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时间:2019-11-27浏览:344

2017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刘佳翌

我高三的时候一直带着一个浙大的钥匙扣,感觉全身充满正能量!

刘佳翌与求是文化周边的故事从她高中的时候就开始了,“我高三的时候一直带着一个浙大的钥匙扣,感觉全身充满正能量!一种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上了大学之后,她在给部门里的小朋友写节日祝福的时候使用的就是浙大的明信片,甚至在跨年的时候,她也是将给父母和朋友的祝福写在了浙大明信片上。在她看来,在校生使用自己学校的文化周边,实际上是对学校文化和精神的认可,“这是一种文化自信!”

她说,而且文化周边不一定非要局限于实体,比如很多浙大学子在社交网络的头像右下角加上求是鸡,我认为这个也是文化周边。

所谓文化,即以文化人,一方面,校园文化周边以看得见摸得着的载体形式使文化更好发挥“以文化人”的作用,促进学风校风的传播,增强浙大学子对校园文化的认同;另一方面,文化周边也为浙大学子表达对学校的热爱、对校园精神和文化的认可提供了一种表达途径和方式,“我认为这是一种非常好的良性互动!”刘佳翌笑着说。

 2018级新闻学本科生石涵琳

看到它我就会想到它背后文化的,就是文化周边。

提到求是文化周边,首先想到的是清明节的彩色团子,“我买了好多,鸡肉团子巨好吃,它的美味已经留在我的心中了。”还有求是印象的别针,“主要是因为颜值高!”在石涵琳看来,文化周边实际上是学校文化的一种衍生品,是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的。“比如每每我想起团子的美味,我就会想到浙大。看到它我就会想到其背后所代表的文化的,我觉得就是文化周边。”

文化周边产品一方面供校内浙大学生日常使用,另一方面也起到宣传作用,“比如我在给高中下一届学弟学妹写明信片的时候,就会使用浙大的明信片。”石涵琳笑着说。“文化周边有点像文化的一张名片,通过视觉化的直观地体现校园文化的内涵,”说到这里她顿了顿,“但是我觉得浙大文化周边产品不具备很强的浙大特色。求是文化周边可以更好地结合浙大校园文化特色以及求是创新的校训,打造更具浙大特色的产品。”

 2017级药学专业本科生齐澳

求是月饼让想家的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齐澳来自离杭城2100公里的北国春城吉林长春,第一次离家,第一次住校,有很多不习惯,难免会有点想家,在中秋节的时候尤甚。齐澳回忆起那个时候的自己,在当时领到了求是月饼的我,就觉得很温暖,感觉浙大也是一个

如今的他已然完全适应杭州的生活,提到文化周边,他觉得不仅仅限于求是月饼或者求是印象的商品,“大到阳明桥、启真湖、管院大楼,小到食堂里的某个菜,又或者是 每个浙大人都了解的西迁历史、竺老校长的两个问题,这些都是求是文化的周边求是文化周边当然不能等同于求是文化,但是作为文化的外在显现,他们都在一定程度上包含着求是文化的内涵。

在齐澳看来,我们已经习惯了的校园里的方方面面实际上都已经在我们身上刻下了求是文化的烙印,“比如我们经常会询问自己竺老校长的两个问题: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做什么样的人?实际上这就是求是精神的体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