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优秀,不如一同优秀!

时间:2022-07-05浏览:276



春好正是读书时。每个个体的学习态度,汇聚成校园的学习风貌,萦绕在校园,让浸润其中的学子深受感染。今天,七位同学分享他们关于用心学习的个人体会,或者营建学习氛围的集体案例。希望能如春发气息,触动更多学子遨游学海、尽享学之乐!

科研就像长跑,好奇心和耐心驱使我前进。

——孙振涛 海洋学院博士生

去年年底,孙振涛结束了为期两个月在全球海洋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的海上科考,亲身探索地球第四极

在航次期间,孙振涛荣幸地成为了此次唯一搭乘大国重器奋斗者号潜水器下潜作业的学生,抵达8462.2米深的海底。在此深度下,潜水器外承受着巨大的水压,相当于一辆小轿车停在人的指尖上。

下潜过程中有两件事令他印象深刻,一是随着潜器的下沉,舷窗外的海水由浅蓝变成深蓝,直至视野一片漆黑,冰冷的舷窗上凝结出水滴;二是全程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在狭小的空间内,他必须趴伏在舱内,目不转睛地观察并记录海底的情况。爬出潜器时,孙振涛已经腿脚发麻,双眼布满血丝。过程不易,但他乐此不疲:好奇心是科学研究的原动力。在出海和下潜的过程中,我有机会见到许多未知事物,好奇心得到了大大满足,同样令我激动的是,这个追求真理的过程会推动海洋事业的发展。

孙振涛说:我是一个有科研强迫症的人,在我看来,科研不是考验智商,而更比拼耐性,一定要做到精益求精,而不能差不多就好。

体悟前辈初心,续写学科辉煌。

——宣泓舟 心理与行为科学系博士生

去年,校团委启动了我的学科有故事浙江大学学科发展史系列视频项目,宣泓舟参与其中,挖掘我校学科发展历史中的重大事件和代表性人物的典型事迹,让更多青年学生近距离感受老一辈学科带头人的精神。

宣泓舟说:这段经历让我意识到学科精神是一个学科发展历史的积淀,是学科中重大事件和代表性人物的初心的凝聚和升华,如果我们青年师生能深层次感悟这份初心,不忘初心,学科精神必然能够传承。

宣泓舟说,浙大心理系的学科精神是从陈立先生的初心开始凝聚的。先生在恶劣的外部环境下仍然没有丢失对心理科学事业的眷恋和执着,想尽一切办法投入到恢复中国心理学发展的事业中,不顾自身严重的白内障病情全身心筹措并成功创办了心理学系。每每听到他都备受感染。

我的导师何贵兵教授曾提出心理人初心十问,其中一问就是——我们是否有续写心理系辉煌的理想抱负?曾经的我回答不了也不敢回答,但回顾学科发展历史,先生们的初心告诉我心理人始终应该有不甘平庸、力争上游、敢为人先的精神,有战胜一切困难和挫折的意志,前辈们能排除万难创办心理系,我们也一定能续写心理系的辉煌。

想跟随老师们的步伐,怀大国之匠心,做大国之匠人。

——马超 艺术与考古学院硕士生

去年暑假,马超有幸参与到中国历代绘画大系这一国家级文化工程之中,主要参与的是部分资料搜集和讲解培训。

在这一过程中,他了解到大系团队的老师们在17年里日夜兼程、不辞辛苦地走访了全球260余家文博机构,以高标准的数字化扫描、拍摄、印刷的要求,把规模庞大、卷帙浩繁的作品编纂为66240余册。

在马超看来,老师们有着盛世修典的匠心,他们秉持严谨踏实、精益求精的学风,投身于大系作品繁复细致的编纂工作之中,有时团队成员会因为卷面上的一根纹路,花费2个多小时调整。马超说:在老师们身上,我深深感受到了浙大人怀大国之匠心,做大国之匠人的精神。

大系老师们严谨求实、精益求精的钻研精神在渐渐地影响着马超。他说:

我想传承老师们大国匠心的学风精神,围绕博物馆展览讲好中国故事,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成果进行新时代的诠释和转化,做文物保护的践行者,做传统文化的时代摆渡人。

学风建设应该是先富带动后富,最后实现共同富裕

——谭加兴 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

以学生为主体对象的学风建设一定是大家一起行动,一起建设,可以说是先富带动后富,最后实现共同富裕、一起优秀。谭加兴说。

2018年,谭加兴和小伙伴注意到生命科学学生之间的交流比较少,于是联合生研院、生科院、医学院等几个学院的同学,一起创办了BioJC的学术俱乐部,定期举办线下学术聚会,开展成员轮流报告、高质量论文一作报告和实验技术创新讨论等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思维碰撞和交流的开放平台。开始是几个发起人轮流讲,后来主讲人变成六个,再后来这支队伍逐渐壮大到上百人。

