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竺校长身上看立德树人

时间:2021-01-15浏览:511


■常乐

我的“西迁”之行,开启了对浙江大学、对竺可桢校长的全新认识。原来名校并不是一蹴而就,原来竺校长早在近100年前,就以高尚的人格、杰出的才干以及满腔的热血,完美阐释了“立德树人”的内涵。

先生立场坚定。竺校长1918年留美学成归国,怀着“以科学之方法,研察吾民国族。夫起膏盲,箴废疾,壮心胆,励志节,悉今日之急武”的大志,放弃了美国的丰厚待遇,拒绝了国内的高薪官职,毅然投身我国教育事业。竺校长于72岁高龄加入中国共产党,被郭沫若先生誉为“雪里送来炭火”。赤诚之心彰显,老当益壮高山仰。

先生爱国心切。竺校长之于浙大可谓是受命于危难之时,无论是“驱郭学潮”还是抗日战争的爆发,于浙大都是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竺校长舍弃私利,挺身而出,“教育救国、科学兴邦”,救浙大于水火,为祖国保存文脉。竺校长深明大义,忍痛送自己长子上抗日前线,权衡家国轻重,一代英豪不禁“泪满眶矣”。

先生正气凛然。竺校长上任之初,作了《大学教育之主要方针》的就职演讲,鼓励师生要精研学术,为国效力;给新生讲话时强调:“我们人生的目的是在能服务,而不在享受”,要求学生毕业后“不求地位之高,不谋报酬之厚,不惮地区的辽远和困苦”;“倒孔运动”之后,竺校长召集学生作《怎样做一个民主国家的公民》,鼓励大家不畏强暴,面对恶势力不屈不挠。竺校长把求是精神阐释为“奋斗精神”、“牺牲精神”、“革命精神”和“科学精神”,大力弘扬真善美的正能量。

先生诲人不倦。竺校长被誉为中国最杰出的两位教育家之一,他倡导的“求是精神”,以及著名的“两问”至今鼓舞着一代又一代浙大学子。他教育学生不仅要为学问而努力,更要为民族而奋斗。正是有此精神力量,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浙大学子才能坚定不移地追随着学校西迁的脚步,排除万难刻苦学习,历尽千辛追求真理。

先生关爱学生。竺校长曾有“浙大保姆”之美誉,源于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心爱护。除了在学习、生活中关心学生的状况外,还强制要求学生加强体魄,大力提倡游泳运动,在湄河边留下了许多佳话。在遵义爆发的“倒孔运动”中,为保护学生不受伤害,竺校长亲自与学生手挽手、肩并肩走在游行队伍最前列;为解救被抓捕的学生,他不惜动用所有社会关系,奔走交涉;面对政权压力时,坚决站在学生一方。

先生作风正派。竺校长素以高尚的人格魅力著称。曾有一次竺先生乘坐的汽车撞到了一个孩子,驾驶员本想弃之不顾,竺先生坚决不同意,联系孩子家人、安排送医,并留下了充足的医疗费用后才离开,事后仍关注孩子的恢复状况。

先生严谨治学。惟学无际,际于天地。竺校长自身就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眼界卓绝,开拓创新,即便是条件极为艰苦的西迁办学,仍将浙大从一个仅有三个学院、十六个系的普通学校,办成了有七个学院、二十七个系的中国顶尖学府。竺校长推崇“教授是大学的灵魂”,千方百计为浙大招贤纳士,在他的人格魅力吸引之下,一众一流学者围绕竺校长左右,形成了极为优良的学风,当时的浙大才能有如此辉煌的学术成就。

先生为人正直。竺校长办事坚持原则,在有些教师的回忆录中,有好的进修机会,竺校长一定会优先推荐真正优秀的人才,从不偏袒亲友。在学生于子三烈士遇害之后,面对各方面的压力,竺校长公开声明:“此事将成千古奇怨”、“报载是事实,无法更正”。竺校长大义凛然的风范,更加诠释了不惜一切追求真理的“求是精神”。

先生清廉从教。整个西迁故事中最令人动容的不得不提竺校长的家人。忙于学校事务的竺校长无暇顾及家人,挚爱的妻子和次子竟然先后病逝于西迁途中。更令人唏嘘的是,日后前来吊唁的校友们,一时连校长两位至亲的墓都找不到。相比为苏步青、马一浮等教授解决口粮问题、亲属安顿问题,竺校长对学校教授们的生活照顾得无微不至,自己却极为简朴,对自己家人也留下了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

先生无私奉献。竺校长1936年受命担任浙大校长便是一个无私的抉择。这个抉择意味着他必须在自己学术生涯的黄金时期,为一所大学的兴亡投入更多精力。事实证明,竺校长为浙大倾注了毕生精力,不但培育出了大批国之栋梁,西迁途中还通过修桥筑堤、垦荒拓业,尚亨于野,为沿途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竺可桢校长以自身为榜样,教导我们坚定理想信念,求是创新,爱才惜才,鞠躬尽瘁,为祖国培养“公忠坚毅,能担当大任,主持风会,转移国运的领导人才”。作为浙大人,请永远铭记竺可桢校长的精神,永远践行“求是精神”,树我邦国,天下来同!

(作者单位: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