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舟竞渡:继承中发展

时间:2018-04-12浏览:433

■姜天悦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为政治信仰而投江,傲然风骨为世人景仰。从此,龙舟竞渡成为一项流传甚广的端午节目,用以表达人们对这位伟大爱国者的缅怀。

传承:学霸龙舟赛与画龙点睛

“驾龙舟兮乘雷,载云旗兮委蛇。”数条龙舟从岸边齐发,穿行于湖面之上,在水面争相追赶,激起层层浪花,仿佛几条真龙翻腾,蔚为壮观。挂有浙江大学旗帜的龙舟位于第一梯队,队员们默契配合,在鼓手的调度下同时压桨入水,向后划桨。整齐划一的动作,高度一致的频率,激烈有序的击鼓声,都化为龙舟飞快前进的动力。这是328日金沙湖上浙江大学龙舟队参加首届国际名校学霸龙舟赛的情景。

浙江大学龙舟队是全国高校龙舟队中的佼佼者,连续多年参加国内“学霸龙舟赛”,都取得了好成绩。

因为参赛队伍均来自国内C9高校,选手个个都是高智商“学霸”,因此得名“学霸龙舟赛”,其中就包括由浙江大学联合余杭区政府主办的中国名校龙舟竞渡。也正是2011年第一届竞渡比赛的举办,让浙江大学与龙舟结下了不解之缘。目前,浙大不仅拥有表现出色的龙舟队,还连续五年举办中国名校龙舟竞渡活动。

龙舟竞渡正式开始前都会设有“画龙点睛”环节。只见嘉宾们手执毛笔,蘸取红色墨水,微微屈身,为龙头略突出的眼白处点上圆圆的“眼珠”,原本呆板的龙舟瞬间生动活现起来,张牙舞爪地想要向前扑去。

浙江大学公共体育与艺术部主任吴叶海介绍,“画龙点睛”环节取材于“画龙点睛”的典故,是所有龙舟竞渡中必不可少的仪式,表达了对吉祥平安的美好祝愿。只有完成“点睛”,龙舟竞渡才能正式开始。

龙舟是中华文化的物化表达,“点睛”是赋予龙舟生命力的重要环节。每当手执毛笔,面对神气活现的龙头,吴叶海都“感到肩膀上担负着一股压力,不仅包括举办好这项活动的压力,更有作为炎黄子孙延续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压力。”

弘扬:龙舟精神历久弥新

“龙舟竞渡”而非“龙舟赛”才是官方叫法,这是出于弱化竞技概念的考量,着重凸显端午节这一传统习俗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精神内涵。

龙舟精神,首在团队意识,这不仅是队友间的默契配合,更有彼此不相忘的守护。前世界冠军、现任浙江大学龙舟队教练许亚萍回忆道,曾经有一位舵手虽然刻苦训练,却始终无法很好地掌控龙舟方向。赛前,几位指导老师想把他替换掉,却因为全体队员的挽留为他保留了上场机会。最终他发挥稳定,对队伍的出色表现功不可没。

划龙舟时桨板纷飞,鼓声与水浪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奔放激越的竞渡之歌。人们看到的是“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殊不知队员们的手臂肌肉已经充血发肿,内心无比盼望下一桨就是最后一桨。然而鼓声不停,他们划桨的动作就不能停,再苦再累也不停歇。每个龙舟人的身上,都有一种叫做“坚持不懈”的精神。“每当精疲力竭的时候,我们就会随着鼓点喊口号,‘嘿’‘哈’‘呵’这些简单的音节却能够凝聚成无限的斗志。大家一边喊一边划,喊得越响划得越有力。”队员蒋润泽回忆起比赛时的情景,神情激动。

团结一致、坚持不懈,是龙舟文化中最重要的精神内涵。“人桨合一”的队员们,在划龙舟的同时,更传递出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

创新:让传统文化面向大众

“龙舟是属于所有中国人的活动,光我们队员自娱自乐怎么行?让更多同学参与进来才有意思。”有了这个想法,浙江大学水上俱乐部随即开展了面向全校学生的龙舟体验活动。在学生节和周末会员体验日,龙舟队队员会轮流来到紫金港码头,为前来体验的学生讲解龙舟文化,并带领大家到龙舟上实地操作。

“坐在左侧的同学,右手扶浆,左手放在桨叶上方一拳处。”

“划龙舟时,桨叶与水面呈45度,与船沿垂直。支撑手向前推,脚向前蹬……”

每一步的讲解都细致入微,龙舟队员让体验者在短短两个小时内顺利学会划龙舟的基本操作。“两个小时也许很短,但却给许多人亲身接触龙舟的机会,将停留在纸面上的端午习俗具象地呈现在他们面前,也算是我们对传统文化发扬所做的一些贡献。”浙江大学水上俱乐部负责人、2013级教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的陈思昊说道。

为了推广龙舟等水上项目,2015年,浙江大学水上俱乐部举办了“造船大赛”,鼓励大家用可乐瓶、饮水机筒等进行制将环保理念融入其中。参与者们“脑洞”大开,有用饮水机空桶的,有用木头的,各种各样,奇思妙想。在龙舟赛前,获奖者们还将作品放入启真湖进行真人水上展示。

不过,最经典的自制船当属一艘通体细长的木质船,《湘君》中“美要眇兮宜修”正是它的生动写照。从内部框架设计到外侧船体贴条,每一个步骤都由学生们亲自完成,最终得到这艘外形美观的、具备水上用途的木船。虽然只是“简易版”龙舟,但对龙舟文化的这番现代演绎也算是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敬意与传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