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22年锤炼一门课

时间:2018-11-16浏览:251

■学生记者 叶雅宁

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吴敏,是教育部国家级教学名师,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浙江省“十大育人先锋”。他与教学团队的老师们一起,用22年的时间,努力上好一门通识课程,同时开发出对应的通识实验课,把深奥的科学原理,演化成一个个有趣的动手操作,使科学在同学们心中扎根。

现在每年大约有1000多名浙大学生能到通识核心课程《生命科学》和普通通识课程《生命科学导论》上学习,1600名左右的学生可以到《生命科学导论实验》课程上学习。很多学生不知道,《生命科学导论》这门课早在1997年便在浙大开设了,是全国最早开讲该课程的高校之一,当时吴敏就是这门课的负责人和主讲者之一。

开课之初,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加上没有可借鉴的经验,生命科学知识的传授显得枯燥难懂,教学效果不尽人意。为此,在吴敏的带领下,课程教学团队成员们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撰写讲义、制作课件、开发教学软件等多个方面入手,使课堂灵活性和趣味性不断增加。随之,网络课程、网络考试系统、课程网站等也相继上线,同学们有了更多了解课程相关知识、与老师交流探讨的途径。

随着课程的不断完善,通识课程《生命科学导论》受到越来越多同学的喜爱,从最初主要面对理工科学生到现在面对全校同学开课,从1.0个学分到1.5个学分再到核心通识课程的3个学分;通识实验课程《生命科学导论实验》,从0.5个学分到现在1.0个学分、8个单元和20多位老师参与授课的教学团队,生命科学的魅力在这个课堂上不断显现,该课程也成为了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生命科学导论》课程教学团队亦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

如何让课堂变得鲜活起来,如何帮助学生实现跨学科学习,如何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认知?如何通过通识教育传播知识、塑造新人?22年的教学实践和创新改革,吴敏对于《生命科学导论》通识课程的教学有自己的体会。

首先,他认为,通识课程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让学生进入思考。开展通识教育不是简单进行知识点的累积,而是传递一种认知生命的思维与态度。在《生命科学导论》的课堂上,需要在让学生对生命科学有所了解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习怎样寻找问题、怎样思考与解决问题,贯穿课程始终的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让学生进入思考。

其次,通识课程的知识传授不等于科普。通识课程要为学生提供鲜活的实例和前沿的视野,让他们对生命本身有更多的了解,涉及的知识要放眼于整个生命系统,从微观到宏观探索生命的奥秘,加强对生命科学整体的概念和理解。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生命科学的基础知识、学科前沿、发展趋势以及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交叉和一些新的学科生长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自身健康与环保意识,培养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

再者,通识课程更要突出教书育人的作用。教书育人,就是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建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乐观的人生态度、刻苦拼搏的精神以及对社会对国家负责的使命感,帮助学生树立更高远的视野。

吴敏说,生命科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课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形式。课程教学团队在全国高校最早开设了生命科学通识实验课,为了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学习需要,他带领教学团队将生命科学通识实验课程体系设计为“梯次型”以突出其“层次化”。

在这种教学体系下,同学们可以按照自己的能力和发展需求自由选择。基础性实验课程《生命科学导论实验》侧重于基本知识、原理及实验技术,而《基础植物克隆技术与应用》《生活中的微生物发酵》和《神奇的菌菇世界》等课程则更有深度,有助于提升科学研究能力,学生也可以根据个性化定制的课程,实现对知识的追求和对兴趣的培养。

学生评价说,生命科学通识课程,不仅能打动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还可以帮助和引导学生发现自我和新世界。2016级生物科学专业学生张宝玲,原本是个文科生,就是在生命科学的通识课堂上有了转生物专业的念头,如今已经能在实验室独立地开展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