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资源学院朱利中院士

浙江大学涉农学科发展的若干思考

学科建设是实现大学功能的重要基础。一流学科建设是一流大学建设的关键,对提升学校的国际影响力至关重要。

我校共有60个一级学科,其中农生环学部拥有11个。涉农学科应该成为综合交叉的顶尖学科、一流浙大的支撑学科、国家战略的依托学科、全球农业的引领学科。

四校合并以来,涉农学科建设取得了良好成绩,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5个学科被评为A+。但涉农学科发展仍面临瓶颈:师资队伍小而不强,科研内涵有待提升,培养体系有待完善,保障体系有待加强。与国内同类大学相比,我们没有规模效应;与国外顶尖大学相比,内涵质量尚显不足。由于缺少领军人才及重大成果,行业地位和产业影响有所下降。

从规模效应看,涉农学科的师资队伍规模偏小,青年人才不足。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科学的ESI排名已被国内著名农业大学超越;环境与生态学的ESI排名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有一定差距。从内涵质量看,与国外顶尖大学相比,CNS论文数、高被引TOP论文、SCI论文的平均引文数等指标仍有不小差距。

因此,我们应该围绕国家重要战略需求,聚焦世界农业科技前沿,发挥浙大综合交叉优势,建设有特色的一流农科,实施“人才牵引、交叉驱动、政策驱动”战略,加快内涵发展。

在人才牵引方面,要优化学术生态,构筑人才高地,加快培养领军人才;积极引进和培养“四青”人才,提高35岁以下教授比例和外籍教师的比例,优化队伍结构;加快实施长聘制,试行“团队+个人”相结合的考核体制,进一步激发人才队伍的创新活力。

在交叉驱动方面,要准确把握农业科技发展趋势,聚焦基因组、环境、大数据等农业相关基础学科的交叉前沿,充分发挥我校多学科综合交叉优势,提高破解中国“三农”问题的科技供给能力。

在政策驱动方面,要不断完善人才评价制度,实施基于科学论文、农业品种、技术装备、工程应用的人才多元评价体系,大力培养农科院士和农业专家;创新成果评价体制机制,鼓励多学科、多团队、国内外联合攻关;构建理论创新、技术发明、推广应用协同的农业科技全链条式创新体系,加快创新引领,补足短板,实现提质增量;培育重大成果,提升行业、产业影响。

在内涵发展方面,要保持传统优势学科,加强国家需求学科,开拓新兴特色学科;聚焦学科主干方向,每个学科发展1-2个重点方向,建设优势团队,实现点-线-面发展格局,形成学科优势特色;优化资源配置,大力发展农业设计育种、数字农业、未来食品、生态文明等交叉方向,激励原始创新,引领学科发展;积极拓展外源,增强发展后劲,强化社会服务,在服务贡献中汇聚外部资源支撑学科发展。

 

人文学院教授楼含松

深化机制改革,激发学科活力

我代表人文学院汇报我院“一院一策”改革的一些基本情况。改革的内容不一定有普遍性,仅供大家参考。

首先,为何要改革?第一是“主体不明,关系不顺”。校院两级管理造成系的虚化,而学科建设的主体是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主要在研究所,在此前的体制下一级学科无法很好地统筹二级学科。第二是“水平参差,动力不足”。人文学院学科多,但水平参差不齐,问题各有不同。由于学科建设的主体责任不明确,资源配置不到位,造成学科动力不足,第三是“学科呼吁,领导重视”。各学科在纵向、横向的比较下,认为阻碍学科发展的最大原因是学科不独立,诉求很强烈。

其次要介绍的是改革的重点。改革的目标是契合学校“双一流”建设和“三步走”的战略,加快学科建设,改革的宗旨是“入主流、强特色,扩影响”,改革的方向是“学院统筹,重心下移,强化主体,激发活力”。具体而言,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学院统筹”主要体现在管理和服务。学院党委负责全院党的建设和思政、宣传、纪检和学生工作等,学院行政统筹学科建设,协调和组织学术评价,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通识教育、继续教育的统筹管理,以及跨学科研究和新型交叉学科的组织与管理等。

