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联手哈佛打造学术地图发布平台

时间:2018-04-12浏览:463

■李灵

轻点鼠标,就能看到“东方莎士比亚”汤显祖、沈周、宋濂等文人墨客生前在哪游历大好河山、留下传世作品,追踪人口迁移的行进路线……319日,浙大与哈佛共建的中国首个综合性“学术地图发布平台”正式上线。平台的成功上线与浙大人文学院教授徐永明的努力与坚持密不可分。过去十年间,他四次前往哈佛“取经”,终将哈佛强大的数据库技术带回国内。

哈佛大学的数字人文(Digital Humanities)理念和研究,一直领先世界。其中与中国文史研究相结合的CHGIS(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BDB(中国历代人物传记数据库)和WorldMap(世界地图)数据库,可谓功能强大、应用前景广泛,引领着汉学数字人文研究的世界潮流。而这三个数据库,都与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著名的汉学家包弼德教授有关。

20079月徐永明前往哈佛访学,由其联系导师包弼德教授主要负责的这三个平台刚创建不久。他一到包弼德办公室,包弼德便兴致勃勃地向他演示了正在建设的CBDB数据库。那时,CBDB的数据不多,加之他对GIS的技术还很陌生,因此,包弼德创建的三个数据库和平台,并没有引起徐永明的特别注意。此后,徐永明曾在2008年以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访问学者的身份再次出访哈佛。

20148月,徐永明第三次访问哈佛大学时,CBDBCHGISWorldMap所显示的强大的查询定位功能、统计分析功能及可视化效果,令徐永明大为叹服。“历史人物、人物的亲属关系和社会关系,配上地理信息,以可视化方式呈现,让人一目了然”,他暗下决心要将这一技术引入国内。

于是,徐永明开始在哈佛大学旁听相关的数字人文课程,主动向CBDB团队的成员学习ArcGISQGIS等技术。因为总要请教别人,徐永明觉得不好意思,常自掏腰包请人吃饭,“这样在饭桌上我还可以请教他们”。经过一年的学习训练,他已基本掌握GIS在人文领域中运用的技术。2016年回国后,徐永明开始着手撰写数字人文的相关论文,相继发表多篇文章,成为国内古代文学领域里最早引入GIS等技术进行大数据分析和研究的开拓者之一。

20174月,由徐永明负责的浙江大学“大数据+学术地图创新团队”成立。同年7月,受邀参加南京大学主办的数字人文会议的徐永明在会上向前来参会的包弼德建议,是否可由浙江大学与哈佛大学合作共建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学术地图发布平台。他的想法与包弼德一拍即合。在两人的共同努力下,浙大与哈佛两校很快达成了合作意向。

同年1013日,浙大校领导率团访问哈佛大学期间,团队与哈佛大学地理分析中心签署了合作共建学术地图发布平台谅解备忘录。依托哈佛大学的世界地图系统,打造自己的学术地图发布平台,作为合作项目的具体执行团队负责人,徐永明在谅解备忘录上签了字。

大数据地图形成后,可以为政府决策、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提供重要参考。“譬如,历史上有多少名人到过杭州、写过什么作品、哪些外地官员到过杭州做官等,都可在地图上显示,还能进行统计分析。”徐永明告诉记者,“下一步,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完善这一平台。同时,平台将面向各界研究学者开放注册,实现信息共享与知识传递。”

2016年,一场声势浩大的“跨越时空的对话——纪念文学巨匠汤显祖和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大型世界巡展的举行,莎士比亚与汤显祖在世人瞩目中“交换名片”,徐永明正是这两位戏曲伟人“相遇”的牵线人。这是徐永明干成的又一件大事。

20098月,徐永明刚从哈佛访学归来,正打算利用他从海外带回的资料大干一场,不想时逢浙江大学与遂昌县签订了县校全面合作的协议,学校委派徐永明到遂昌县挂职。遂昌是汤显祖的任官之县,更是不朽名著《牡丹亭》蕴酿构思之地,遂昌历届领导都十分重视汤显祖文化的建设,更将汤公文化视为遂昌的第一文化品牌。徐永明出生于遂昌,专业方向是元明清文学,已故的导师徐朔方教授是研究汤显祖的大家,故当县校合作协议签订后,学院领导第一时间推荐了他前去挂职。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徐永明经过多番努力,促成了遂昌与莎士比亚故里斯特拉夫德市开展汤公和莎翁文化的交流合作,双方签署了于2016年共同纪念汤公和莎翁逝世四百周年的合作协议。

201510月下旬,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伦敦金融城市政厅发表重要演讲时,谈到了莎翁对他青年时代的影响,并提议2016年中英两国可以共同纪念这两位文学巨匠,以此推动两国人民交流、加深相互理解。于是,汤公与莎翁的文化交流合作,由遂昌的地方行为上升到国家行为,这是徐永明当时未曾想到的。

哈佛燕京图书馆的古籍收藏,在北美地区可谓首屈一指。长期以来,哈佛燕京图书馆致力于中国古籍的收藏、揭示、出版以及数字化,成果显著。2014年至2015年在哈佛访学期间,燕京图书馆馆长郑炯文先生委托徐永明编纂《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馆藏明代善本别集丛刊》等六种大型丛刊。

面对哈佛燕京图书馆4200余种的善本古籍,要想找出这些古籍中哪些是大陆没有的,哪些是大陆已经影印过的,哪些是值得选入出版的,倘若没有丰富的古籍版本学知识、完备的古籍数据库积累和娴熟的计算机检索能力,要在短时间内选出六种付印的丛刊目录,几乎是不可能的。

好在,徐永明硕士学的是中国古典文献学,毕业后曾长期在浙江图书馆古籍部工作,对古籍版本,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际工作经验。加之他一直以来注重计算机技术在古籍数据库中的应用,常通过各类途径学习计算机技术,提高运用计算机的技能。此外,凡古籍的电子目录,他每有见必下载收藏,甚至花钱请人将纸质目录转成电子目录。这些基础条件为徐永明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提供了可能,但其根本还在于他对于工作的认真与勤奋。

“他常对我们说要劳逸结合,但他自己办公室的灯却总是亮到深夜,”几位徐永明门下的弟子如是说道。对于徐永明来说,晚上12点以后才离开办公室其实已是常态,这也难怪他能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成功编制六大丛刊选目。如今,前三种煌煌200多册的丛刊(明清别集、总集)业已出版,后三套在陆续出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