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情商课”护航学生发展

时间:2020-05-22浏览:746


学生记者 王祎琛

 

走进情商科学:理论与实践的课堂,不大的教室内分布着几张圆桌,同学们在桌边以小组为单位围圈而坐,讲台上摆着水彩笔和画纸。我不希望我的课堂是老师灌输学生理论知识的呆板模式,我理想中的课堂应该是同学们和我围坐在一起讨论、分享、实践。任课老师、浙江大学情绪智能发展研究中心负责人沈燎说。为了更好地培养、提升同学们的情商,浙江大学情绪智能发展研究中心为本校研究生开设了一门情商科学:理论与实践选修课,开课至今一直受到同学们的满分好评

 

初心:助力培养健全人格

 

 我们的大学除了教授学生的学科技能,注重知识积累等,更要培养学生的人格魅力和塑造美好人生,并希望我们的大学生能努力成为人格健全,能力超群的人。沈燎在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了解毕业生发展等工作中,也注意到了高情商与人格健全对大学生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情商高低决定一个人能走得多远。沈燎说:我们的学生们在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上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学校在关注同学们的情商发展,培养健全人格方面还需要做更多的努力。这也是沈老师与浙江大学情绪智能发展研究中心为同学们开设情商课的重要原因之一。

 

多样教学,“情商课”不是纸上谈兵

 

在这门情商课中,沈燎并不是唯一的任课老师,浙江大学情绪智能发展研究中心一群对情商教育充满热爱的老师,每次上课都用激情和用身边的案例丰富同学们对情商这一概念的理解,从而增强同学们对提高自身情商的信心。

自开课以来,沈燎就坚持“实践为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思路,设计了多样的课程实践环节。其中,情绪案例分析是课程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沈老师引导同学们从课堂中大家的情绪反应或者是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情绪问题入手,让同学们以自己的情绪为例,在大家面前剖析自己在与他人交往时自身的情绪变化历程,分析应当如何将所学的情商管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这些情绪案例都是发生在当下同学们自己身上的,大家在上完理论课后马上就能把情商管理技能和自身的情况联系起来。”沈燎说。与此同时,同学们也在分享自己情绪、和班级互动的过程中逐渐熟悉彼此,打开心扉,懂得了沟通与理解的重要性。此外,沈燎还为同学们安排了户外素质拓展内容,不仅实现了课堂学习和素质拓展的双赢,还让大家在户外拓展活动中感受到团队的力量,加强整个课堂的团队建设。

 

温暖课堂,为积极情绪代言

 

即使在讲授理论知识的过程中,沈燎也会抓住一切机会与同学们进行互动,时不时用幽默的语言使课堂氛围变得轻松愉悦。在情绪案例分析的课程实践中,沈燎的循循善诱和点评分析引导着同学们积极寻找身边的情绪案例,主动思考自身情绪变化。她说,保密,是重要的课堂原则,所有的分享仅限于课堂内,做好同学们的隐私保护工作。每当有同学参与课程实践和课堂发言时,沈老师和同学们也会以一种特殊的节奏为表现良好的同学鼓掌,这种掌声被沈老师笑称为爱的鼓励

和多数课堂一样,“情商科学:理论与实践”也拥有自己的课程群,但是这个课程群除了发布课程相关的信息,分享上课的体验,总结所学知识之外,沈燎更希望同学们能通过课程群来给予彼此积极情绪。虽然大家戏称课程群为“夸夸群”,但沈燎却直言:“如果真的成为‘夸夸群’,也没什么不好的,大家夸着夸着,说不定就真的变得更好了。”

为了能够更好、更深入地“传递温暖”,沈老师特地为课堂设计了独特的小组文化:每小组由68人组成,组员要在组长带领下分享,体验,成长。此外,组内每两个人互为对方的“buddy”(好伙伴),在学习生活中支持彼此,给对方正面情绪的引导。大家学习科研都很辛苦,我们的课程为大家匹配‘buddy’,就是为了能让同学们学会互相给予积极情绪,给与爱和力量,遇到困难时学会从积极的角度想问题。沈老师说。

 

使命:结合思政教育实现价值引领

 

沈燎的学生中每年都有很多学生前往海外发展深造,或到国家和社会迫切需要的岗位工作。因此,家国情怀、理想信念教育在她看来格外重要。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对同学们进行品格教育和价值引领。在沈燎眼中,情商教育不仅仅是教学内容的主体,更是价值观教育的切入点。但是生硬地进行宣讲并不能使思政教育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于是,沈燎和她的团队就在这门情商课中将情商教育和浸润式、体验式的思政教育相结合。她举例道:我一直跟同学们强调我们的课堂活动要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课堂任务的时候要考虑其他组员们的进度和感受,这就在无形中向他们强调了以集体利益为重的价值观。在谈到毕业如何选择的烦恼时就把家国情怀和个人需求结合起来。”这种独特的课堂理念把握住了同学们的思想特点,在提高学生情商素质的同时让思政教育“活”起来了。同学们也越来越喜欢这门课程,正如有的同学说,“遇见情商课可以说是一个美丽的意外,因为选课的时候并没有想过自己会选上这门课,也没有料到这是一门如此有趣且干货满满的课。”“虽然是无意之中选了‘情商科学’这门课,但上过一次课便深深爱上了。”

 

情商课:舞台不仅仅在教室

 

为了响应浙江大学四课堂衔接融汇的教育实践,除了连续四年面向全校本科生、研究生在第一课堂开设情绪智能管理”“情商科学:理论与实践两门课程之外,浙江大学情绪智能发展研究中心团队还在第二课堂面向全校同学开设情绪管理训练营等讲座与培训课程9期,培训近千人;在第三课堂积极开展公益志愿服务,连续十年带领学生前往浙江省对口支援的四川省青川县地震重灾区支教;第四课堂以国际交流为主,邀请耶鲁大学情商中心顾问来为浙大师生做专题讲座,四个课堂并驾齐驱,以情商教育为入口,促进学生情商素质、社会责任感与国际化视野的发展。在这间“情商课”的教室外,我们看到了浙大情商教育更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