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交流新宝地惟学长廊暖人心

时间:2022-03-18浏览:386


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教学区的二楼和三楼,有一条倍受学生喜爱的惟学长廊。恰逢考试周,这个使用面积900余平方米的公共学习空间也成为近期最热门的自习点。

作为学校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项目之一,惟学长廊于20214月启动建设,1210日正式开放使用,为师生提供了更加舒适温馨、高效便捷的学习交流环境。

温馨雅致,便利师生

建成之后第一天我就过来了。文学院(筹)2019级本科生李艺说。串联的长桌长椅、正对窗户绿植的单人座位、圆弧形半包围的讨论区……惟学长廊的各个角落都留下了李艺的足迹。惟学长廊的座位还挺多的,特别是电源插头充足,使用起来很方便。和李艺一起在惟学长廊自习的文学院(筹)2020级本科生沈锴丽对此深有感触,我之前都是专程去东教学区找插头,现在再也不用跑远了!

除了为每张吧桌设置便利的充电模块,惟学长廊还设计了明亮的落地窗,摆放了养眼的绿植,着力营造简约清新、阳光充足的舒适氛围,为师生搭建一个雅致和谐,满足全方位、多层次使用需求的空间。

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惟学长廊进一步优化公共空间资源配置,设计了开放式学习区、私密性学习区、围合型讨论区、等候休息区等不同的功能区,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

在西教学区下课以后,药学院2019级本科生姜凌骁常常在惟学长廊自习。在他看来,这里最大的特点是自由”——“走动比较方便,也不会打扰到别人。这里也是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2019级本科生干心卉最爱待的地方这里开阔敞亮,一点都不闷,同时楼层较低,出入方便,所以我有空就会过来,经常一待就是大半天

和干心卉不同,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2019级本科生周佳盈和马溢遥是第一次到惟学长廊自习。这一对初次体验新空间的伙伴,也打了一个高分,非常不错”“很温馨”“还适合讨论

立德树人,文化浸润

惟学长廊的设计深度契合了学习交流空间的定位。除了改造现有空间资源、挖掘增量空间资源、便捷空间共享利用外,学校还着力融入文化元素、突出育人内涵,通过软硬件的配合,发挥空间育人的功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持续增进学生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长廊里,我们可以看到一系列风格有别、形式多样的文化墙:有的展示了本年度竺可桢奖学金获得者、有的张贴了最美学习笔记获奖作品,激励同学们奋发学习、积极进取;有的汇总了浙大学子的宝藏书单,带领同学们畅游缤纷书海,《夜晚的潜水艇》《观山海》《青鸟故事集》《中国精神读本》《观念的水位》等等,类型多样,总有一本引你入胜;还有展示了求是学子表白母校的三行情书和《相会浙里》《丹青门口见》等浙大原创歌曲,浙大人的精神共鸣在这里串联。10面文化墙承载的多种文化元素汇聚交融,在互动中实现育人目标。

建筑工程学院2020级本科生刘逸凡很早就关注到了这些文化墙:自习休息间隙,我经常会去看看上面展示的内容。在如此浸润式的文化体验中,惟学长廊展示出集学生学习与美育、劳育教育于一体的公共学习空间的特色。

据了解,聚焦立德树人,进一步从学生成长侧考虑,持续提升惟学长廊的文化展示度和浸润式育人功能,学校还计划继续挖掘西一、西二教学楼4-5楼连廊的公共空间,建设新的讨论区和自习区,再增设350左右的座位数;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特点和需求,打造形式多样、种类丰富、具有不同文化特色的活动空间,完成惟学长廊由点到面的建设。

体验者这么说

公共管理学院2019级本科生 陈渝霖

惟学长廊作为全新的自习和讨论空间,充分利用了西教学区的空间资源,使闲置区域焕发出新的活力。建设了惟学长廊之后,我可以方便地在课前课后找到地方自习,提高了时间利用效率;而且这里非常舒适,有很多贴心的设计,比如装上了落地的玻璃,不用在寒风中学习,还有充足的插座和精美的文化墙,这些都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了我学习的效率。

能源工程学院2020级本科生 任洪伟

对我来说,西区惟学长廊的作用很大。我平时上课早上第四节课结束,下午第六节课就开始了,由于中间的时间比较短,我经常吃过午饭就回来了,但由于第五节课还未结束,这时我就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在惟学长廊里自习或休息了。西区惟学长廊的硬件设施齐全,相比于普通的长椅和桌子来说,它的学习氛围更浓郁,更温馨,可以让同学们利用碎片化时间来学习或者进行小组讨论。希望学校可以利用空闲的地方多建设惟学长廊。

丹青学园2021级本科生 邓兰馨

惟学长廊充分体现了学校对走廊空地区域的合理利用。目前,教室的插座较少,而且位置多在后排墙上,充电不是非常方便。但是长廊自习区基本做到了单独位置至少有一个插座口,有效地满足了我们使用电子产品进行学习的需要。自习位置宽敞,还配有不同类型的桌椅,圆形适合小组围在一起讨论,方形的多人座桌面空间大,方便摆放书本等进行自习,满足了我们的多样化需求。此外,自习区设置在教室之间,非常方便课间自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