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学子走进田间地头,体验别样课堂

时间:2021-05-25浏览:386


学生记者 彭静怡 许恒瑜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在浙大,有这样一门课。同学们放下手机、撸起袖子,走上田间地头,细心育苗、认真除草、精准施肥,一边体验劳作的锻炼,一边享受收获的喜悦。这就是由浙江大学农业试验站承担教学的《农事劳动实践》课。自2020级本科生起,浙江大学分别在第一课堂和二、三课堂设置“+1学分“2记点的劳育学习要求。作为学校首门劳育类通识课程,《农事劳动实践》吸引了很多同学的关注。

 

别出心裁,带来全新体验

 

水加多了,我们一起把干的基质翻过来!”“把这一头和这一头焊接在一起,快快,别冷了接不上去。哎呀,歪了!”“小心,湿泥比较滑,注意不要陷进去!

这些场景,都发生在这门农事劳动实践课上。由于不少同学还是第一次接触农事劳动,面对全新的挑战时,难免有些手忙脚乱,在一旁指导的老师也直言自己提心吊胆,但偶尔也会被同学们可爱又可气的操作逗笑。

春耕,夏长,秋收,冬藏,这门课将从莺飞草长的三月,开到岁暮天寒的冬日,按照季节划分,根据时令变化带领同学进行农事劳动。

在这门课上,每节课都安排得满满当当。从穴盘无土育苗、扦插、移栽,到锄田、配肥、爬架,再到组装自动滴灌系统,上这门课的同学们初步学习了古代和现代农业的各项技能,实践足迹遍布校园各角。在农业试验站,他们见证亲手种下的小种子发芽和扦插移栽的彩叶草生根;大西区田上,他们不论晴雨都坚持锄地搭架;启真湖畔的果园间,几届学生施肥后立下的系带还在树上招展;甚至在寝室的窗台上,也能看到他们细心呵护小多肉的身影。辛苦是必然的,黄瓜、茄子、四季豆,种子不能少一粒,埋入基质,30度角完美浇水,劳动绝对不会如想象般轻松,锄地时的汗水,拎着水桶时颤抖的手,是每个同学的必经之路。

劳动之余,同学们收获更多的是满足。老师将知识倾囊相授,在课后会慷慨地送出小多肉盆栽,向同学承诺可以采摘自己管理的蔬菜水果,可以想象,在收获的季节同学们都会获益匪浅。老师说第一节课种的番茄种子是最好吃的小番茄,六月就可以品尝了!一想到能够享受到自己劳作的果实,劳动的过程中,就会不自觉地更细心和认真了!一位课上的同学说。

 

顺应潮流,不忘初心始开课

 

回想起设立这一门课的初心,王建军老师感慨道:

农业试验站刚成立时只面向农学专业的同学们开放,各方面的资源也比较有限。但是当我回想起以前自己求学时候的经历,总忘不了大家一起参与劳动的喜悦。而且当我看到近年来很多农科类大学也都成功在全校普及了类似的课程时,我觉得我们也应该让浙大的同学们也感受到这种劳动的喜悦。

作为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劳动性学科,农学自然成为了劳育课程的首选内容。在教务处的支持和推动下,《农事劳动实践》作为首批劳育课程和为数不多的不拘泥于特定教学空间的课程,不仅为同学们带来了更丰富的学业选择,更为进一步深度发掘劳育体系,积累全面教育经验作出了全新的尝试。农事课程由来自农业试验站的四位老师领衔主讲,多位老师辅助教学,集中了农业试验站的优质教师团队,采用多个独立板块组合而成的理论+实践课程模式,包含了播种、农具使用、除虫防虫、田间管理等基本农事的方方面面。而为了体现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农业时令特色,不同季节的农事课程所具有的内容板块各有不同,可以说是期期有不同,季季有惊喜。

作为一门年轻的课程,农事实践依然面临着诸多挑战:有限的温室资源、逐渐扩大的班级容量,每一个季度的特色板块、课程的难度和应急预案的设计。但是农业试验站的老师们从来都没有后退过,而是用春风化雨的温和严谨坚持着这一课程的教学。而每一位参与同学提出的宝贵意见,正是这门课程最珍贵的肥料,护佑着它茁壮成长。

就像课程负责人宋文坚老师所说:在课程的品牌功能里一定是要体现劳动的。劳动是什么?劳动就是你去一小块一小块地打理出田间油菜,一枝一枝地把多余的枝条剪掉。这正好诠释了这门劳育课程的初心与本质:稳扎稳打、实事求是、脚踏实地。

 

广受好评,多方共赢共成就

 

开课以来,已有上百位同学体验了这门课,课程也收到了不错的反馈。

每次课后,贾化龙同学都会用一句诗概括今日的收获。学习了水稻识别及田间收获后,他写道:不惜两钟输一斛,尚赢糠核饱儿郎。学习了农耕文化和常用农具辨认与使用后,他也找到诗句农具应须办,朝簪便合投的实践意义。一边实践,一边感悟农学诗词之美。

另一位同学赵欣然则表示,通过学习这门课程,不仅了解了农事知识、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还明白了劳动在创造财富、弘扬传统和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价值。

教学相长也。教授滴灌系统的设计与安装制作的齐振宇老师说: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大家都不是很懂要怎么做,有点手足无措。学习课程之后,在一起研究琢磨,慢慢找到方法,最后都能做出来。

老师们提到这门课,脸上都洋溢着自豪欣慰的笑容。来自不同专业的同学们在课上交流学习,用热情感染着老师们。而来自农业试验站的各位耐心细致的老师,也让同学们感受到了农学人的个人魅力和他们对待生命时的温柔严谨。在今年寒假期间同学们离校时,吴喻杰老师默默地为上冬学期课的同学们种下的小苗浇水,让同学们在返校后顺利拿到了自己劳动的果实。

《农事劳动实践》是农事劳育课迈出的一小步,它丰富了浙大的全方位育人体系,也为浙大的劳育提供独具学科特色的借鉴。当然,老师们纷纷直言,农事劳动实践课的探索仍未停止,这门课仍然处于不断的自我完善之中。虽然现有课程既有根据农时安排的播种收获系列课,又有仪器组装课,但老师们仍在此基础上持续丰富课程类目。他们希望未来能够带领同学们到真正的乡间田野去,让同学们自行生火作炊,完整地体验劳动人民的生活,学习真正的生活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