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脱口秀和《庄子》对比,他有大发现

时间:2018-06-14浏览:972

■学生记者 李介辰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庄子·齐物论》

两千多年前,庄子借由梦蝶的故事提出了“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究竟能不能确切地区分真实与虚幻”的哲学命题。两千多年后,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2012级博士生项名健在脱口秀与《庄子》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古代哲学文本中说明性疑问句的具体使用情况进行了考察。

什么是“说明性疑问句”呢?项名健通俗易懂地介绍:“说明性疑问句与修辞手法中所说的‘设问’极为类似,但内涵更为丰富。尽管采用疑问形式,但说明性疑问句相应的答案一般会在下文中直接给出,因而是‘无疑而问’。比如,‘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一句。”

项名健说,之所以将《庄子》作为研究的对象,主要是考虑到《庄子》一书中百分之七十左右的内容都是以对话的形式呈现的,并且这些对话中含有大量的说明性疑问句。《庄子》一书中的对话都是作者为了传达其哲学思想虚构出来的,这与先秦时期的其它哲学文本(例如,《论语》)中的对话存在本质的差别。

根据古代汉语疑问句的形式特征并参照说明性疑问句在现代英语脱口秀中所具有的语用功能,项名健对《庄子》一书中出现的说明性疑问句进行了人工识别,最终在全书的965例疑问句中确定了229例说明性疑问句。

在具体的分析中,项名健将《庄子》一书中说明性疑问句出现的片段分为独白与寓言对话两类,分别对应于语篇语境层(参与者为作者与读者)和语篇内容层(参与者为语篇中的人物角色)。项名健认为在独白性的语篇片段中,说明性疑问句所暗含的提问者和应答者的角色是由作者一人扮演的;而在寓言对话中,提问者和应答者的角色则由语篇人物担当。

借助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整合理论和虚拟交际理论,项名健认为在语篇语境层中,作者和潜在的读者被压缩到一个整合空间。在这个整合空间中,作者与读者虽然处于不同时空,但却可以实现直接交际;而语篇内容层则是以虚构人物对话的形式呈现,作者借助人物角色表达他自己的立场和观点,读者则以旁听者的身份参与其中。

项名健的研究发现,中国古代哲学文本《庄子》和现代英语脱口秀中的说明性疑问句在具体使用和语篇功能方面存在共性,这表明对话化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并不局限于现代的机构话语和当代青年的非正式口头话语。

除了对《庄子》中的说明性疑问句进行分析,项名健还参照了前人对《圣经》和《古兰经》等古代文本的研究,发现这些文本中也存在大量交际性的结构。项名健认为这与古代书面文本的口头特征有关。具体而言,古代书面文本大都是在口头文化中产生并通过在特定群体中诵读和评论才得以流传下来的。据此,项名健得出古代和当代语篇中普遍使用的交际性结构源于我们作为交际性的社会个体所具有的“会话心智”这一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