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撒有求是烙印的信仰“种子”

时间:2019-12-11浏览:585

初秋的陕北,天高云阔,碧空如洗。生工食品学院的学生党员登上革命圣地延安宝塔山,面对着党旗,举起右手,重温入党誓词,让青春的热血和党旗的红黄交织,将青春信仰根植于这片革命沃土。

金色的秋天,浙大校园里红旗飘扬,千帆竞发。围绕党史、革命史、新中国史组织研学活动,汲取理想信念给养;参观革命圣地,重温党员故事,坚定砥砺奋进的信心和决心;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实践,在践行初心使命中强化担当意识……主题教育期间,浙江大学积极拓展活动形式,充分用好党建阵地和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构建各方协同融合的德育共同体,激励广大师生党员坚定信仰信念,坚守初心使命,努力实现思想政治上有新加强。

 习原理、悟初心,学习研讨入脑入心

创新驱动发展,特别是在新时代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征程中,创新,正当其时!85岁的航空航天学院力学系教授、关工委求是宣讲团成员庄表中精神矍铄,亮相航空航天学院主题教育报告会,为青年学生上了一堂初心课。讲到他在清华进修时的班主任钱学森先生的爱国故事时,他激情澎湃,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深深地被震撼!

像庄老一样,许多退休老同志、老党员虽已步入耄耋之年,但他们理论功底深厚,人生阅历丰富,拥有一颗爱党爱国的赤子之心。在在鲜红的党旗下党建教育活动中,他们纷纷走上讲堂,为大家讲解党的理论,讲述初心故事,传递信念力量,同时将自身干事创业的经验倾囊相授,让听众受益匪浅。

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开展主题教育,就是要通过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师生在深入学习领悟中接受思想洗礼、坚定理想信念,凝聚起团结奋进的磅礴伟力。

学校领导班子坚持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带动党员师生深入思考学、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以理论滋养初心,以理论引领使命。

各院级党组织结合自身实际,创新学习载体,丰富学习形式,推动理论学习入脑入心。材料学院构建领读、解读、研读的立体化学习模式,搭建起领导带头学、全员共读、互助提高的初心交流平台。电气工程学院依托研究生理论宣讲团深入支部开展微党课宣讲,组织微话题讨论,大班授课+小班研讨双驱动,将理论捂热了、讲活了、入心了。能源工程学院成立主题教育研讨小组,实施专家导师一对二结对制度,邀请校内外党建理论专家走上能源先锋大讲堂为师生作报告,引导学生在思想碰撞中开拓眼界、在观点交锋中寻找价值共识。

来自云峰学园的大一新生吴汉栋,早在军训期间就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开学后,他在众多社团中选择了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协会,成为了其学术部的一员。每周四的晚上,他都认真参加部门组织的讨论学习,将理论的学习融入实例的剖析,将思想的灵魂注入现实的载体,让他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也更加坚定了入党的决心。他说:入党,是选择一种信仰,这个信仰注重奉献自我、造福更多的人,就是要为人民服务。

与此同时,学校通过主题教育积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充分发挥思政课在立德树人中的关键作用。组织专家力量编撰党的创新理论在浙江的探索与实践系列教材,让同学们更加切身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实践的广度和深度。坚持开门办思政,通过引进优秀学长、辅导员,校外专家学者、地方党政干部,社会贤达等讲授主体,让课堂更具亲和力、说服力和感染力。积极构建院内与院外、校内与校外、网上与网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赋予理论更鲜活的生命、更丰富的色彩,在学生中引起共鸣。深入实施课程思政改革,将思政教育内容系统设计、全面融入专业课堂,推动教师在讲文、讲史、讲哲、讲爱中,实现知识传授与德性培养的统一。

 访足迹、学榜样,红色基因涤荡心灵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红色资源,是一代代共产党人践行初心和使命的生动记录,是开好主题教育的鲜活资源。

烈士公祭日当天,同学们来到紫金港校区子三园,共同缅怀那些保家卫国、英勇抗敌的前辈先烈。在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管理学院、信电学院、药学院的师生认真观看每一幅图片、聆听每一段光辉往事,

