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调查研究。通过走访各个景区公厕,对旅游厕所的现状有了较为客观的了解。为了更全面地展示景区公厕的现代化发展水平,他们对公厕的隔板高度、小便器和厕位间的数量等各种指标进行了定量统计,最终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客观的数据库,把“厕所革命”的成果直观地呈现了出来。

红外感应装置装在出水口处的洁手设备,家庭式的卫生间,与空调一体化的排气设备,这些实用的创新发明,让团队成员们眼前一亮。社会实践团队还采访了保洁阿姨和景区管理人员,从一线工作人员的视角透析景区公共厕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从他们身上了解到一些列改进建议。“这些访谈,对我们后来撰写社会实践报告,提供了非常好的支撑。”

在实践中感悟

在此次的实践中,他们看到了很多公厕的进步,其中让张燮印象最深刻的是新西塘越里中的厕位。他们发现,那里的厕位几乎全是坐式的。这样的厕位极大地考验了人民的文明如厕意识和公厕的保洁工作。他们认为,这可能是跟发达国家接轨的一个趋势。当然,在我国,想要实现这个转变,还是任重道远的。也正是因为任重道远,他们才想要通过社会实践这种形式宣传“厕所革命”。

谈到此次社会实践的收获,张燮笑着说:“我最大的收获就是了解了‘厕所革命’,了解了中国公厕的历史变迁,并有幸看到了今天‘厕所革命’给我们带来的丰硕成果。我们希望,通过这次的社会实践活动,能让更多的人改变对公厕传统的观念,形成文明如厕意识。同时,我们相信,借助我们的笔,能让更多人了解“厕所革命”,看到祖国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