据统计,从2018年到2021年,学术俱乐部总共举办了近90期的线下交流活动。大家作为研究生,在实验之余,常常会就不同研究方向的学术问题畅谈一两个小时,不亦乐乎。这种交流不仅有助于了解生命科学的前沿内容,丰富对实验室研究课题之外的认识,而且接地气的讨论模式也帮助我们在课题实验上进行更科学理性的设计。

非常有幸能带动更多人参与进来,共同分享、收获、学习,谭加兴说,希望大家都能有这种先富带动后富的意识,从自己出发,带动周围的同学实现共同富裕

党支部和党员在学风建设中大有可为。

——温晨怡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本科生

作为微电子本科生党支部的副书记,在温晨怡看来,学生党支部的核心工作之一就是服务本专业同学、加强学风建设。在过去一年中,她所在的党支部面向本专业所有同学组织开展学风建设活动共4次,参与人数合计达360人次。

在党支部的调研中,她发现同学们大多对未来方向感到迷茫困惑,希望能得到各项政策介绍、学长学姐经验分享、科研方向介绍等方面的帮助。

针对这一现象,信电学院各党支部积极组织力量,将学风建设活动和党建工作相结合。如依托凌云计划,各研究生党支部带领同学前往重点行业领域单位交流学习;再如信通系教工党支部联合信工本科生党支部开展实验室开放日活动……“学院调研发现,2022届信电研究生毕业前往重点行业领域单位的意向数量较往年增长了30%,也证实了各党支部凝聚群众、宣传群众的重要作用。温晨怡说。

温晨怡还认为,每个党员都应该担当起在学风建设方面的责任,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带动身边同学共同成长。氛围真的很重要,我所在的寝室里有3个党员,大家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总是相互帮助鼓励、交流沟通,形成了温馨自律的寝室氛围,最终全寝4人成功保研。温晨怡举了自己宿舍的例子。

明晰为什么要学,才能提高内生学习动力。

——唐子豪 计算机学院本科生

上个学期计算机学院举办了朋辈辅学活动,开设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等9门课程。每个周末的早上十点至晚上十点,团队在玉泉校区以及紫金港校区都会安排固定的教室授课,招募的小老师们会以小班教学的方式为大家答疑解惑,受益的同学涵盖了五个年级近200人次。而在期末,团队会在线上线下同步增设课程梳理,有600余名同学受益。

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唐子豪发现除了学力有限、课程比较难等原因之外,学习的内动力不足也是学业进步的拦路虎之一。有次活动中,一名大一的同学说不知道现在学的微积分有什么用,没有学下去的动力。作为一名大四的同学,我能理解他的困惑。不过从我现在的角度出发,就能看到自己所研究的因果推理,乃至整个人工智能领域,都需要对问题作出形式化的描述,然后去做误差分析,这些都离不开微积分等数学工具。唐子豪说。

为了更好地提升同学们的学习内动力,朋辈辅学活动也单独开辟了前瞻模块,邀请高年级学长学姐向同学们展示这些课程在他们实际研究中的应用。就以大一新生日常接触的线代为例,前瞻模块会向同学们展示人工智能相关研究中,就需要使用矩阵工具进行图像、自然语言的处理。据介绍,相应课程将在三月上旬正式投入教学。

全员参与学风创建,会有更好的效果。

——许琳 法学院本科生

因为学习小组的存在,寒假期间不仅可以跟家人交流,还可以随时跟同学互动,不管是自己做的菜还是演奏的音乐,又或者是大家共读一本书,有了观众总会让人更有动力去完成。法学院1802班本科生蒋磊回忆。

据班长许琳介绍,学习小组始于2020年寒假。当时正值新冠疫情爆发,为了增强班级成员在学习上的交流,凝聚班级归属感,形成良性竞争、互帮互助的学风,许琳在班内设立了学习小组机制,将全班44位同学分成8个小组,由成绩优异的同学担任组长并发挥带头作用。而在校时间里,学习小组会组织英语打卡、朗读会、职业分享等活动,借此帮助同学们养成随时随地、长期自觉学习的习惯。

对于班团学风建设,我有两点感想。首先,良好的班级氛围是基础。学习小组的开展,让大家更熟悉、更融洽、更温暖,为后续开展的一系列活动打下基础。现在,学习生活中遇到问题,大家都会很自然地在班群中展开交流、互相鼓励。其次,开展学风建设活动要强调尊重同学意愿,选取同学们感兴趣的方式开展大家喜欢的学习活动。全员参与学风创建,会有更好的效果。

(学生记者 刘欣然 陈永楠 杨润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