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颜更有料的《生活中的微生物发酵实验》

时间:2018-11-23浏览:1241

■学生记者 李晓萌

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生物实验中心108教室,常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同学们三五成团,或撸起袖子,耐心地揉着发酵面团;或目不转睛,仔细地控制原料的用量;或捧起成品,带着骄傲品尝自己亲手做的美食。香气四溢、欢声不断,引得路过的同学不住地羡慕。

秉承初心回归课堂

“喜欢杨老师的课!动手做美食对女生来说简直就是无法抗拒的呀!”“杨老师从事食品行业三十多年,很有经验,每次上课都是干货满满,特别有意思!”“大爱杨老师!很博学,收获很大!简直就是吃货的天堂!”

同学们口中这个好评不断的杨老师,就是通识课《生活中的微生物发酵实验》的授课教师——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高级工程师杨志坚。他参与了浙大舟山海洋研究中心的建设,长期活跃在食品行业技术创新和企业服务的一线。

1985年本科毕业后,杨志坚选择了在杭州市食品研究所工作。随着研究的深入,他逐渐发现,我们不仅要吃饱吃好,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吃饱吃好背后所蕴藏的科学问题。在研究所工作10年后,杨志坚选择回到浙大,围绕食品发酵开展一系列的研究并从事教学工作。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不断显露,杨志坚意识到,为大众普及食品安全背后的科学知识,让食品研究的工作更贴近生活非常重要。怀着这样的初心,2010年,杨志坚开设了这门《生活中的微生物发酵实验》。

让杨志坚没有想到的是,课程一经开设,便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特别是每年选课期间,总是听到学生因选不进来而产生的小遗憾。但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杨志坚还是将这门0.5学分的课程规模严格限制为33人。“学生3人一组进行实验,在学习制作美食的同时也增强沟通合作能力。”

揭秘美食背后的科学原理

这门《生活中的微生物发酵实验》,是课堂与生活相互结合的一个生动示范,利用生工食品领域的微生物发酵知识,改进日常所见的酸奶、面包等美食的口感和品质。在一个学期中的四个下午,同学们可以这样徜徉在知识与美味的海洋中。

除了为学生提供亲手制作美食的乐趣,杨志坚一直坚持着自己的授课理念:作为一个老师,首先要熟悉并热爱自己的研究领域;其次,教授的内容应该与实际相结合,与行业相结合。杨志坚希望通过这门课程,将生活中司空见惯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和专业知识解释给学生。

“面包大家都吃过,但是让同学们理解面包的独特风味是怎么产生的,以及怎样做才能使面包的口感更棒,才能真正让同学们发掘兴趣,爱上课堂。”杨志坚说。

多年的授课经验使他明白,“一堂课是否被同学们喜欢,主要是看老师的观念是否为学生所接受。”身为老师,他希望同学们在这门课上不仅仅只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因此,他经常与同学们交流沟通,鼓励同学们积极质疑提问,接受同学们的学习反馈。在全面了解学生的的想法和感受后,不断对课程进行修订调整,为这门课持续注入蓬勃的生命力。

美食课上的求真探索

授课多年,杨志坚收获了不少感触。其中让他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发生在2014年。当时,针对2010年国家修订牛奶营养标准,生牛乳的蛋白质含量标准由原来的2.95%下降到2.8%的事情,有学生提出,我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为什么牛奶的营养标准反而越来越低了呢?经过他这一发问,班里其他学生也都来了兴趣。

此时,一向倾向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精神的杨志坚意识到,与其自己来讲解,不如让同学们通过自己的调研和思考来得深刻。于是他现场组织学生自己找原因。

让杨志坚惊喜的是,学生们积极性非常高,不仅搜集了民众对牛奶中营养成分的了解以及他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看法,还主动查阅这一领域的相关论文。讨论结束后,有不少同学都表示,这种自己顺藤摸瓜去弄清楚一件事的感觉很棒。杨志坚回忆起来也满是欣慰:“现在的学生都很聪明,思维也很敏捷,作为老师,我觉得应该多给他们提供这样自主学习的机会。”

杨志坚的“美食课”还是社交网络上的热门主题。“嘿嘿!今天自己做了面包,还学会了怎样挑好吃的面包!”“把今天实验课上做的酸奶带回来给室友喝,室友马上问我怎么做的。”看着学生发布的各种动态,杨志坚欣慰地说:“我能影响的人不多,但是我的学生们却可以影响更多的人。做食品行业30多年,既辛苦又开心,能用我所掌握的知识,让学生知道食品背后隐藏的科学问题,授业解惑,这是我的职责所在,也是我的快乐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