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茅巷建德村的前世今生

时间:2021-04-14浏览:796


抗战胜利后,1946年浙大从西迁最终办学点遵义、湄潭东归返杭,这时的浙大学生已从原来的600余人发展到超过2000人,教职工也已过六百,回杭后原有的住宿条件已远远满足不了现实的要求。校长竺可桢一面新建、修缮校舍,另一面要为教师寻找落脚点,其中最重要的是在刀茅巷新建了一批教职工宿舍——“建德村泰和村,从有纪念西迁办学色彩的村名可看出这是浙大西迁办学东归回杭的眷村。

刀茅巷在宋朝为游奕寨营地,旧名南营巷,亦名麻柴巷。明时,因路面狭长,两侧茅草丛生,改称刀茅巷。清时,以今庆春路为界,分上、下刀茅巷,是杭城最长的巷子。现今刀茅巷南起庆春路东段,北至体育场路东段,长1396米。建德村在刀茅巷庆春路口一端,原址大部分属浙大的运动场地。刀茅巷泰和村建房地原为浙大生物实验室地块,在建德村以北约三、四百米,为刀茅巷同侧。

建德村南至庆春路,东靠城墙,北邻震旦丝织厂和农田,西至刀茅巷和大冶铁工厂相望,靠震旦丝织厂有个池塘,建德村约15亩地,共建了甲种二幢12户,乙种一幢9户,丙种八幢32户,丁种四幢32户,其中丙种是一室一厅的平房,一幢4户。甲、乙、丁种均是跃层房,结构相似只是大小不一,甲种到丁种的称呼因建房先后而定。

1946年底建德村开始入住,集聚了大批名流,如王淦昌、王琎、贝时璋、王葆仁、陈建功、吴征铠、卢鹤绂、钱令希、何增禄、储润科、佘坤珊、钱宝琮等,可谓是群星荟萃,但建德村人员的流动性极大。

19471953年浙大的教师属动荡期,1946年浙大东归回杭,此时全国各高校、行业都在招募人,给老师增加了更多的选择。194953日杭州解放后,一些与国民党高层关系密切的教师不再受聘;法学院、哲学系、史地系历史组停办,部分老师集中去北京学习再重新安排教职。

1952年起全国进行统一的大规模院系调整,浙大保留了机械、电机、土木、化工四个系,其它专业老师分批调往其它院校及筹建的中科院所属各所,相应地一批批老师从建德村离开,房子的住户也像走

马灯似地不断变化,原住较小房的调整到较大户型,原住泰和村和其它地域的调整到建德村,还有从英士、之江、厦门大学等院系调整来的老师入村,随后浙大有关院系又分别组建浙江师范学院(杭州大学前身)、浙江医学院、浙江农学院等这些学校有了家属宿舍,相关老师也就离开了建德村。

为安排东归回杭浙大老师的住宿,竺校长可谓尽心尽职。他除了经常去“建德村”“泰和村”工地查看进度,还在吴牙巷为浙大附中购买了校产(1948年搬迁至华家池),又租下35号解决了近30户教工住宅,收回美专(中国美院前身)用房罗苑,也安排了陆维钊、陈立、沈思岩、曾继铎、夏承焘、俞子夷、戴昌辉、王驾吾等31位教师的住房,购下了振恒里七套和长寿里四套,解决了王国松、苏步青、李寿恒、张绍忠、蔡邦华、陈鸿逵、唐觉、李天助等一批重要教师的住房,在刀茅巷口购下了铁工厂一侧的九间改名芳野村,将上刀茅巷一个园子改称龙泉馆,都作为教工用房。

当时束星北先生一家就住在龙泉馆。还购置马市街150号、银枪板巷14号、田家园2号和4号、紫金观巷森盛里3号等民房作为教职工家属宿舍,在刀茅巷南口的珠碧弄盘下一个园子,将其中几幢房作单身教职工宿舍,1953年又在这里建了一幢像样的单身教工宿舍。自己有房的叶良辅、郑晓沧、蔡堡、谈家桢等竺校长都会一家家去看望。

建德村的变化是从1957年开始的。当时刀茅巷小学设幼儿园,选址在建德村,1957年建成了刀茅巷幼儿园,2003年更名为凤栖幼儿园,这里成为凤栖幼儿园的刀茅巷园区。1959年拆除了遗存的东城墙、北城墙和西城墙的北段,在城墙的基础上,建起了环城东路、环城北路、环城西路,庆春门随之拆除。环城东路的建成压缩了建德村的空间。

1982年轻工业部轻工机械设计研究所来杭建所,一些南方出生的职工纷纷报名来杭,解决职工住宿成了研究所的当务之急。所领导和浙大协商在建德村里拆除二排丙种(4—8幢)包括小广场,建两幢多层,一幢归研究所(5号楼),另一幢给浙大(4号楼),房子六层每层13套,有四间、三小间、二间半、二南间、南北二间五种户型,浙大也解决了78户的居住。书法家姜东舒夫妇就住在这里。

1992年庆春路拓宽改造,建德村丙种1—3幢(12户)及丁种1幢(11户)拆迁改造成宏盛公寓东、西两楼。

泰和村在1997年被改造成两幢22层的小高层。米兰公寓也在1997年开建,地块是建德村甲、乙种三幢加震旦丝织厂。

这时我正兼任浙大房地产管理处处长,眼看建德村还剩丁种三幢也没开发商感兴趣,我就和学校领导商量由房产处牵头找建设单位来改造,由于受周围地块影响,只能建一层四户的14层小高层,2000年建成后王季午、王承绪、王骥程等重磅人物入住,也让我了却了对建德村的心愿。2019年杭州市对刀茅巷进行了扩建改造,刀茅巷已今非昔比,有了圆满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