迸发奇思妙想的科研团队

时间:2020-11-23浏览:762


在浙大,有这样一个团队,他们像“做塑料”一样制造无机物,实现牙釉质再生;改造红细胞,救助“熊猫血”患者;给疫苗“穿衣”,实现常温下保存……这些大胆新奇的科学设计,正是出自化学系教授唐睿康领衔的生物矿化研究团队。不久前,唐睿康教授团队荣获浙江大学第九届研究生“五好导学团队”荣誉称号。而他本人也获评浙江大学第十届三育人教书育人标兵。

 

■学生记者 林华冠 张翼

 

涓涓细流水到渠成

 

唐睿康说,相对于团队管理,自己更愿意去做一个团队的引导者。

他认为,团队的成员们是科研道路上的同行者,是亲密无间的伙伴。每位学生的人生目标与性格特点都不相同。对思想活跃的同学,要鼓励他们多做一些探索性的研究,给予充分的自由;对有所迷茫的同学,就更多地在方向上给予他们帮助。“科研的道路是孤独的,同门与导师就是最大的后盾。”

直博生林佳科第一次和唐睿康交谈时,就被他儒雅的举止、风趣的谈吐和深刻的科研理念吸引到了。“唐老师抛给我的问题是:向他描述五年后的自己的模样。这让我感受到唐老师是十分重视每个学生的成长的。”“在生活上,唐老师对我们也是极为关切。”靳文静博士说,“他经常告诉我们遇到问题要及时跟他沟通。就像是我们的大家长一样,很幸运自己能够进入这样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在这样一个氛围中,大家怀着相同的理念,拧成了一股钢绳。他们怀着单纯的信仰、契合的理念,稳步前进。而科研成果、荣誉称号就成了自然而然、随之而来的副产品,不断涌现。

 

敢为人先勇于坚持

 

我们能走上今天的科学道路,是受到了很多先行者的引导。唐睿康说,做科学研究,我们要想清楚主要目标。

在科研上,唐睿康强调创新。不盲目追寻所谓的科研热点,是团队的一种默契。而这种默契的达成,亦非一朝一夕。学生在进入唐睿康课题组之前,都会有一次科研观念的交流。

你敢不敢创新?在科研领域,创新的风险极大,而越优秀的学生往往越不敢去做,因为他们越会权衡收获与付出之间的关系。

唐睿康常问学生:“我们在做一件冒险的事。我们朝着无人踏足的领域,这意味着项目中的奖励是前期无法预见的。因此,我们的付出不比别人少,而收获却无法保证。但我坚信我选的这条路是对的,你敢不敢跟我走下去?”“团队发展的15年里,我们都是这么坚持下来的。我们都找了一个有野心的工作去做,尽管做得很辛苦。”“大胆假设、科学验证、绝不放弃是团队的研究理念。勇气与学习,是唐睿康认为最重要的两项能力。因为有勇气,刘昭明博士大胆挑战新的工程方法。

在传统的观念里,无机材料和高分子材料天差地别。而团队在2019年发表于《自然》的研究成果则巧妙地在两者间搭上了桥梁,提出了通过用聚合与交联的方法合成无机材料。

用高分子化学的视角来审视无机材料,意味着刘昭明博士专攻的无机化学研究已经不能满足这项工作的需要。于是,他自学了高分子科学、凝聚态物理、晶体工程学等不熟悉的理论。

由于“像高分子那样制备无机离子化合物”的理念过于新颖,审稿人认为现有的证据仍然不够直接和充分。刘昭明博士在看到审稿意见后,最先是毫无头绪。而这时,唐睿康及时地给予鼓励与支持,耐心引导刘昭明将审稿人的意见逐步拆解、消化。

后来,刘昭明博士通过电子显微学,直接观察到寡聚体聚合及交联所伴随的链增长过程。这便是“不可能”向“可能”转变的直观证据。

 

科研传承枝繁叶茂

 

科研之路充满着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性也正是惊喜的来源。这些年来,唐睿康愈发明确,

自己的本职就是和团队共同从事科研项目,其他的事就是次要的。回归科研本身,专心致志的做一件事,其中已经蕴含着极大的乐趣。

对于团队成员们来说,唐睿康教授如同一座“标杆”。而唐睿康认为自己是一个“靶子”:在学生还未达到自己高度的时候,以我为目标。但某一天超越了我,那就向更辽阔的天空去翱翔吧。

团队现有导师5名,博士生14名,硕士生7名。规模精简,默契配合,整个团队正以高昂的气势,在科研之路上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近五年来,除了无机聚合与牙釉质再生,团队在疫苗常温保存、肿瘤钙化治疗、通用红细胞和生物光合产氢等多方面均取得了原创性突破,在科学界取得了重大反响。

近五年来,团队共培养了22名研究生,他们在美国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美国南加州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等国内外高校及科研机构从事科学研究,部分已成为独立课题组负责人。

如今唐睿康团队已经建立十五年有余,“勇敢的创新与不懈的坚持”是每个现在成员与过去成员的共同默契。在这种氛围下,团队的同学们将科研当成了一生的事业,源源不断地品尝着其中的快乐与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