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古论今,聚沙成塔

时间:2023-05-05浏览:299


《聚沙成塔——天封塔口述史研究》,作者为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丁真珍、吴馨怡、张颖洁三位2019级本科生。研究致力于打破隔离社区”“群体个人的边界,铺开宁波天封塔古往今来的历史长卷。

融合个体记忆,提取文化基因

天封塔是宁波城市历史和现代文明交汇的重要见证。自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重建始,直到1992年,矗立千年的天封塔都是宁波最高的建筑。宁波人将宁波城视作一条船,而天封塔则是船上的桅杆。宁波不能没有天封塔,正如一条船不能没有桅杆。

但由于多次损毁和重建,天封塔的塔体情况较为复杂,遗产的原真性和完整性都遭到不同程度上的破坏。且对天封塔的研究者寥寥无几,研究成果屈指可数,保护、传播、利用等方面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国创项目的启动阶段,在团队对应当如何将研究对象天封塔进行概念化操作化一筹莫展时,陈筱老师点拨了一个重要线索:集体记忆。社会化的集体记忆会通过特定群体中存在一定联系的人所共享、传承以及共同建构,将最美好、神圣的事或物贮存在另一个维度里,形成可追溯的、增强社会认同感的历史,而公共建筑和空间正是凝结集体记忆最重要的物质载体。团队深受启发,立志将散落在民间的个体记忆碎片凝结成关于天封塔的集体记忆,甚至勾勒出一幅城市记忆的图景。

出自《妙法莲华经》的聚沙成塔本意为一种造塔方式。通过一次次扎实的田野调查,学者、匠人、百姓、官员、游客等形形色色的与天封塔的各种关联也不再是埋藏在个人记忆中的,更是凝聚着集体记忆的

寻觅时光变迁,拼合集体记忆

确定了选题和研究方向以后,团队三位成员在遵循考古学与人类学研究规范的基础上,通过半结构化的口述史整理分析,还原了天封塔的保护和修缮过程,以及宁波人与天封塔朝夕与共的生活状态。在如今的成果背后,是团队不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携手共进与逐步成长。

将个体记忆凝结为集体记忆,最重要的理念与实践是回归生活经验、追溯人本思想。在调研访谈中,团队遇到的最大困难是语言不通。天封塔周边社区的居民,大多数是只会使用宁波城区老派方言沟通的老年人。很多时候只能听懂个大概,即使土生土长于兹,用方言交流学科术语对张颖洁而言也是不小的挑战。

起初,团队三人几乎完全听不懂老人的话,只能从少数几个能够辨别出的词语入手拼凑出一条逻辑线,再根据录音反复推敲,逐字逐句地进行核对和补充。但到后来,大家竟也能简单地说一点方言,沟通和理解也变得更加顺畅自如。

吴馨怡说:虽然这个过程并不轻松,但是如果不把这些老年人的个体记忆争分夺秒地记录下来,这些历史的记忆碎片终将会随着时间的消逝一起慢慢远去,这是我们不愿看到的。

从前期采访提纲的整理、中期采访过程中的交流、后期文字的整理与加工润色,经过与9大类、27组、34位不同身份的利益相关者的对话,团队默契配合、摸索尝试,齐心协力完成了最后的工作——著述近20万版面字数的书稿,并签订了图书出版合同。

厚植遗产传承,讲好民族故事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院长白谦慎教授评价道:天封塔口述史研究,不但挖掘了专业人士为天封塔的内涵与外延的保护和发展做出的努力,总结出文化遗产保护的当代使命和潜力空间,也唤起了普通民众对天封塔的认知、记忆和情感,帮助未来的参观者更好地了解天封塔背后的故事,引发共鸣。

功夫不负有心人,天封塔口述史研究成果获得广泛关注与认可,并成功入选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

开始这项研究之后,我们开始正视那些在平时看来理所当然而无关紧要的历史存在,并由此产生对个体记忆的景仰之心与探索热忱。从此,聚沙成塔作为一种思想定力潜移默化地滋育着我们的学习道路,作为一种思考方式悄无声息地浸润着我们的生活旅途。丁真珍说。

从乡土情怀到学术研究,从兴趣爱好到使命事业。天封塔的口述史研究是社会科学与人文历史的相辅相成,是遗产活化与城市规划的相克相济,也是媒介融合与文创开发的相类相从。作为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的学生,三位同学常常思考:如何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天封塔口述史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思路。

谈及此次研究的感想,三位同学都非常感恩学校提供的深度科研机会与优质平台资源,从中收获了知识与能力的同步积累、理论方法与实践经验的协同升华。此外,作为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的学生,三位同学都表示,会继续发扬年轻一代的文博人为遗产事业创造活力的勇敢尝试,讲好文化遗产的故事,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