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于故纸,辨字识文

时间:2023-05-05浏览:149


《敦煌写本S.2506V等〈失名史书〉疑难草书校释》,作者为浙江大学文学院2021级博士生吴昌政。文章利用辨析字形、揣摩文意、审察文例等方法,结合相关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对敦煌写本S.2506V等《失名史书》中的八个疑难草书字形作了全新的释读。

寻根问底

灵感于汗水中开花

良好论文选题的发掘,除了灵感与机遇,更需要的是点滴积累与寻根问底。早在2019年,吴昌政就关注到一件字形独特的敦煌行草书医药写本,并就一些疑难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推断,却一直苦于没有更多材料来证明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在后续的学习研究过程中,吴昌政偶然注意到《敦煌写本文献学》在介绍敦煌草书文献时提及了一种医药写本及《文心雕龙》写本。经过比较分析,他发现前者应该与他所研究的医药写本原属一件,只是后来离散,目前分藏于法国和日本;后者则与上述两种医药写本的书写风格极为相似,可以为之前的一些分析作补充或订正。惊喜之余,他又进一步搜寻相关研究成果,发现还有一件写本与上述诸写本的字形风格非常接近,也正是此次他所研究的《失名史书》,于是选题应运而生。

如果说机缘巧合找到几种书写风格相近的敦煌写本,是开启此次研究的一把钥匙,那么接下来大量的材料搜集和分析工作,则让这把钥匙在不断摸索中得以打开历史的宝箱,使这份灵感在耐心浇灌下生出鲜嫩的花苞。相比于前辈学者,我们今天拥有更丰富的研究材料和更便利的研究条件。为了破解《失名史书》中的疑难草书字形,吴昌政将多种写本逐字重新校录,继而比较、系联、统计其中的字形,同时充分利用现有数据库、工具书,尽可能地搜罗相关文献材料。出土文献中文字的考释工作,不单单是认字的问题,需要多方面地联系与论证,从已知到未知,透过文字寻找语言的真相,继而尽可能地还原文献和历史的原貌。正是踏实完善的准备工作,为其后有条不紊地撰写论文打下了坚实基础。

追求严谨

多角度破解学术难题

汪老师常跟我们说:没有严谨就没有学问!’”受导师汪维辉教授的影响,吴昌政也形成了严谨的治学态度。他在撰写论文时不仅关注字形的辨析,还重视寻绎文意、审察文例,充分联系相关文献,力求对一个问题有破有立,由悬断趋近征实

例如论文中讨论的第一条九年  ,颇难辨认,前人有三月”“五月等释读。吴昌政则提出该形体其实是一个字,并从三个角度展开详备的论证:一是就字形而言,经过核查、比较,几种风格相近的写本中都没有写作待考形体上部构件的数字,而待考形体的构形更接近于的草写。二是就文意而言,简点一词唐代已见,可指征兵、点兵,敦煌吐鲁番文献中还存在不少用例;同时在史实上,历史学者已经论证了开元九年为唐代的简点年。三是就体例而言,原卷一年中事件前一般有月份日期,但没有具体时间的情况也不乏其例;同时在抄写上学者们已指出九年后存在脱文,故而即便简点前原有具体时间,可能也是被书手遗漏而未补出。在多重印证下,可见此处释为简点文从字顺。

复如第三条日蚀,暗,  中的 ,以往学者均认为是字。吴昌政通过辨析几种行草书写本中草书字形的区别特征,提出字可疑,更有可能是字。继而又结合自然现象、历史地理、传世文献记载、时人思想观念等角度,确证了此处当读为见星而非无星

《礼记·学记》中有言: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值得一提的是,朋友们的帮助也对该研究的完善有所助益。吴昌政提及:我经常和我历史专业的高中好友切磋交流,讨论我的分析合不合理。比较有意思的是,当时为了了解日食的相关信息,我还去请教了学气象、天文方面的同学。此外,很多师友都为我提供了宝贵建议和帮助,真的非常感谢!

日就月将

怀责任探索敦煌宝藏

吴昌政对《失名史书》疑难草书的释读成果,得到广泛好评。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张涌泉先生评价道:“S.2506V等《失名史书》为行草书写本,内容重要,前人已有校录,但留存的问题极多。本文对其中的一些疑难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创获很多,是一篇好文章。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真大成教授也认为此成果解决了文本释读方面的不少疑难,具有较大的开拓之处和重要学术价值

面对师友们的肯定和鼓励,吴昌政坦言有此收获实在是幸运之至,接下来他的学位论文也将继续围绕敦煌文献展开,而激发他在这一冷门绝学领域继续探索的有两个关键词。

一是宝藏。吴昌政就语言文字学本专业介绍了敦煌文献的价值:作为20世纪初中国古文献的四大发现之一,敦煌文献是未经后人改动的一手材料,更为可靠地反映了唐代前后语言文字使用的真实面貌。尽管前修时彦在这一领域已取得丰硕成果,但我相信还有许多宝藏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

二是责任。吴昌政介绍,敦煌文献自上世纪初发现于莫高窟藏经洞后,旋即陷入抄掠和流散的境地,国人曾有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海外的叹息。

不过,在国内几代学人的预流和耕耘之下,这一局面已经扭转,优秀成果层出不穷,而浙大作为敦煌学研究的一大阵地,也先后涌现出许多著名学者。作为青年学子,他衷心希望这笔宝贵的文化宝藏能够承继下去,相关学术研究可以发扬光大,能在其中发挥一些微薄的作用,既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荣幸。

回顾此次研究历程,吴昌政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整个过程,其实也是在践行我们浙大的校训——求是,以事实真理为目标,日就月将,踏实前行;创新,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于不疑处有疑,将学术研究不断往前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