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时空的对话 百年坚守的传承

时间:2020-06-15浏览:613


孙婧蕴 蒋青杨

“习坎示教,始见经纶。”马一浮先生的歌词,是百年来浙大“求是创新好教风学风的凝练总结。参观本次展览的200余件档案著作实物后,我们深深感受到浙大百年教书育人、立德树人、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质,相信我们新时代的浙大人定会将这种精神薪火相传。

第一展区是“学术手稿”。浙江大学前身求是书院时期学生必读书籍《求己录》,国学大师马一浮在浙大西迁泰和、宜山办学期间为浙大师生所作讲演《泰和宜山会语合刻》,陈建功手稿《三角级数论》,吴耕民手稿《果树园艺通论》,李浩培手稿《国际法的概念与渊源》,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李兰娟、郑树森院士为浙大学子手写寄语等一系列手稿著作都在此展出。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姜亮夫先生《敦煌韵书最初抄录稿残片》的手稿。手稿已经微微泛黄,甚至有些磨损,通过这些富有历史感但仍显精致的手稿,我们仿佛看见了姜亮夫先生不知疲倦地埋头抄录经卷的画面。听说姜先生曾为抄录流散海外的经卷文字视力下降了600多度,看到这整齐的文字和精致的残片摹写,也就丝毫不感到奇怪了。

在这一展区,还可以看到奔赴在抗疫一线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及其丈夫郑树森为浙大学子送上的手写寄语:“希望同学们都要保护自己的健康,通过线上教学方式,努力学习,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将来为中华民族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寄语中字字句句不仅传达了温暖的关怀,更承载了全国人民的期盼。浙江大学社会学系研究生思颖表示,在手忙脚乱准备上网课之际,看到这些院士及教授的留言,有种“仍被老师们惦记着”的温暖。

第二展区“讲堂上下”,这里展出了讲义、备课笔记及教具。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实物、浙江大学混合班教材、名师备课相关资料、备课笔记、课程讲义等都在该展区展出。身处多媒体时代,回看这些布满了字迹的讲义,亦能深深感受到师者对教育工作的坚守与付出。

浙大机械工程学院资深教授、蒋克铸老师一直奋战在教学的第一线。在最后一堂课上,84岁高龄的蒋教授坚持站立整整三个小时。他把自己的时间都留给了学生,他不愿留下“人走了以后,没有留下什么经验”的遗憾。蒋教授“一切为了学生”的敬业精神令我们为之动容。

这些蒋教授曾用过的授课道具不仅承载着蒋教授对教学事业的热爱和执着,也体现着他一直强调的“实践经验”。

教材是科研的硕果,也是授课和学习的必备良器。百年浙大教书育人,精品教材层出不穷,第三展区“精品教材”,主要展出国家级优秀教材以及展现浙江大学优良教风学风的名家著作。苏步青的《微分几何学》,刘鸿文的《材料力学》,朱祖祥的《土壤学》,苏德矿的《微积分》等都在该展区展出。

从我们熟悉的《微积分》到纯手写教材《分析化学定性部分》,这些经典的书卷,不论是教材,还是讲义,都体现了浙大老师们为教育事业的默默付出,“习坎示教,始见经纶”“惟求其是”的优良教风代代相传。

第四展区“工作笔记”,我们在该展区可以看到竺可桢老校长的日记和刘丹、吕志先、郑树、陈子元、胡健雄六位校长的工作笔记。一份份沉甸甸的工作笔记背后是一代代校长们的辛勤付出。

翻开竺可桢校长的日记,仿佛回到那段我们敬爱的竺校长同浙大学子一同求真、求知的岁月。竺老校长于中华民族面临日本全面入侵的紧急关头,临危受命,接任浙江大学校长。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毅然带领师生西迁,谱写了一曲“文军长征”的壮丽凯歌。在报国、强校、通才、为民的教育理念下,竺校长身体力行,竭尽心力,彰扬求是学风,使浙江大学获得了美誉。

无论是时刻保持着写日记习惯的竺可桢老校长,还是留下整整十一册工作笔记的“手账达人”陈子元校长,改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历代校长对学校事务的良苦用心。

最后一个展区“课堂笔记”,展出了不同时期浙大学子的课堂笔记,从三四十年代到当代的学生笔记,包括浙江大学首届最美学生笔记评选入围笔记都在此展出。最吸引我目光的要数浙江大学首届“最美笔记”大赛的获奖作品:整洁的字迹、清晰的条理、完美的配图,无一不让人感叹浙大的学霸笔记果然不同凡响。

看到来自生物医学专业的郑子怡同学用黑色签字笔在笔记本上勾勒出“肾”、“甲状腺”等结构,清晰地画出人体器官,同为浙大学子的我们,感叹之余,更看到了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