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为人之学和为己之学

时间:2018-04-12浏览:2266

■辛敏

一直以来,中华文化以她的博大精深,兼容并包享誉全球。二十一世纪以来,有见地的专家学者,更是注意到传承的重要性,在他们的推动下出现了一大批以此为目的的活动,这,便是晨兴文化中国人才计划出现的原因。

2008年开始招收文化中国人才计划第一期学员,到现在第九期招生启动,八年以来,文化中国项目,取得一个又一个成果的同时,也悄悄播下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

研读:经典面对面中体味传统

要更好地传播传统文化,首先要培养出一批热爱中华文化且有影响力的各行各业领导者,文化中国人才计划中以人才计划为名,也正是着眼于这一点。

在浙江大学儒商与东亚文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周生春看来,一个国家的传统,分为两个层面:基于国家层面的大传统和基于家族、民间、社团层面的小传统。“竺校长所说的,培养‘公忠坚毅、能担当大任、主持风会、转移国运’的未来领导者就是我们的目标。”文化中国人才计划,以学校教育为主,社会教育为辅,“为己”之学和“为人”之学相结合,实现“全人教育”,培养出真正认同传统文化的优秀学子,从而依托他们的力量,更广、更好地传播中华文化。

要真正了解传统文化,必不可少的第一步,就是研读经典。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史记》《资治通鉴》……同学们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花时间,下功夫,去啃这些凝结着几千年文化沉淀的故事。浙江大学2013级新闻学专业学生,文化中国第七期学员毛汪蕾回想文化中国带给她的成长的时候曾说:“老师带着我们读《资治通鉴》,带着我们了解人物的种种喜怒哀乐,感受人生的复杂和悲欢离合。比如读到送别即将出征的将士,感受他可能无法生还却又不能不去的复杂心理,总是让人五味杂陈……”

除了经典研读,同学们还会参加各种名家讲座,在大师的提点下,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升华自我。他们会在课上讲易经、谈孔孟,了解世界文明史。“在上文化班的课程以前,我从来没有听课听到酣畅淋漓或欲罢不能的地步。但是在这两年的学习里,常常有让我觉得‘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甘愿。”2008级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文化中国第一期学员赵舒婷这样感慨。在课上听老师的讲述,结合课下自己的思考,总是能让人有新的收获。

行万里路:异国他乡也能听到中国话语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要并行。”清末曾涤生曾经这样教育自己的子女。闭门造车往往导致狭隘和偏见,走出家门多看看,自然会被自然的绮丽震撼,心胸和视野才会有新的境界。

从第一期开始到第八期,文化中国人才计划学员们的足迹几乎遍布了半个地球:访学澳门、新加坡、欧美,和意大利前总理面对面交谈,和香港的同学合作拍摄保护非遗纪录片……在与大师面对面的交流中,学子们有了更深的体悟。

“在访学香港的过程中,我们真正体味到,原来中华传统精神是真的在被人尊重着的。”文化中国第八期学员,2014级社会学本科生王爱华回忆当时在香港访学的经历,依然感动不已——在香港,用心记住每位同学名字的行业领袖对普通人的尊重,以及他认真做事的态度给他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用同期学员的一句话来说,香港之行,确实让他们感受到“我们以前读到的道理,都是真的。”

几次香港之行时间虽然不长,可学员们的收获却着实不小,和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沈祖尧校长、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莫里斯教授、恒隆集团主席陈启宗等优秀人士的交流,都给他们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和陈启宗先生交流时,他们以“希望”为主题,围绕中国社会现状,以“希望”为题,开展了一系列的讨论,“尽管和陈先生的谈话只有短短的90分钟,我们仍能从陈先生的言谈中感受到一个优秀的企业家的风范,而且更为深刻地领略到一个真正的人性观察者的深刻与睿智。”

实践:知行合一绽放传承之花

学习经典,游学访谈固然重要,但是只会读书,终究担当不了传承中华经典的重任。古人讲究“经世致用”,文中的学子也抱着这样的心态来实践自己的理想。

古之学者均以天下大同作为自己的理想,“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传承中华文化不仅在于写汉字,做古词,继承祖先传留下来的精神,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更是把握好传承的“独家秘方”。文化中国的学员正是这样。公益实践,从来没有从他们的视野范围内离开过。

比如,为了帮助视障人士树立生活的信心,他们请来同样身有残疾但却奋发自强的人来为残联的视障人士做演讲,希望激发他们生活的热情。“在现在的视障人士眼里,他们能做的好像只有按摩师,但是在欧洲等地方,视障人士还可以从事心理咨询师等职业,我们想做的,是希望能通过我们的努力让他们意识到他们能做的还有很多。”文化中国第八期学员2014级经济学本科生徐静这样阐述这个活动开展的目的。

他们在发扬传统文化上做的努力,也丝毫不容忽视。因为深感文化中国每期招收学员的数目有限,而又有很多同学在期待着有一个机会可以深入了解传统文化,他们成立了共进联盟——在不同学科背景下,以共同学习、共同探讨中华传统文化为目的,为非文化中国学员的同学们提供和文中学子深入交流机会的优秀平台。到现在为止,共进联盟已经举办了两场分享会,学员们在建筑逻辑、商业模式等话题上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第一期座谈结束后,很多同学慕名而来,到现在,第三期座谈正在紧锣密鼓地组织着。就像周教授希望的那样,文中学子正在以他们的方式,挑起传播中华文化的重担。

学员们在文化中国人才计划平台上,用心感受为己之学和为人之学,书写着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传承。恰似一眼眼清澈甜馨泉水的中国文化人才计划,正在汩汩地流淌出中华文化的淡雅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