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俤教授团队大数据挖掘新冠肺炎罹患死亡风险因素

时间:2020-04-23浏览:2438

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福俤教授团队,通过新冠肺炎临床研究荟萃分析发现: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慢性肾病及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显著增加新冠肺炎(COVID-19)重症发生风险;急性心脏及肾脏损伤与死亡风险高度相关。该研究为科学筛查新冠肺炎重症及死亡高危人群、优化诊疗方案及有效降低死亡率等提供了可靠的循证医学证据。该研究于419日发表在《ResearchResearch,2020,DOI: 10.34133/2020/2402961)杂志上。

该研究是迄今全球最大的新冠肺炎重症及死亡风险荟萃分析;共纳入34项临床研究数据,6263例患者,包括1727名重症和4536名非重症。论文链接:

https://spj.sciencemag.org/research/2020/2402961/ 

新冠病毒(SARS-CoV-2)已成为全球“大流行”。由于目前缺乏有效疫苗或抗病毒药物,而且新冠感染患者在不同国家或地区间的病死率差异很大。探索引发重症及死亡的风险因素、优化治疗策略及降低死亡率是当务之急。研究者通过系统性分析新冠患者的临床大数据,针对重症及死亡风险开展了荟萃分析

在王福俤教授和闵军霞教授指导下,王鑫慧博士和方学贤博士等对来自全国多个地区的34项回顾性临床研究,包括6,263例新冠肺炎患者(1,727名重症患者和4,536名非重症患者)的临床数据及其共患疾病状态进行了提取和分析。发现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疾病及糖尿病增加COVID-19患者的重症发生风险;然而,慢性肝脏疾病与COVID-19重症发生率之间未发现相关性。这些结果提示,既往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疾病及糖尿病患者是发生重症的高风险人群,需要尽早采取相关防控措施。进一步深入分析发现:急性心脏或肾脏损伤与COVID-19死亡率增加高度相关。提示心肾损伤是引发死亡的重要因素。通过计算发现,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病史分别可增加2.89倍(95% CI: 2.32, 3.60)及3.84倍(95% CI: 2.90, 5.07)新冠肺炎重症发生的风险

慢性肾脏疾病病史可提升2.22倍新冠肺炎重症发生风险(95% CI: 1.14, 4.31

糖尿病病史增加2.65倍新冠肺炎重症发生的风险(95% CI: 2.08, 3.37

然而,慢性肝脏疾病病史并未增加新冠肺炎重症发生的风险(OR: 0.86, 95% CI: 0.42, 1.75 

新冠肺炎患者大部分临床表现症状较轻,但约有20%的感染患者可发展为重症,甚至严重威胁生命。由于全球大流行,新冠肺炎的集中爆发对于医疗体系形成极大压力。该研究成果提示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疾病和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疾病可能是导致新冠重症的重要诱因,因此,为合理分配医疗资源提供重要依据。此外,该研究发现新冠肺炎患者的心脏或肾脏的急性损伤可能是促发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为此,临床上对于既往慢病病史的新冠感染患者以及重症患者,需要密切监护心脏及肾脏功能,避免心肾损伤可有效降低致死率。

关于这些研究发现的病理生理机制,尽管目前尚不明确,但以下几个因素可能相关。首先,SARS-CoV-2病毒通过人体组织器官中的ACE2受体蛋白进入细胞,攻击受体表达的组织器官,如心脏、肾脏及胰腺。第二,常见既往慢病,包括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疾病和糖尿病,可能存在免疫应答失调,进而导致这些组织器官更易受到病毒感染。第三,某些临床上使用的抗病毒药物,如氯喹、利巴韦林和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等引发器官损伤在内的毒副作用。第四,新冠患者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引起的缺氧可促进多组织器官的损伤。最后,其他病原体的继发感染也可能促发急性器官损伤。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大数据明确既往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疾病和糖尿病及心肾损伤是增加COVID-19重症发生及死亡率增加的重要危险因素,为指导临床早期科学分诊和监护,预防新冠感染患者重症发生并有效降低死亡率提供了重要循证医学依据。

王福俤教授和闵军霞教授(浙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为共同通讯作者;王鑫慧副教授、方学贤博士后及博士研究生蔡昭贤、吴晓甜和高笑童为共同第一作者。该项目得到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