“强化主体”主要体现在加强系这一级的权责,具体在四个方面:第一是明确系作为学科建设的主体,明确系统筹协调二级学科(研究所),将学科建设资源(主要是人、财、物)的配置权尽量下放到系。第二是提升系的工作层级,赋予更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同时完善系的班子和行政资源配置。第三是完善学术治理结构。在系的层面,由校内校外的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学院重组学术委员会。学科专家委员会和学院学术委员会有相应职权,审议决定相关学术事务、学术评价等,体现教授治学的精神。第四是加强院系沟通,通过系主任联席会议,交流各学科的建设进展,共同讨论研究学科建设重要事项,形成意见,经过学院党政联席会议通过后实施。

作为全校首个“一院一策”改革单位,从20186月正式启动以来,一些方面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在改革进程中我们也有一些困惑和思考:一是学院统筹与学科自主之间的矛盾;二是发展需求和资源限制之间的矛盾;三是如何有效激发广大教师的积极性,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夏群科

聚焦重点领域,精准引育人才

学校投入资源去引育人才,人才再创造资源回报学校,构成良性循环,这是人才工作的基本思路。但问题在于无论是学校还是学院,资源都是有限的,所以我们一定要精准引育人才,把有限的资源用在核心的部位。那么,怎么样才能够做到精准引育人才呢?我们觉得就是要聚焦重点领域。我今天就要谈谈我们学院在围绕重点领域引育人才方面做了哪些事情,并提出一些建议。

近年来,我们地科学院在考虑学院研究基础、人员构成、研究方向、学科在国际上的发展前景以及国家战略需求的基础上,聚焦了两个重点领域,一个是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另一个是城市地下空间。

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是学院有较好积累的研究领域,我们希望通过几年的努力,把这个领域做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

城市地下空间领域的发展前景好,但是我们的基础不强,思路是通过引进领军人物,先把品牌树起来,再进一步加大引育的力度,把这个领域做强。

考虑到我们在这两个领域有优势,也有短板,我们提出了相应的举措。比如说,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的研究需要学科的协同努力,我们有些学科比较强,有些学科也存在短板,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强优势的同时补短板。

第二个方面就是自己要制定一些政策,激励人才往这两个领域汇集。比如,我们设立了一个学院研究基金,把各学科的力量都吸引到这两个领域里来,不仅让人才在这个地方发挥作用,也让人才在这个地方得到培育。

再一个措施就是要加大年轻人才培育的力度。有些青年教师写文章没有问题,但是有时候在写项目申请时可能经验不足,这就需要学院动用一切资源来指导这些年轻人。

此外,在资源配置方面也要有所倾斜,我们将“双一流”的建设经费85%以上都用在了人才工作上,研究生名额等等各种资源都都放到了这两个重点领域。

可喜的是,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些成效,地质学软科排名已经前移了,我们在权威杂志发表的高水平论文数量明显增多了,我们的青年人才陆续在国内外获得了比较有影响的奖项等等。

最后,我对人才引育工作提两点建议。第一点是希望提高百人计划C的比例,做大后备人才的储库。第二个是提高进站博士后的质量。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高级讲师翁恺

以慕课助力教学,打造新时代金课

这些年我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在教学上,目前已开设针对大一到研究生不同阶段共14门课程。2013年至今,我录制了6门线上慕课,目前有230万粉丝,其中最受欢迎的一门选修课同时观看人次达88万。开设慕课的起因是,我们认为中国高校也应当有自己的慕课,把我们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对学术知识的理解传达给更多的青年学生。现在,中国的慕课数量已经占全世界的一半,并且还在进一步增长,我们已经走出了中国慕课自己的道路。

