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如何理解“公平”?

时间:2018-06-14浏览:1550

■学生记者 施敏辉 本报记者 马宇丹

公平是人类社会的基本价值观之一。个体的公平感发展表现在具备三种资源分配的原则上:平均分配、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那么学前儿童如何理解“按需分配”?他们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理解“公平”这个复杂的概念?

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2016届本科生校友柴乔在他的研究文章中,揭示了儿童在发展的早期阶段对于公平概念的复杂理解。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心理学顶级期刊Developmenal Psychology上。

何为糖果实验?即用糖果做实验。柴乔设计了3个实验,给儿童呈现一些虚拟的人物和故事,然后让他们对这些资源(糖果)做作出分配。

实验一中,他们给儿童介绍两个拥有不同数量糖果的虚拟同伴(他们分别拥有2个和30个糖果,即一个贫穷一个富裕)。之后,儿童会拿到1个糖果,让他把这颗糖果分给其中的一个虚拟同伴。在非合作情境中,这个糖果是意外得来之物;而在合作情境中,这个糖果是两个虚拟同伴通过帮助老师整理玩具后得到的奖励。

在实验二中,儿童拿到了多个糖果用于分配,他们需要在贫富、贡献都不同的孩子间分配糖果。在这一任务中,他们将在平均分配、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这三个分配原则间做出权衡与选择。

实验三是对实验二的一个补充,儿童需要将4个糖果分配给贫富不均的两个虚拟同伴,这也就意味着他们需要在平均分配和按需分配的原则间做出抉择。

柴乔解释到,实验一采用行为实验范式,探索了4到6岁儿童在不同情境下,在富人与穷人之间,是如何分配稀缺资源的。结果发现,在非合作情境下,4岁的儿童能够将稀缺资源分配给穷人而不是富人,也就是能在分配资源时考虑不同人之间的贫富差距;而在合作情境下,儿童从5岁开始才会将资源分配给穷人。实验二与实验三探究了6岁儿童在面对资源存在多种分配方式(平均分配、按劳分配、按需分配)时,对于各分配原则的权衡与抉择。结果发现,当所需分配的资源存在均分的可能性时(即糖果总数为偶数时),绝大多数儿童会选择均分资源,即使他们注意到了接受者可能在贫富或者贡献上有所不同,他们仍然倾向于平均分配,这一研究结果体现了学前儿童强烈的均分偏好。

柴乔的实验结果证明,4岁儿童就已经能够在资源分配时考虑接受者之间的贫富差距,这是迄今为止研究发现的最小年龄。同时研究发现,合作情景对于儿童按需分配原则的采用有着消极作用,这与之前对于平均分配和按劳分配的研究结果相反。“这说明情境因素对于不同分配原则的采用可能存在不同的影响。”另外,先前对于公平意识及公平行为发展的研究多存在于西方国家,而他将研究视角转移到身处东亚文化的中国儿童,并且发现在强调人际和谐的中国文化中,年幼儿童倾向于平均分配,而不是按劳分配或者按需分配。

为何会得到这样的研究结果?柴乔也有自己的思考:“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影响巨大。传统中华文化讲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千百年来的思想教化让中国人在资源分配上更加偏向于平均主义。而在西方社会市场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进行资源分配时对平均分配的倾向性相对较弱。”

“在提倡缩小地区与地区之间、人与人之间贫富差距的今天,不仅需要政府的宏观控制,更需要人们自身对于贫富差距有所认知和理解,并在工作生活中践行公平这一理念。”基于实验结果,柴乔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从小培养儿童对于贫富差距的认知与考虑对于促进中国社会未来的公平公正有着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