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之火从浙大燃向全国

时间:2019-05-10浏览:806

“迎着晨曦,军号吹响,我们戎装列队军训场。步伐整齐,歌声嘹亮,谁说我们不像当兵的模样……”

铿锵激昂的歌声响起,点燃了无数人的热情。近日,由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郑强教授作词、青年音乐人莫若铭作曲的爱国励志歌曲《大学生军训之歌》作为新时代优秀原创校园歌曲登上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以及山东卫视、天津卫视、四川卫视等荧屏,让浙大师生热血沸腾。

《大学生军训之歌》创作于2010年,庄严的歌词、深刻的内容,雄浑的气势、活泼的旋律拨动了众多大学生的心弦,歌曲一经推出就倍受喜爱,近十年来,累计有16.5万余名青年学子在大学军训期间集中学唱。

作为第一首反映中国大学生军训生活和精神面貌的爱国励志歌曲,《大学生军训之歌》不仅在浙江高校中引起强烈反响,而且走向全国,成为大学生军训的动员令和集结号,点燃一代代大学生的青春之火。


燃起,首创大学生自己的军训之歌首创大学生自己的军训之歌

时间回拨到2010年。时任国务委员的刘延东同志在视察浙江大学工作时提出,“我们应该为当代大学生创作一些体现时代风貌的校园歌曲”,希望浙大做些尝试。

这句话一下子击中了郑强的心。作为分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每一年,郑强都要“带兵”。军训场上同学们青春昂扬的激情和活力令他十分振奋,军训结束时大学生与教官挥泪告别的场景,更是令他觉得感人肺腑。“由此我萌生了写一首浙大军训之歌的初衷和灵感。刘延东同志的讲话,更加坚定了我创作军训歌曲的信心。”

军训既是人生当中一段辉煌的经历,也是大学生难得的精神财富。在郑强看来,军训为同学们提供了展现青春风貌和自然情感的最佳机会,其中所表现出的高昂的斗志、坚定的意念和团结一心的集体精神正是大学生所应具备的素质。然而,多年以来,大学生还没有一首属于自己的军训之歌。

既然要写,就要写出当代大学生心系国家安危、胸怀社稷天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郑强感到一种快马扬鞭的紧迫感,他说:“作为一位长者、一名老师,写这首歌,我想以自己的切身体会表达对‘责任’的理解,用音乐来丰富大学生的生活,感染大学生的青春。”就这样,在“激情燃烧、时不我待”中,充满真情实感和正能量、富有内涵和立意的歌词一蹴而就。

歌曲整体采用了进行曲的风格,倾向于庄严、严谨的感觉,但考虑到当代大学生追求个性时尚的要求,青年作曲人莫若铭特地加入了电子乐的元素,为歌曲增加了韵动,使之更具大学生的朝气,更易于传唱。“这是一首能一边行进、一边演唱的歌曲。”莫若铭说。

在创作过程中,学校许多部门和老师给了歌曲本身许多有益的意见和建议,大大丰富了歌曲的内涵。当时,艺术系张重辉教授、文琴艺术团特聘指导老师刘斌教授、颜宝林教授等都对歌曲提出了宝贵建议,使歌曲更具艺术效果。可以说,《大学生军训之歌》凝聚了浙大师生的共同智慧,是全体浙大师生的共同财富。

创作的过程中还有一段小插曲。起初,歌曲的名字是《浙江大学军训之歌》,词作者用的是郑强笔名“关尔”。后来,考虑到全国还没有一首专门体现大学生军训的歌曲,为便于推广,改成了《大学生军训之歌》。同时根据专业人士的建议,遵循音乐创作惯例,词作者也改署真名实姓。

 

燃起,唱出9000后心声的军训之歌

歌声是情感的真实流露,歌声是内心的最真表达。“磨练意志,铸就坚强,我们大学生,为青春的绚丽,为人生的辉煌”,道出了大学生对军训的感受。“昂首挺胸,意气风发,能文能武,敢于担当”,反映高校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整首歌的灵魂所在……整首歌曲不仅生动地再现了当代大学生军训的感人画面,而且全面诠释了大学生军训的重要意义。

很快,浙大文琴合唱团的同学们利用假期时间练习,完成了录制工作,也成为了《大学生军训之歌》的第一批传唱者。

当《大学生军训之歌》第一次在训练场上响起时,同学们都被震撼到了,他们说,这首歌唱出了大家积极参加军训、挥洒青春的朝气和对未来的希翼,更唱出了青年学子献身科学、共筑国防的决心。“在昂扬的军号声中、深刻的内容中和铿锵激昂的旋律中,我们产生了一种不同于一般歌曲的由衷的自豪,因为这是一首我们自己的歌。”浙大学生郭媛贞说。

整首歌中,学生们最“认”的歌词就是“谁说我们不像当兵的模样?我们就像当兵的模样!我们就有当兵的形象!”工科大类的学生小朱不停点头佩服:“不少人对‘90后’的看法有偏见,这句词说出了我们的心声。”

一位同学说:“我有个室友,居然半夜做梦都在唱。歌曲开头是‘起床、集合、出发——’,有次吓得我从床上跳起来,以为睡过头了呢!”

