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首届“混合班”的求学历程回顾

时间:2019-04-26浏览:2712

赵洋

我在浙大读书虽是30年前的事了,回首往事,尤其当年被编入混合班学习之事仿佛发生在昨天,仍历历在目。

 

报到

我当年报考的是计算机软件专业,去计算机系报到时看到自己是软件专业名单上的第一个,却被通知要去物理系报到。后来才逐步弄清楚去的班级叫混合班,当时由物理系负责分管。混合班是由杨士林、吕维雪、薛继良、李文铸等新老领导和教育学家提出创立,希望集中资源对工科学生通过理科培养的方式,打好学生扎实的知识基础,为浙江大学的跨世纪学科发展储备后备力量。

我们这届刚好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二年进入初中阶段学习的,与前几届招收的大学生相比有扎实的中学阶段理论学习基础。按时间来看,2000年到来之际,我们刚好35岁也是年富力强的时候。现在回想起来,策划创办混合班确实高瞻远瞩。

 

编班

恢复高考后的1984年浙江大学开始在浙江省的10个地市(当时衢州属于金华地区)招收保送生,当年招收了32名,全部在高考前提前集中培训。其实当时学校没有宿舍可以供这批提前来校的保送学生住宿,又不想让这批学霸回学校参加高考,特意将这批提前录取的学生集中安排到了学校的公共浴室,所以这批同学也因此有了浴室情结。

32名同学中有4名选择了理科专业,其中周定轩去了数学系,何赛灵、包国弟、颜锦奎去了物理系,其余28名选择了工科专业。

当年学校在为混合班编班时,决定在保送的28名工科学生基础上,再在当年全国招录的2000多名新生当中选拔70名高考高分学生,一同编入混合班,共计98人。其中男生74人,女生24人。

混合班当时分为3个班,1班以当时的科仪系和光仪系学生为主,2班以计算机系和电机系学生为主,3班以无线电系和化工系的学生为主。我自然编在2班,又因高中期间获得过省级荣誉,所以由系领导安排担任2班班长一职,支勤担任团支部书记。1班班长是樊小刚,3班班长是周荣海。

三个班基础必修课教材一致,标准一致。办学的风格是高起点,高速度,高难度和高淘汰率。

 

军训和开班仪式

到校后开始就是军训,混合班的成立大会是在军训期间举行的,地点在教三的阶梯教室,也可能在八舍后面的学生俱乐部,我有点记不太清了。出席会议的路甬祥校长给我们讲了话,我记得他当时要求我们在学习中要带着问题去学习,多问几个为什么。因为路校长最后说他不会给混合班上课,当时我们心里觉得挺失落的。整个混合班开班典礼很简短,甚至可能也没有安排现场拍照合影,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挺遗憾的。

后来军训期间在毛主席像前有过一次集体合影,大部分同学都参加了,也算弥补了我们当时没有开业典礼的遗憾。

军训时混合班好像与物理系同编在13连。我们男生分成两个排。我担任二排的副排长,排长以上级别的职务由教官担任,女生是单独一个排。

我记得军训时有持枪操练和打靶练习环节,后来发生一个小插曲:一排的郭卫东想学电影中的样子用枪托着地把三支枪架在一起,结果不小心一支枪轻轻倒在地上后枪托坏了,当时我也在边上。连长只是给我们讲了枪是战士第二生命,也没有给郭卫东太多批评,也没有对相关人员进行思想教育,在我看来这个处理方式已经是很开放了。

军训只有短短三周时间,结束时校园开始桂花飘香了,我们与教官结下了深厚情谊。

 

学习

198410月份开始,我们就进入了紧张的理论学习。

我记得给我们上基础课的老师都是学校的大佬,却都没有架子,现在回想起来这种机会一生难得。李文铸教授带着浓重的湖南口音上课,讲课深入浅出;化学李明馨教授的板书最工整;校党委副书记朱深潮老师亲自给我们上德育课,直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许多1984级混合班励志的语录都被后几届学生传诵。周先意老师每堂课前几分钟总是要讲讲人生哲理,他课后经常来二舍转转,与同学谈理想,教育我们要有大将风度,要有二强相遇勇者胜的搏击精神。刘锡光老师的哲学课以性为主题开课,在当时看来也算是一次大胆尝试。

我们的物理、化学课程用的都是原版教材,开始一个晚上只能看上一页,后来随着词汇量的增多阅读速度逐渐加快。计算机课由曾抗生老师担任主讲老师,用的教材也是原版的,教学的要求比计算机系普通班同学的要求还高。

混合班的学习还是很辛苦的,一是功课多,使用的都是外语原版教材,包括物理、化学、计算机课程。混合班计算机教材比计算机系的要求还高(计算机系普通班是大二下半学期潘云鹤的数据结构才开始使用外语教材);二是竞争激烈,许多同学原来都是中学里的尖子,到了混合班成了普通学生甚至成绩名次靠后,还会被淘汰出混合班,压力很大。我高中物理不错,但混合班第一学期物理成绩并不理想,也差点提前回软件专业学习。

