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书独处的小生态

时间:2018-06-21浏览:741

朗读亭为热衷阅读的师生带来神圣的仪式感之外,也为求是人昭示着“想读就读”的随性。读书体验同时裹挟着隆重与闲适的复杂美好,它不仅仅是过去回忆的累积,更重要的是每个浙大人与阅读在当下的互动。浙大人现在与书独处的时间多吗?他们又是如何度过难得的独处时光的呢?

早上八点,刷卡机的第一声“哔”拉开了紫金港基础图书馆新一天的序幕。来往的人群和流动的书籍,每天都在这里上演着不同的故事。即使在阅读时间供需严重不足的当下,这里也始终流动着浓郁的书香气息,不论是专业书籍还是社科经典,每一次的开卷都在展示着浙大人不同的侧面。

从图书馆的统计来看,书籍借阅排名前十的老师和同学以他们的阅读经历骄傲地宣示着阅读的可能性,更让所谓“没时间阅读”、“没精力阅读”等诸多借口无可立足。

而与阅读为伴的浙大人,远不止这些。我们采访了来自不同专业又热爱阅读的老师和同学,以此来窥探浙大人与阅读独处的生态,寻找他们坚持阅读的力量源泉。

兴趣为阅读王国奠基

“对于阅读,最关键是你想看,如果自己想看,根本不用在乎阅读的氛围或是环境,在哪都是能看进去的。”对于17级英语专业的肖颖彤来说,“喜欢与否”是筛选书的关键,也让她在思想的城堡中感受纵情书海的欢喜。由此生发的快乐,也让她形成了自己的一套阅读方法:有选择性地慢读精读。如果是小说,会相对读得快一些,专业书边看边整理框架,读文学类作品就适当摘抄。“读书不是为了炫耀新知,再难懂的书如果喜欢也是不会枯燥的。”

至于如何培养自己的阅读兴趣,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李岩教授认为,组织读书报告会、交流会等都是不错的方式。除了专业书之外,课外书也是增加求知欲的源泉。专业与课外本就是相通的,要真正提高读书的数量首先必须培养对知识的兴趣、对事物的好奇心,不满足于一知半解。理论书越难懂,其中的思想诱惑力也越大,带着这样的心态读书自然不会觉得枯燥,“只有被强行规定要读的书才会产生枯燥感。”

创造专属的阅读体验

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种阅读体验。如果能在自己与书之间找到最独特的相处方式,就像建立了私密又独特的空间,可以装下最真的自我。

阅读体验首先包含着对阅读时间和地点的选择。16级广播电视专业的颜科兴就喜欢通过特定的地点和时间来享受阅读的私密感。他会特意把阅读时间安排在下午到晚饭之前的那段时间,也会把读书地点安排在安静的氛围中。无独有偶,16级广告学专业的郑晨洁也觉得寝室是一个特别适合阅读的环境,室友们互相并不打扰,可以独享自己与书间的私密,这带给她“一种个人空间的感觉,在这样的环境下我更放松。”而对于历史专业的大一学子彭钰滢来说,她独特的小癖好更让她与书的关系充满个性。她享受在室友都睡觉时窝着看书的体验,享受万籁俱寂时的安静和舒适,“开着小灯,十分惬意。”17级英语专业的吴冰则把图书馆当做她中意的读书地点,因为“安静还特别舒服”。

另一方面,阅读体验也代表着载体的选择。颜科兴就热衷于阅读纸质书,“这样才更能拥有‘私密感’因为它们有独特的‘仪式感和厚重感’。”吴泽君也说,阅读纸质书更能感受心灵与作者、与文字的轻轻触碰,也更能沉浸其中。当然,Kindle和阅读App也有独特的优势,郑晨洁就认为,用它们阅读课外书不仅方便携带,更可以利用它们的读书社群,和网友一起分享阅读体验。

培养固定的阅读小习惯

学会享受阅读之外,坚持阅读的步伐也是极为重要的。为了让自己坚持阅读,浙大师生们也是卯足了劲,百般武艺齐上阵,有时还带着点轻微的“强迫症”。吴冰就设定了阅读目标,一般用5-7天啃一本书。

既定了目标,固定读书时间就可以让阅读形成惯性。来自16级教育学专业的龙悦就坚持每天读书一年有余。她说,哪怕再忙也会在每晚睡前看几页电子书。吴冰也将每天晚上的阅读时光视作刷牙洗脸一样的自然日常,融进生命里。“睡前是一定有空的一个时间段”,毕英杰肯定地说道,“每天在睡前看一会儿书可以帮助你养成良好的习惯。”

当然,碎片时间里的阅读也同样重要。17级广告学专业的赵昕平均每两周能读三本书,他会在纸质书旁随时记录下自己看书的想法和思考,在等一个人、等一条短信的间隙,他就会看一篇简单的文章或者回顾一下自己的读书笔记。

读书是一件多么简单纯粹的事,“书中自有颜如玉”,能与书对坐,已是琐碎生活中的一种确幸。

不惧阅读的拦路虎

阅读中最大的拦路虎是那些艰涩难懂的文章。这往往消磨了阅读习惯的坚持。吴冰说,“兴趣会驱使你有读这些书的热情和耐心。选择一个安静的环境,认真看,每句话都多想想,为了理解要牺牲速度慢下来做笔记,画结构图。如果真的还有个别怎么都无法理解的问题可以去问问相关专业的老师。”

另一方面,理解阅读的意义对排除困难也大有裨益。人文学院叶晔教授就把阅读当做职业习惯,他每周都会阅读大概十本书,读书可以给他带来很多东西。在第一阶段,读书可以带来知识,一个人能够获取的直接知识毕竟是有限的,大部分都是通过间接获取,其来源就是书籍。而随着整个社会环境不断地变化,也随着他自己不断地成长,叶晔发现读书给自己带来的最大的收获是让他能够独立地思考并进行比较深入的反思。

书中那隽言妙语,如花妙笔,静下心来去看,应是不疲惫的。杨绛先生曾言,“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去阅读吧,就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