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些竺奖得主的多彩青春

时间:2023-03-31浏览:238


学生记者 傅航颖 毛杰 蒋立雯 黄子叶

谈起竺奖得主,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关键词可能是学习好”“满绩”“科研大佬,而在浙大,有这么一批竺奖人物,他们会玩也会学。他们发展兴趣爱好,在热爱的领域闪闪发光;他们拓展人生的边界,立志成为复合型人才。

斜杠青年遇上竺奖人物,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四位2021-2022学年竺可桢奖学金获得者:余杭燕、杨丽婷、马全、高近爽,

看看这四位全方位发展的斜杠青年如何书写精彩的青春篇章。相信青春从来不止一种色彩,怀抱梦想、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善作善成,你也可以成为他们一样全方位发展的斜杠青年

余杭燕:做好新时代复合型浙大外语人才

作为一名外语生,外国语学院2022级博士生余杭燕却对神经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于是,一个文科小白在两年前第一次接触神经语言学后,开始了上瘾般的学习和艰难的跨界。文科生攻克理科知识,这是一个创新且具有挑战性的做法,但在余杭燕眼中,大脑和宇宙一样具有无穷的未知与可能性,让人无限遐想并不断求索,所谓的文理科并无想象中那么大的学科壁垒。尽管跨学科知识与技能水平上的不足成为了这场冒险的极大阻碍,但坚持不懈的尝试让她发现,这竟是努力范围内最可控的变量。第一次用Matlab跑出脑成像时的兴奋与感慨,第一次介绍自己语言学脑影像研究成果时满脸的生动光彩,也成为了余杭燕的独特记忆。

在满足了自身的兴趣与好奇心之时,余杭燕尝试以心理学、数据科学、神经科学等多学科技术赋能文科研究。保持热爱、脚踏实地的她,也在这条求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日常的学习研究之余,余杭燕积极地参与了诸多实践与活动。她曾担任2022年浙江大学全球暑期学校闭幕式英文主持人,在展现浙大学子国际风采的同时,力求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形象。作为研究生艺术团的一员,她参加了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暨浙江大学124周年校庆晚会等20余场文艺演出。这些课余生活于她而言,是科研工作的调剂,也是获得自我更新与能量补给的有效方式。同时,余杭燕坚信人情味是一个好的研究必不可缺的部分,研究问题的出发点应当是以人为本的,研究设计的考量需是人性化的,研究结果的落实也可以是提升人民福祉的。丰富的课余生活帮助她构建起科研与人之间的桥梁,每一次与丰富而具体的个体交互的过程都在加深她对的认知与考量,这也于无形间提升了其科研的人情味

杨丽婷:我是为秋天存桂花香的体力化学家

讲起研究生生活,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2020级硕士生杨丽婷表示,对于研究生阶段的自己,更重要的是给予自我正反馈。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之余,她用特别的方式为自己的青春涂抹独到的色彩。

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与本科阶段截然不同,长期埋头在实验室奋战的科研生活多少有些枯燥,但杨丽婷总能在程序化的模式中找到独属自己的乐趣,如用相机记录生活碎片。杨丽婷把碎片串进月末总结的小视频里,一段时光的快乐也就此镌刻。去年秋天,实验室门口的桂花开了,正好有只小猫蹲在那,我便记录下这美好的一刻,在手机相册里存着秋天的桂花香和这只桂花味的小猫,让我觉得生活仍旧值得期待。

组织工作也成为杨丽婷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浙江大学研究生新闻媒体中心的负责人之一,她秉持着不断进步、不断捶打、不断提升的理念,为学校研究生宣传做出了自己的贡献。面对一些临时任务,杨丽婷能够有条理地将任务梳理安排至时间表的恰当位置。当日事当日毕的心态成为她多挤出一分钟的制胜法宝,各类工作带给她的收获远远超过她的想象。

靠着挤压时间海绵的能力,杨丽婷在发表了4SCI论文的同时,比他人多出了一部分独属自己的时间。不泡在实验室的日子里,她会整理数据、回顾过往、确立下一步的目标,与朋友参加学校活动与体育比赛把事情做完整远比做完美更重要,唯有不问可能才能创造可能。完美是没有标准的,如同一次实验,要想获得完美的成果可能微乎其微,只有把事情做完整、做踏实,相信自己,才能更持久地走下去。

关于科研,杨丽婷用体力化学家这个词来形容自己,实验没有成功,努力得不到回报是常有状态。生活并不总是一帆风顺,但总有美丽生在其中。只要每件事都付出自己最大的努力,做足准备,你只需要等待一个时机,便能看见蜕变后的自己。