去年高教司司长提到要建金课,金课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是需要经过教学设计来实现的。这其中固然要凭借着教师自身的情怀,也需要学校提供支撑。一说支撑,很多老师想到要加大投入,但仅有投入是不够的,我认为还需要两个支撑,一是技术支撑,把新的技术手段融入到教学中去,让老师们能够在课堂中便捷地运用各种技术,比如小规模的私有课程,在线下的课堂里使用线上的资源等等。二是教学过程信息化,什么是信息化?我们过去以为有PPT就是信息化。反观其他行业,比如去医院看病,你的化验报告、X光、CT片,包括医生的简历都存在电脑里,这样才算数字化,而教学过程缺乏数字化。有了数字化以后,我们才有可能通过分析数据来评价课程的优劣,改善教学。另外,无论是我们运用在教学上的新技术也好,新政策也好,都应该能让老师们用更少投入获得更大回报。

最后谈谈关于“双万”计划的话题。去年推出的“双万”计划是指在2020年前建成国家级和省级各一万门精品课程,每个一万门里包括3千门在线课程和7千门线上线下混合应用课程。我想应该更加敏锐地看到政策的走向,那就是我们已经从重视建课转向了重视用课。在本科教学上,可度量的指标并不多,教学成果奖是一个重要指标,要引起重视。现在我们再做慕课建设的时候,要集中力量去组织建设特色优势课程,而不是遍地开花。在此基础上,我们也需要通过慕课的建设来提升校内课程的质量,最后促进整个教学体系的建设。

 

医学院教授柯越海

创新驱动、交叉汇聚,构建面向未来医学的科研新生态

浙大医学院虽然经过这几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处于全国第一方阵,但是跟兄弟院校,尤其跟国外高水平的综合性大学的医学院相比,我们的医学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包括临床转化能力和声誉度不足,作为已跻身国内一流医学院对于国家未来医学发展引领性还不够等。

我们目前处于医学发展的时代,健康梦是中国梦的一部分,医学的问题也是全人类的问题,科技创新已成为医学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种因素已经从对未知的简单探索,转化为规模化、体系化的快速协同的转变。医学的发展不光是它自身的发展,还是我们整个社会的期望。面对这样的期望,我们一直在思考:第一,面向未来我们要做什么?我们该从哪里做起?第二,我们为了什么而做?第三,我们解决源和流的路径是什么?

医学的发展是疾病尤其是重大疾病的导向。未来医学的模式,个性化的临床解决方案,不仅需要信息科学、工学、农学的成果,还需要人文科学的很多政策研究汇聚到医药学部。“人工智能+生命+医疗诊疗”的体系,或许能够成为浙江大学医学院或者浙大医学健康产业未来发展的一个核心竞争力。

在这样一个核心竞争力的模式上,我们对医学研究的模式包括支撑体系便有了一个非常清晰的认识,即要通过基于系统医学和大数据的支撑体系来解决我们源头创新的问题。因此,我为什么要研究这个分子,为什么要研究这个疾病,不是我看看就能确定的,而是通过我自己的队列和样本,通过临床筛选,通过我的数据分析得到的。我这么做,不是为了简单的基础研究,而是为了通过我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给原始创新赋予一个明确的疾病导向,加速“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体系的建设。

2019年也许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契合时间点,我们面向医院的医学中心已在建设,通过建设一个新设施来赋予它一个新生命,赋予它一个面向未来的新范式,这或许就是浙大医学未来发展的一个路径。当然,不仅仅是我们的医学中心面向未来,我们需要的是在“双一流”的背景下建设一个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新生态。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彦

共话青年教师成长,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

海纳百川,取则行远。作为综合性大学,如何发挥所长,真正实现跨学科的文理交融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特别是在传统的人文社科领域,面对时代的挑战,自发式、奉献式、熟人式的多学科汇通不是长久之计。我们需要在考核、激励、评价等机制上探索跨学科可持续发展的独特之路。

青年老师有发自内心对教师工作的热爱。我们浙大几位年轻女老师在“有问独家”专题——《科学中的女性:创新的本源》中,就谈到:“在实验室里得到内心的安宁和充实”“寂寞和激动交织是科研的常态”。

