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峥嵘岁月稠

时间:2018-10-18浏览:478

■胡云琪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前身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建于1947111日,当时简称浙大医院,位于杭州直大方伯巷(旧称头发巷)田家园,占地38分,建筑面积约2770平米,设床位65张,员工66人。浙大医院是我国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校长亲手创建,立意办成“南方协和”。

1976年,我来到这里工作时,医院已历经近30年的发展,名气在我省数一数二。我来之前心想医科大学所属的医院条件一定不差,可来到之后,却大大出乎我的预想。

那时,一条东西走向的马所巷,横亘在我院中部,巷道两侧筑有一人多高的围墙,将我院分隔成两大区块,各自形成“半壁江山”。南部称之为田家园,北部临庆春路。田家园设有几十个科室,如手术室、麻醉、血液、肿瘤、眼科、痔科、制剂室、供应室等,还有职工食堂、营养室、养狗房、锅炉房、洗衣、仓库、水、电、木工等所有后勤科室。为此,不得不挖了一条地道从马所巷下面穿过,成为车来人往沟通南北的必经通道。

新来乍到的职工或外来人员见到田家园,简直不敢相信,这是医院吗?会以为走错了地方。因为那时的田家园,老式木构民房居多,年久失修,陈旧破损,灰头土脸,不堪其负。那斑斑驳驳的泥墙露出了一副苦相,似在诉说它的无奈。路面坑洼不平,也不见绿化,举目望去,布局凌乱无序,令人迷茫。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老房子中有一部分是随时可能倒塌的危房,风雨飘摇,每遇台风来临,必须紧急将人员包括住院病人和物资转移避险。此地还有几处职工宿舍夹在其中,宿舍空间狭小拥挤,没有独立厨房和卫生间,木板隔墙,隔间不隔音,有人开玩笑说:被窝里放个屁,隔壁都能听见,被戏称为“七十二家房客”。可是当时若能分到此处十几平米的宿舍,也算是幸运了。

这就是曾经的田家园,历史的镜头把它定格在那个时期,也定格在我们的记忆中。我们心里清楚,那时我国还处于贫穷落后的状态,国力不强,财力不足,诸如我院这样的医疗单位则处于依赖国家拨款生存的状态,发展缓慢,旧貌难以改观。

那时的田家园,模样确实有些丑陋,但我们从未嫌弃它,反而情深依依,因为在我们心目中,田家园是我院诞生发祥之根基,是我院人艰苦创业长途跋涉的起点,是白衣天使真情播洒仁爱的神圣之地。其外表的简陋遮不住它的大爱之怀,在这里,可敬可爱的白衣天使不分昼夜与死神争夺生命,与病魔搏击较量,不断有佳话传颂。

那时,我院北部有两幢比较象样的建筑,一幢是二层门诊楼,建筑面积2700余平米,一幢是三层病房楼,建筑面积3200余平米,均建于上世纪50年代,两幢楼加起来的建筑面积也仅为5900余平米。因此,医院最大的困难是用房严重不足,不得不在“螺丝壳里做道场”。这种现状无法适应临床和学科发展的迫切需求,严重制约了医院的建设和发展。

我那时在院办工作,为了申请政府拨款建房,报告打了一个又一个,一年又一年无结果,很无奈。那时我们从领导到每个员工,都急切地期盼着政府能早日批准拨款建房,改善我院就医的基本条件和环境。

现在想来,我们是幸运的,过了不久,“这一天”很快就来了。“这一天”,就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时,我国建设和发展的历史分水岭。至今,改革开放已走过40年,40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一朵浪花,但是,我国却创造了地球的奇迹,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道上,越走越宽广,越走越富强,越走越幸福。

我院的发展史也表明,国兴我亦兴,国强我亦强。忆往昔,不堪回首田家园,看今朝,浩浩浙一日增新。1992年,马所巷被封堵,巷道地块并入我院,从此,结束了南北分隔的局面,遂使基本建设总体规划确立并付诸实施。1999年在巷道所在地块建起了22层医技综合大楼。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先后建造了五幢大楼,总建筑面积达58814方平米。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院持续快速发展,基本建设进展加速。2003年和2006年先后建造了11层门急诊大楼和可设床位1000张的23层综合病房大楼,成为医院标志性建筑。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幢大楼所需的资金均由我院自筹解决。这两幢大楼加之1999年所建的那幢,三幢大楼建筑面积达128800余平米,超过了我院前42年所建门诊、病房及辅助用房建筑面积之和。

改革开放前,基本建设往往滞后脱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力、物力、财力的不断积聚,基本建设与我院的整体发展相呼应。不但使医院的医技、科研、行政、后勤等用房大为改观,且对院区环境有限空间,进行合理规划,移植许多名贵花木,绿化环境,并将院区内多处古迹遗存,投以巨资加以整修保护,形成别具一格的人文景观,与栉次鳞比的现代大楼和谐相处,古韵新风,共秀并灵,美哉!

曾经的田家园留在了我院的历史中,留在了我们的记忆中。今天,我将记忆化作文字,不是留恋不舍,而是为了让更多的后来者了解曾经的田家园,认知我院发展中那段艰难跋涉的岁月。不忘过去,珍惜当下,不忘初心,传承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