一年又一年,《大学生军训之歌》一直“声声”不息,流淌在每一届学生的心中。“第一次听《大学生军训之歌》是在大一军训的动员大会上,我们穿着军装列着队走进报告厅,顿时被铿锵有力的旋律包围,触耳可及的是坚毅、壮志和青春,于是对于军训的所有担忧和惶恐都转化为一种沉稳的期待。”人文学院学生李昱至今清楚地记得2017年参加军训时《大学生军训之歌》带给她的触动,从那天晚上起,连洗漱的时候她都会下意识哼起这首旋律来,“一年以后,我的身份转变成为了学生带训干部。看着学弟学妹跟着旋律大声跟唱时眼睛里闪烁的动人光芒,那种熟悉的激情蓬勃的情感又一次在血脉中奔腾。我被这首歌的持久魅力折服,它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感动,更是希望,是信仰。”

似乎就在一夜之间,《大学生军训之歌》从浙大校园唱到了浙江省的各大校园,受到了广大青年学生的由衷喜爱。到今年,《大学生军训之歌》的创作和传唱已经进入第10个年头。截至目前,据不完全统计,累计有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大学、贵州大学等省内外高校超过16.55万名师生学唱、传唱了《大学生军训之歌》。

2017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到浙大调研时,连声夸赞《大学生军训之歌》:“很好!”

 

燃起,助推立德树人的军训之歌助推立德树人的军训之歌

新时代,新校园,新歌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离不开音乐教育的涵养,离不开校园文化的熏陶,而校园歌曲以其“润物细无声”的自身特色在精神教育、文化教育、情感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大学校园急需正能量歌曲的时候,《大学生军训之歌》横空出世,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

人民网、《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电视台、南京军区、浙江省军区政治部宣传部等多家媒体、单位都曾大力报道过《大学生军训之歌》。中国教育在线还将这首歌列为了“大学新生军训必备的军训歌曲”。2012年,“创作军训之歌唱响爱国主义——浙江大学首创并推广《大学生军训之歌》”获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2012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持续传唱、走向全国、辐射众多高校的《大学生军训之歌》,也引起了业内专家的关注。

就在今年4月底,在由中国教育电视台、浙江大学共同主办的全国校园歌曲创作推广活动第二批入选歌曲研讨会上,专家们一致认为,军训作为大学生第一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大学生军训之歌》把大学生军训的灵魂凝练出来、表现出来,成为学生军训战线上的一面战旗、一面战鼓,一首赞歌,无论是对大学生军训工作、全民国防教育工作还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都是一个有力的推手。

国防大学教学指导专家组专家、教授郭之珂点评道:“校园歌曲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大学生军训之歌》既有书生意气的豪迈表达,也包含了军训意义何在、学生成才进步方向何在的哲理性思考,是一首比较完整、符合学生军训实际的相对成熟的歌曲。”著名男高音歌唱家、音乐教育家,沈阳音乐学院原院长刘辉认为:“《大学生军训之歌》的歌词既体现了大学生在校的基本面貌,又把新时代大学生追求真理、奋发向上的状态写了出来。在学生们之间相互传唱,具有很强的教导意义。”浙江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副调研员张歌点赞:“《大学生军训之歌》从起床后切入,很有画面感,体现了大学生军训严肃、紧张的气氛,词写得好,曲编得也很棒,非常巧妙。”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音协理事霍勇说道:“《大学生军训之歌》歌曲铿锵有力、琅琅上口,表达出了大学生的个人梦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紧密相连的内涵。“《大学生军训之歌》题材贴切,眼光独到,唱出了为祖国奉献的心声。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要在此基础上做好推广工作,把校园里的青春与朝气传唱出去。”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浙江歌舞剧院艺术总监严圣民说。谈及校园原创歌曲的未来,与会专家认为校园歌曲植根于学校,却也要努力走出校园,按照当代年轻人的审美去创作、表达,如此才能更好地焕发新的生机

兴文化,育新人。就像歌中所唱,“我们大学生,今天尽显飒爽英姿,明天都是祖国的栋梁!”,伴随着《大学生军训之歌》,一代代青年学子将以青春之名,怀爱国之情,一路长歌,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