静静沉思、默默体悟“红船精神”的丰富内涵。在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海洋学院、医学院的党员骨干一次次被革命前辈坚定的理想信念所震撼,被艰苦奋斗的精神所感染,被勇于胜利的英雄气概所折服。机械学院、材料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组织师生参观浙大党建馆、“见证·与新中国共成长”浙大精品档案展,传承与弘扬求是精神文化,引领师生做到诚真、认真、启真、守真。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来自传媒学院的梅朝阳在参观南湖红船时感触颇深:“红船启航时,一群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有志青年发出了改变时代的高亢呐喊,开启了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征程。她说,红船精神是老一辈共产党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将铭刻在我们的灵魂深处,鼓励我们奋然前行。

浙大教师作为人才培养“主体”,担当立德树人“主角”,聚焦为国育才“主责”,站好教书育人“主场”,涌现出一批可亲可近的榜样群体。

主题教育中,学校注重发挥榜样群体的引领作用,通过强大的人格力量、精神引领和传播渠道,做到树人聚焦身边,铸魂深入心间。物理学系号召教师做“王淦昌”式的好老师,把培养“程开甲”式的卓越学子凝练成为教育教学最高目标。邵逸夫医院开展“向身边的‘最美奋斗者’姚玉峰同志学习”系列活动,号召党员干部群众将奋斗精神融于岗位、融于日常、融于人生。人文学院以“学习、思考、分享、实践”为主线举办思享会,学习革命先辈和当代优秀人物的典型事迹,在学思践悟、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

 实践、新认识,矢志笃行彰显担当

心中有信念,前行有方向。这个信念,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主题教育中,学校切实把创新实践活动贯穿全过程,深入挖掘省内历史文化资源,建设淳安下姜村、陈望道故居等57个学生党建与思政现场教学基地;组织学生赴国内270余个社会实践基地实习;实施致远海外社会实践计划,组织学生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践调研;在浙江省军区军史陈列馆、杭州某空军基地、宁波某海军基地挂牌建立海陆空三军国防教育基地……学生们通过实践,激发了爱国奉献的积极性,更加坚定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

近日,公管学院组织师生党员赴雄安新区开展“访习总书记足迹,学雄安新区样板”主题教育实践。在“一方城、两轴线、五组团、十景苑、百花田、千年林、万顷波”的城市蓝图设计下,学院城管系教职工党支部书记吴结兵教授深有感触:“这次主活动让我们进一步深刻认识到中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发展成就和显著优势,也更加坚定了我们城市治理学科人的制度自信。”他说,只要我们坚定信念,锐意进取,做好制度的贯彻和执行,推动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就一定能建设更加美好的城市,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在本科生预备党员培训现场教学中,696名预备党员来到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安吉余村、桐庐荻浦村等红色教育基地,从革命烈士的不朽事迹中传承初心,从前辈接续奋斗的故事中学会使命担当。化学系2017级预备党员钱一恒同学收获很多,我们现在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扶贫攻坚战也在有序开展,荻浦村能够因地制宜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致富道路,找到科学的治理办法来提升全村人民的生活水平,这种发展模式值得我们学习和参考。

在近期举行的浙大青马学院第十二期开班仪式上,第十一期学员代表余泽鹏分享了青马对自己人生抉择的影响,号召同学们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结合起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承诺。他说:“不久之后,我将去浙大西迁的第二故乡广西,在那个确立了‘求是’校训的沃土上,去奉献青春热血,去实现人生价值。”

初心凝聚力量,使命催人奋进,奋斗成就辉煌。每一名党员都是一颗信仰的种子。

过去的三个月里,浙江大学36145名党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忠诚品质、传承红色基因、树牢为民宗旨、强化固本守节上受到了深刻洗礼,播撒了数万颗具有求是烙印的信仰的种子。

相信每一颗种子都将成为公忠坚毅、能担当大任、主持风气、转移国运的栋梁,在神州大地上书写逐梦复兴的历史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