学校为提高我们的外语水平,不但配备了外籍英语教员,还从校电教中心调剂了一批二手磁带录放机,供我们提高英语听力和口语水平。当时一般学生都要去图书馆或者教室为自修抢位置,基本上很少留在寝室。学校教务处专门安排了教三309教室作为1984级混合班的专用自修教室,这间教室白天也很少安排上课,一直到我们正式结业后这间教室才被教务处收回。

记得最好的待遇应该是可以每人借十本书,而且进研究生藏书室,享受研究生的待遇,期间不少同学还得到过曹杏林老师的帮助。现在我们同学收藏的借书证上还有相关记载。

朱正坊老师倡导的混合班跨学科交流,现在回想起来真正起作用的不只是学科的渗透,更主要的培养敢于交流的精神和善于交流的能力。后二点对人生的影响很大。

 

单独成系

首个学期结束后,混合班有较大变动。一是教务处专门设立了教学二科,接替物理系分管混合班,混合班开始有系一级的建制。朱正坊担任教学二科科长,黄佩芳担任分团委书记,张颖琪担任副科长协助朱正坊老师开展工作。二是一部分同学因故或者自己申请转回原专业学习;学校同时从普通班经过严格考试新招录了唐晓武等6名同学(晓武同学现为竺可桢学院副院长),后来这些同学也成了年级精英。期间陈剑慧还自己提出,希望转到浙江农业大学牧医系学习,学校积极支持个性发展。三是男寝室搬至大U中间新盖的宿舍,我分在5095室与万锋、王威、杨小虎、郁强、吴朝晖同一寝室。四是成立系学生会,在一楼留了一间专门的房间做办公室,后来被评为三好标兵的赵建是学生会主席,纪文芸是女生部长,郁强是办公室主任负责文字工作。

混合班学习中,周如鸿、赵阳、郭卫东成绩特别突出。周如鸿连续获得年级第一并荣获一等奖学金,他是学霸中的学霸,赵阳和郭卫东获得了二等奖学金。

朱正坊和周先意二位老师在混合班上花的心血最多,混合班前几届学生对他们两人的印象最深,也最爱戴。可惜朱正坊老师退休不久就因病离世,我们也未能回报她的恩泽。周先意老师退休后对混合班很关心,与原来的学生也多有联系。晚年在生活上遇到困难时,赵建、纪文芸在经济上给予了有力的帮助,吴朝晖、唐晓武在走上领导岗位后也经常问寒问暖,给予关怀。这些都是后话。

我的家在杭州,所以我每两周回家一次。而混合班许多同学特别一些男同学希望能与女同学多交流,计划安排周末多搞一些活动,后来由同学自荐出班长。后来1班也频繁换班级干部,班干部也成为同学之间沟通交流的渠道,也留下了不少传奇故事。

混合班期间虽然功课紧张,但是已经步入青春期的年轻人难免情窦初开。朱正坊老师在会上要求不要过早找对象,还表扬了一些同学,其实私底下他们还是偷偷瞒着老师谈恋爱。后来既有瓜熟蒂落终成眷属结为伉俪的,也有苦涩恋情无奈被雨打风吹去。

 

结业

三个学期结束后,共有66人正式结业,学校为每位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19851231日混合班倡导人、相关领导、任课老师与全体学员一起举行了结业典礼,合影留念。

由于混合班的基础教学层次比较深,要求比较高,为体现公平原则,混合班学生回到本专业后,其在混合班的100分制成绩通过开根号乘以10的公式转换成普通班的成绩。

每位学员在结业的时候,均有一次重新选择专业的机会。周如鸿、赵阳、严大东分别由原来的光仪专业、医仪、热物理等科系转入物理系学习,与何赛灵等直接进入物理系的同学会合。徐波从软件专业转入电机系学习,陈刚由光仪系转入计算机软件专业。

混合班学生回到各自专业后,如鱼得水,实力方面的优势明显显露出来。周如鸿和赵阳考取李政道主办的CASPER项目赴美国学习,如今在世界顶级蓝色基因实验室任主任。何赛灵本科毕业赴瑞典皇家工学院学习,1992年获工学博士学位,现回国任教。徐波后考取中科院自动化所研究生,从事模式识别的研究,又回到软件人工智能的行业,现在正担任所长。

吴朝晖、杨小虎回到计算机系后,包揽了一二等奖学金,二人后被保送何志均教授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先后进入学校和软件学院的领导岗位。

我回到计算机系后还会经常去教学二科走走,尽管从混合班到竺可桢学院的过程中,学校对混合班的重视程度有过一些微妙的变化,但我始终将其当成自己的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