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湄江

时间:2021-01-15浏览:522


■蒋闰婧

 “骊歌一曲别情长,藕丝香,燕飞忙。回首春风,桃李又成行。天下兴亡俱有责,愿此去,莫彷徨。云程健翮及时翔,应难忘,耀炎黄。缺补金瓯,重聚在钱塘。留得他年寻旧梦,随百鸟,到湄江。”抗战期间,周本湘先生在为浙大附中创作毕业歌时写下的这首《江城子》,道出了浙大与湄江的绵绵情谊。

80年后,作为新时代浙大人的我们追寻前辈们的足迹再次来到遵义、湄潭和永兴,不禁心潮澎湃。湄江河畔,对于一代代浙大人而言,不仅仅是红军长征的转折点,更是求是精神的根植地。此次寻访,不仅是一场专题培训,更是一次寻梦之旅。

 

一梦西迁·只问是非,不计利害

 

在遵义飞天步行街,我们探访了曾经的何家巷,80年前浙大西迁遵义办学期间的教务处、训导处、医务室和教学中心等,聆听了时任教务长张绍忠、工学院院长王国松和训导长费巩在办学期间的故事,感慨于先辈们在战乱年代依然坚持严谨治学的风骨;在湄潭文庙,我们探访了曾经的分部办公室、图书馆、教室、宿舍等,聆听了湄潭全县上下主动邀请、隆重欢迎浙大师生并出让最好的房舍用于办学的故事,感动于湄潭人民对浙大师生的浓浓情谊;在龙泉村,我们探访了当时农学院畜牧场实验楼的原址,聆听了浙大师生在烽火中坚持实验、潜心科研并用科学知识扶持当地农业、畜牧业发展的故事,感叹于在风雨中保存至今的木制小楼的顽强;在永兴张家巷,我们探访了曾经的教授楼、医务室、学生住处旧址(李氏民宅)和文艺活动旧址(欧阳曙宅)等,聆听了浙大师生艰难办学并坚持开展各类学术、文艺、体育活动的故事,感叹于浙大师生“读书不忘救国”的爱国之情和当地乡绅对浙大师生的关照之情;在永兴桥,我们重走了前辈西迁的足迹,聆听了湄潭政府重修旧路的故事,感动于后人为保存浙大西迁旧迹所付出的努力……浙江大学在贵州办学七年,在竺可桢校长的带领下“只问是非,不计利害”,结出了累累硕果。湄潭的山清水秀和淳朴民风,给浙大师生在烽火中治学提供了相对安稳的环境,也让这些知识分子与湄潭结下了不解之缘,正如苏步青所写“平生最是难忘处,扬子湄潭浙水边。”

 

二梦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在遵义会议旧址,我们回顾了红军长征的历程,感受了四渡赤水的艰辛,感叹于正确战略决策的重要性;在红军山,我们聆听了长征途中牺牲的最高级别指挥员邓萍参谋长的英勇事迹,了解了救死扶伤的小卫生员被老百姓奉为“红军菩萨”的故事,重温了入党誓词,感动于无数默默无名的先烈们用血肉之躯为后世的和平所做的奉献和牺牲……一切的胜利都来之不易,漫漫长征路的胜利更是需要高瞻远瞩的战略布局和当机立断决策魄力。没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而坚韧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长征精神也不仅是战乱年代红军的战斗精神,更应当成为我们全体中国人代代传承的民族精神。

 

三梦实践·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我和湄潭的缘分源于2015年,我第一次带队来到湄潭县永兴中学开展为期两周的暑期社会实践。在开展义务支教、校史探寻、红色寻访、社会调研等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团队成员发挥自身特长助力永兴基础教育的改进和留守问题的研究,也与当地师生和百姓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我们也得到了当地领导的大力支持。

2016年,我再次带队来到永兴中学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恰逢此项实践作为校级示范基地开展的第十年,除了稳步推进支教、寻访、调研活动外,实践团队还特别策划了专题活动为浙大120周年校庆献礼。通过实践,团队成员更全面地了解了浙大西迁的历史,认识到中国西部教育现状,提升了社会责任的意识与天下为公的情怀。

我们常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一代代浙大学子,通过实践反哺湄潭,为当地的教育、经济、文化发展出谋划策,贡献出浙大师生的绵薄力量。这也成为见证浙大与湄潭情谊的宝贵财富。

(作者单位:社会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