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精神照亮征途

时间:2021-01-15浏览:489


■王舒

作为一名非浙大“土著”,我入职浙大已4年有余,对西迁的历史虽然在书本上读过,在校史馆听过,在舞台上看过,对其中的人物和故事也已耳熟能详,但真正实地重走“文军长征”之路,来到80余年前竺可桢校长带领师生学习生活过的地方,内心依然是满溢震撼与感动。

飞机降落在遵义温柔的夜色中,大巴行驶在山区氤氲的雾气中,历史的大幕好似以这样浪漫的方式为我们徐徐开启,实则深掩一段筚路蓝缕、弦歌不辍、波澜壮阔的岁月。小小的湄潭,点滴之处尽是浙大印记,浙大广场、浙大小学、求是中学、院士大桥、可桢路等等,纵使浙大人东归已经70余载,这些熟悉温暖的词语依然在这里日复一日地吟诵着那些遥远却深刻的故事。

短短两天的行程,我们寻访了散落在湄潭、永兴各地的浙大旧址。一幕幕,一幅幅,沉睡的旧址好像随着我们的到来,焕发了新的生命力,娓娓诉说着在他们身上发生的一切。

竺可桢校长在艰苦的西迁过程中决定以“求是”作为浙大校训,他在题为《求是精神与牺牲精神》的讲演中这样阐述何为“求是”:“何谓求是?所谓求是,不仅限为埋头读书或在实验室做实验。求是的路径,《中庸》说得最好,就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单是博学、审问还不够,必须审思熟虑,自出心裁,独具只眼,来研究是非得失。”重走西迁路,也让我对“求是”二字有了更加深刻的感受与理解:一是爱国奉献,从求是书院播下的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种子,到五四运动救亡图存的救国大会,从成立“拓荒社”,恢复“黑白文艺社”,学习宣传进步思想,推动学生爱国运动,到“于子三”运动中,浙大师生成为反内战民主运动的“民主中坚”“民主堡垒”,爱国奉献一直融入在浙江大学的血脉里;二是勤奋务实,竺可桢坚持几十年的野外考察和实地勘测,积累写成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谈家桢在湄潭七年坚持研究,发现异色瓢虫色斑遗传的嵌镶显性现象,学生们以苦为乐,勤奋学习;三是追求真理,竺可桢曾在《科学方法与精神》一文中对“求是精神”内涵作了进一步阐述:“近代科学的目标是什么?就是探求真理。科学方法可以随时随地而改换,这科学目标,蕲求真理也就是科学的精神,是永远不改变的。”

而今,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富足的年代,一个和平繁荣的国家,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我们既是追梦者,需要激情和理想;也是圆梦人,需要奋斗和奉献。作为学校一名普通青年干部,我的工作虽然只是学校“双一流”建设中微小的一个部分,但在求是精神的激励和感召之下,我要将自己的热忱和努力扎根在日常每一天的学习和工作中,切实提高习总书记提出的中青年干部的“七种能力”——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凡事想大局、遇事敢担当、做事讲认真、成事要严实,将个人的理想追求紧紧融入到学校改革发展的事业中去。

置身此时此地,先辈风骨令人神往,求是精神照亮征途,但行前路,无问西东。

(作者单位:人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