青年老师有发自内心对教书育人的自豪。记得去年一位老师在职称述职时,提及他最自豪的事情不是自己的学术成果,而是他指导的一位2015级本科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SCI期刊论文。

青年老师有发自内心对浙大未来的信心。我们虽然是“青年”,但正如李大钊所说青春和“青年”的意义就在于朝向未来,永远为后世的“青青年”扛起历史的闸门。坚韧且不屈,厚积而薄发,成为我们不懈追求的信念和信心。

身为百年浙大的一员,我们与浙大同心同行,我们期待,并建议:

进一步完善互镜式的教学科研评价体系。不能因为年龄限制和约束青年教师的考核与评价,我们更期待一种开放多元、柔性人性的互镜式评价机制。基于多样性的学术视野、倡导多种(差异性)学术比较、尊重多种学术理论方法相互印证和对比分析、维持评价规则的明晰和相对稳定。

进一步完善具有黏合弹性的社会交往体系。青年教师初入社会,对学校和院系的认同往往是情感和理性相互交织的,对于具有黏性和弹性的社会交往更加依赖。学校应满足老师们对于这样一种校园社会交往体系和存在方式的期许。

进一步完善基于信任的前瞻性保障系统。该保障系统需多方协同、有多维路径:以制度-规范的路径体现民主为基础的学校认同,让更多年轻老师有存在感、参与感和获得感;以文化-心理的路径体现浙大文化精神和价值观的认同;以结构-功能的路径,消解老师们个人层面的现实性焦虑。

青年教师的成长最终是与社会学校整体的发展、自我意识的觉醒和生命价值的意义相关联,这些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

 

机械工程学院教授梅德庆

凝心聚力,扎实推进一流机械工程学科建设

机械学科是一个历史比较悠久的学科,创办至今已有108年,培养了近3万名优秀毕业生,其中院士有13名。师资队伍稳定发展,人才梯队齐全。在教学成果方面,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成果奖19项。

今年学院在专业优化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机械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和工业工程三个本科专业合并为一个机械工程专业,目前,学院下面只有一个一级学科和一个本科专业。

科研方面去年又有所突破,科研经费继续保持高位运行。在科研成果服务方面,机械学科累计已有超过四千多万元的成果转化。学院还建立了一系列地方合作的平台。

取得以上成绩,主要还是因为全院师生齐心协力。学院围绕凝心聚力做了一些工作。聚人心方面,我们有效落实“双代会”制度;汇人心方面,注重科研团队的培育,充分发挥各系列教师力量,打造良性互动的团队文化;听心声方面,定期举办“院长书记有约”活动,倾听师生的意见并吸纳到学院的工作中;育人心方面,实行教职工党员与学生党支部的“结对共建”活动,党委委员、教工党支部、学院机关教师党员与学生支部结对;以校级思政平台“马兰工作室”的建设为依托,在学院及学校范围内形成育人合力;助人心方面,组织青年教师联谊会定期组织学术沙龙、午餐交流学习会等,工会也经常组织活动;暖人心方面,学院组织学院学生党支部100%与孤寡独居离退休老师结对,从生活助老到精神助老;顺人心方面,学院重大事项主动听取老干部老教师意见,定期组织召开校友代表大会,积极争取校友和社会力量的支持。

按照学校“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机械学院制定了“三步走”战略目标,学院建设总体的思路是扎根中国大地,凝心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的机械学科,归纳起来就是“十个一”:建好一个教育部的“三全育人”试点院系;办好一个机械工程本科专业;建设好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一批科研创新大团队;建好一个国际科创中心分平台;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师资人才队伍;迈上一个学科新台阶,争取从A冲到A+;建设一个全省党建高校示范群;建好一个马兰工作室育人平台;建设一座机械工程新大楼,为学院拓展发展空间、优化学科布局、吸引高端人才奠定坚实基础。