马全:专一广博,研究内外的交叉互动

有人认为,这不是一个好上手的专业,但我就是充满了兴趣。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2020级硕士生马全对于自己专业研究的热爱起于兴趣,源于坚持,忠于专业自豪感。

6年来在食品与医药领域耕耘,每一次实现学科知识与现实应用交叉互动,马全就深感食品人的责任所在。他曾经走访多家水果食品加工厂,看到了现今食品产业背后对于安全健康的需求,便以此为导向深入研究,制备出果卫士涂膜保鲜剂并应用于柑橘打蜡厂。理论研究落地生根,实践成果惠及百姓,当马全作为食品人的责任感与现实意义交叉,他的信念从此更加专一。但是产业上的现象还需要理论去抓住肌理。专注于理论研究的马全在跨学科中寻找突破口,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发现灵感。学科交叉和国际视野让他在专一中广博探索。

马全的研究之路似乎很早就见诸于他的体艺学习历程中。比如最初学习小提琴,只是颇感枯燥地锯木头,就像没有感情的拉琴机器,初中时慢慢体会到音乐的美感和技艺增进的成就感,愿意主动刻苦练习,常常每天拉琴七八个小时,这才成就他作为艺术特长生在世界顶级演奏会参与演出的水平。对于篮球,他也经历了在夏天大太阳、冬天地结霜的环境里练基础,提升技能后参加校队的过程。

从打牢基础,到主动学习领悟,再到精益求精,练习小提琴和篮球的历程所练就出的耐住寂寞、刻苦钻研的劲头也作用于他的专业研究中去,体艺培养与科研工作不仅在过去完成了时间上的续接,现如今也处在交叉互动中,成为他全面发展中的重要部分。现在,马全仍然会在每周五下午做完实验后的空闲中去练琴,在晚上空余的时间里打会儿球,一有空就去做志愿服务,对他而言,这是很好的调节生活节奏的方式。就像他说的:不能只是低着头做实验,还要抬起头看外面,神经不能一直绷得太紧。马全就是这样让思维保持活跃状态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激发正来自于他体艺与科研的交叉之中。

最后,马全真诚地建议:年轻的时候试错成本最低,大家要多多勇敢尝试!尝试是交叉与全面的入门,而他本人专于果蔬采后研究,在研究中交叉探索,在研究外全面发展,走着一条既的路,在未来也将这么走下去,是我们很好的榜样。

高近爽:我的青春,与志愿为伴、以奉献为名

从小镇梦想家到大国工程师是工程师学院2021级硕士生高近爽对自己的目前定位和未来展望。2013年,高近爽因暑期支教团队与浙大结缘、埋下了一个以志愿为名的浙大梦;2020年,他选择加入研究生支教团回到家乡云南支教,实现跨越八年的支教传承。他的青春与志愿为伴、以奉献为名。

在校期间,他参加了众多志愿活动回馈社会,志愿小时数超过500小时。他是创青春创业大赛优秀志愿者互联网+创业大赛杰出志愿者、浙江大学五星级志愿者,西湖边的微笑亭、杭州东站引导站等地都留下了高近爽穿着红马甲做志愿服务的红色身影。

本科毕业后,高近爽毅然加入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担任景东分团团长,回到家乡云南支教:在那里,他播撒希望之种,推出求是小课堂通识教育系列讲座,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覆盖10个乡镇6000余名学生;他带领团队发起2021“爱在滇西公益助学活动,募集140余万元的爱心善款,资助景东2000余名贫困学子。他用心、用情、用力,只为了每一位山村的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他说,自己用一年的时间做了一件终身难忘的事情。

支教一年,自教一生。在景东支教一年的宝贵经历让高近爽更加坚定了服务基层的志向,他积极投身能源高效清洁利用的科研攻关和工程实践,期望利用家乡太阳能、地热能资源丰富的优势,助力乡村振兴。他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多级相变储热的高寒地区太阳能与热泵联合供热方法研究》;参与了金华市博物馆文物库房恒温恒湿系统项目和杭州卷烟厂醇化库余热回收两个校企合作项目;他在不断创新的实践中提炼成果,以第一作者身份在专业领域顶刊《EnergyConversionandManagement》(影响因子11.533)上发表论文。

始于梦想,高近爽走上了支教的道路,成为一名灵魂工程师;甘于奉献,他积极投身社会工作,担任十四期校青马班主任和理想信念宣讲团讲师,成为一名教育启迪大学生的思政工程师;谈及未来,高近爽表示将忠于使命,继续读博深耕热泵储热工程应用领域,为高寒地区提供高效清洁的供热方式,助力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成为一名扎根祖国大地的大国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