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柯溢能

屏幕中,手卷被打开,中国古代名画《簪花仕女图》呈现在观众面前。接着,一位身着红色唐装的侍女从画面中走了出来,动作从容悠缓,表情安详平和,舒眉展手间,画上的其他仕女都纷纷“活”了起来。

从翩翩起舞到时装走秀,现代科技为古代文物施了魔法,让这些沉睡已久的文物“复活”。从静止的实物、图像,变成动态的影像,通过分层影像同步叠加的方式,四个屏幕讲述四个故事,错时播放,每个故事都分成三层动态,长约7分钟。从四个窗口往里观看,古代世界与当代情境同步,观众可以享用一场全息视听盛宴。

这是近日,记者从浙江大学紫金港图书馆农医分馆大厅探访到的神秘“盒子”。之所以称它是“盒子”,是因为它是一个长达2.3米的大型观看设备,从表面上看是一个巨大的切片状盒体,实际上是一个叠加型虚拟幻影成像装置。这也在前不久的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上,由国家文物局主办、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浙江省文物局、浙江大学承办的“互联网+中华文明”专题展览中展出。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艺术学系博士生导师王小松教授负责这次的成像装置设计与影片导演,他表示:“这是将宁波市西北灵山,兴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的保国寺在这种动态艺术装置中重建。设计师们用了共重7吨多的120块高级亚克力板,通过数字建模技术切成40片,运用重叠的方式形成立体动感,再通过灯光透视的特性,结合数字深度建模与切片渲染雕刻技术再现保国寺的数字三维模型结构。”

宁波保国寺,原寺创建于东汉,距今已有970多年历史,是中国《营造法式》的典型实例,反映了当时建筑上的独特风格和力学研究上达到的高水平,是中国江南幸存的最古老最完整的木结构建筑,也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之一。在今天切片展示的成像中,人们可以通过亚克力板层层叠叠的透视与叠加效果,感受到古寺穿越千年向我们展现的轮廓。

就这样,在艺术家、设计师手中,我国江南保存最早的木构建筑,也是浙江唯一的宋代木构建筑的保国寺,穿梭千年、跨越山海来到了今天的浙大紫金港校区。

在现场,记者通过创建可视化系统,“文明视界”配以虚拟特效展示设计的全息剧幕、虚拟与现实相融的古建筑立体全貌,借助科技的力量令观众感知历史的深度。

叠加型虚拟幻影成像装置内部结构采用分层影像同步叠加的方式,以汉代长信宫灯、汉代击鼓说唱俑、唐代演奏陶俑、唐代《簪花仕女图》、南宋蹴鞠纹铜镜等多件文物为素材,演绎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服饰之秀、舞乐之美、体育之乐、灯火之熠等主题,并达到了立体全息的展示效果。观众们近距离与“活”起来的文物一同感受中华文明的演变与发展,同时感悟古人造物的匠心和历史的沧桑变迁。

叠加型虚拟幻影成像装置背面采用全景、AR增强现实等技术,以数字化的方式重现了我国敦煌壁画等知名文化遗产资源。现场观众可以通过手指在屏幕上的滑动,观看到洞窟内部的空间,仿佛置身于敦煌莫高窟实地。

王小松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过去,古代文物往往是书中的图像、是博物馆中禁止触摸的藏品,它们的展示往往受到空间、时间和媒介的制约。除此之外,文物总需要以艰深的文字来进行诠释,这令普通观众遭遇到知识门槛的困境。因此,通过今天的技术将过去藏在历史深处的文物变“活”,通过全息影像的方式将人们带入历史情境中去,更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古人之规矩,开时代之生面,让观众与文物交流,让文物所蕴藏的历史入脑入心,让文物“活”下去有动力之源。

据了解,这个项目也是学科交叉融合的成果。整体策划与设计由王小松教授牵头,编剧与表演由浙江大学黑白剧社桂迎教授团队负责,装置研发由浙江大学石窟寺文物数字化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鲁东明教授团队完成,选用辽宁省博物馆所藏唐周昉《簪花仕女图》(入编浙江大学、浙江省文物局编纂出版的“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之《先秦汉唐画全集》第一卷第二册)为影像构成的主要部分。这一学科交叉的团队构成,充分体现出浙江大学作为一个综合性科研高校所具备的多学科、跨学科的学术优势与人才储备。

相关展讯:即日起至2019125日,每天900-1800(具体时间以现场为准),展览地点为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图书馆农医分馆一楼大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