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浙大西迁故地

时间:2018-12-14浏览:866

■马德

开机

傍晚时分,飞机在遵义机场的跑道上滑行,通过窗户看到两旁的杂草,心情低落。手头的一堆工作压在心头,无法释怀,对这种“形式主义”的东西内心带有一丝丝的抗拒,灰色的天空搅和上这不修边幅的杂草,三种情绪叠加,就像一台刚超负荷工作完的老旧计算机,在电压不稳的情况下,还被迫开机。一出机场,初冬感比杭州明显的多,寒意袭人,小雨也淅淅沥沥地到来,心中只能祈祷着这“不平常”的两天尽快度过。

启动

“求是路”、“浙大广场”……围在饭桌前无聊查看着落脚点——湄潭的地图,熟悉的名字映入眼帘,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这是在浙大,在杭州熟悉的味道,隐隐约约感受到这是一座有着浙大烙印的城市,那浙大人身上是否也印着湄潭的痕迹,大概这就是寻找答案的文化之行。看着那一桌特地结合我们口味准备的饭菜,感受着湄潭人对我们热情的招待,再加上一句“这是你们自己的地盘”,顿时这台老旧的计算机,顺利地启动起来了。

运行

“烽火岁月,文军长征,舍我其谁”,穿梭于“浙大西迁”历史博物馆间,一个个耀眼的名字:苏步青、王淦昌、贝时璋、李政道、程开甲、叶笃正等映入眼帘,内心被一次次的震撼:被他们在陋室栖身,俭餐淡食果腹情况下创造的累累成果所震撼;被他们在民族危难时刻的报国之志所震撼;被他们在新中国生活艰苦时期的无私奉献精神所震撼;被竺可桢校长能够汇聚和保护这一大批知识精英的壮举所震撼;被浙大的求是精神所震撼……浙大不愧为一座历史悠久的高等学府,这段历史是浙大人的骄傲。

湄潭这座县城留下了太多浙大的故事,保留了太多太多浙大的文化。

那一个个办学遗址,都是湄潭老百姓腾出来,省出来的,为了中国的未来,为了中国的教育事业,为了浙大的师生,湄潭的老百姓无私付出,为浙大师生贡献自己的一针一线,看到这些,谁能不为之动容。

两天的文化之行中,这台老旧的计算机,高速地运行着,甚至还偶尔超频,记录下那印象深刻的一幕幕。

保存

在去机场的路上,躲在云层深处的太阳露出了笑脸,回想这两天浙大先辈可歌可泣的事迹,内心异常的平静,比起先辈的条件,我们这辈浙大人还有什么可埋怨?飞机开始在跑道上滑行,看着窗外在机场这块贫瘠的土地上坚强成长的小草,也不免为之鼓舞,保存好这段励志的记忆,作为日后教学科研的动力。

关机

追寻浙大西迁故地,探寻浙大求是精神,这是一次历史回眸,也是一次精神洗礼,将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行,让这台计算机永不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